资本新规一周年!“银基”合作火了

11-16 2阅读 0评论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023年11月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正式发布,这一年来,市场参与各方积极应对,资本新规平稳落地。

  作为基金公司最大的机构客户之一,商业银行的新要求对基金行业存有直接影响。数据显示,自去年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基金的平均风险权重提升17.8个百分点,其中货基和债基分别提升11.6个百分点和18.6个百分点。

  同时,商业银行适用新资本管理办法后,对底层资产透明的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和配置需求提升。数据也印证这一变化,过去一年被动债券基金规模不断提升,三季度末总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新规之下,商业银行面临更高的资本达标要求,这也为基金公司合作打开了空间,开辟了基金公司为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新赛道。

  基金公司积极应对

  2023年11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同时,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配合做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确保“资本新规”平稳落地,去年底监管部门发布题为《严守合规风控底线平稳落实资本新规》的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监管要求。

  通报显示,监管提出三大要求:第一是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第二是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守监管法律法规,第三是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切实做好风险防控。

资本新规一周年!“银基”合作火了

  整体看,资本新规对基金公司的影响覆盖产品设计、基础设施、人员结构、考核制度等多个方面,基金公司均积极应对。

  “一方面,资本新规的穿透原则给公募基金带来一定挑战,要求审计、IT系统升级,并提高产品设计、考核管理水平。同时,新办法为公募基金实施穿透法计量提供便利,推动基金公司全方位风险管理变革。在基金公司进行产品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其投资的资产类别、产品策略、风险与收益的配比,根据资本新规的要求计算占用了银行多少资本。”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以及出于基金产品本身风险管理的角度,由资本新规向基金行业传导的风险管理变革是全方位的。

  上述人士还介绍,有些公募基金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加速了基金会计系统的改造进程,支持独立报送风险权重系数,便于审计机构与银行方面采纳。

  另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资本新规对于不同资产的风险权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受到资本新规冲击较大是非指数债基和货币基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该类产品的配置意愿,同时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提供更加详细和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计量风险资本占用。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基金公司在过去一年实际工作中加强固收产品线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布局,特别是被动固收产品,增加对指数型债基、定向资管计划以及偏向利率债的产品的配置,以适应银行的风险权重计算和资本消耗要求,同时通过季报形式更细化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区间,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与银行保持积极地沟通,根据合作银行需求灵活安排产品信息披露与资产配置情况。

  对中长期纯债基、债券指数基金配置意愿正在提升

  事实上,近一年来,资本新规对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公募基金的影响正在显现,尤其对中长期纯债基、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和配置需求正在提升,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开始逐季压降货币基金。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透露,自去年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基金的平均风险权重提升17.8个百分点,其中货基和债基分别提升11.6个百分点和18.6个百分点。

  “银行更倾向于投资能够体现自身投资意愿的基金,尤其是中长期纯债基,这类基金主要以政金债为主要底层资产,风险权重相对较低,同时部分银行开始逐季压降货币基金,这些都显示出资本新规对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公募基金的影响正在实际运作中显现。”他谈道。

  北京一位公募人士也表示,商业银行适用新资本管理办法后,对底层资产透明的债券指数基金的配置意愿和配置需求提升。“资本新规对商业银行配置资管产品提出了较为规范的约束政策,尤其对资产管理产品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进行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根据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底层资产信息的程度,分别规定了穿透法、授权基础法、1250%的风险权重或综合法等几种。”他提道。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指出,对于难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底层资产信息的主动型公募基金来说,资本新规实施后,银行持有该类公募基金的风险资本消耗将提升;而指数基金透明化的特征,则为商业银行选择计提方法提供了更多空间,尤其对于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债券指数基金将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已出炉的公募基金三季报看,被动债基规模提升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点。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债基市场存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已实现连续六季度规模环比上升。

  未来银基合作空间仍较大

  多位受访公募人士都表示,未来基金公司与银行合作仍存在较大潜力。

  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首先,商业银行自身相对有限的投研能力短期仍需要外部专业力量予以辅助;其次,负债成本刚性,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资产端投资收益表现以对冲息差下行压力;最后,区域性银行对异地信用债的直接投资受到限制,可通过配置基金产品分散区域集中度和投资风险。此外,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的合作也会占据更重要的比重。

  北京一位公募人士也指出,资本新规之下,商业银行面临更高的资本达标要求,这也为基金公司合作打开了空间,开辟了基金公司为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新赛道。

  “首先,根据新规要求,一些较难使用穿透法计量的产品配置意愿减弱,相应的替代产品迎来机遇。基金公司可与银行合作定制相关产品,如发力债券指数型基金等透明、易穿透底层资产产品。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利用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基金公司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同时,基金公司也可以利用其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和资源,为银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帮助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和基金公司可以共同探索智能投顾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建议。”他谈道。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认为,对于资本补充压力较大的银行,信息披露更全面、更偏向利率债的产品会帮助他们节约更多成本,预计在这方面产品的资产配置研究和布局会更加侧重。在公平性前提下,需要尽量提升产品信息披露的丰富度和时效性,比如在季报中细化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区间,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尽量满足商业银行数据报送要求,以及季末时点的资本充足率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