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5乘组为啥叫“圆梦”?他们为飞向太空等了太久

今天 1阅读 0评论
今早,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四批访客。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在“天宫”胜利会师。首次有6名航天员同时驻留空间站,太空突然热闹了起来。

神舟15乘组为啥叫“圆梦”?他们为飞向太空等了太久

有人笑称这次会师是「老家来人」,两个乘组见面第一句话肯定是:「都是一家人,来都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快进屋暖和暖和......」 评论员说得好:来到太空,迎接你的不是空无一人的寂静,而是熟悉的笑脸,那份感觉是不一样的。 神十五乘组被称为“圆梦乘组”,因为3位航天员为了飞向太空,都历经了漫长的坚持和等待:张陆12年,费俊龙17年,邓清明24年。 邓清明,这个名字你也许没听过,但它揭示着飞向太空这项浪漫事业中最残酷的那面——备份。 神舟飞船上,一切设备都有2套备份,核心部件有3套备份,人也是如此。每一次入选飞行梯队的航天员里,都有一半是替补。 他们接受同样的训练,做同样的准备,直到发射前夕,被告知谁飞向太空,谁留在地面。 邓清明已经在地面上等了24年。 2018年,我们有幸跟中国航天员们进行了一次对谈,包括今天在空间站胜利会师的陈冬、刘洋、费俊龙、邓清明等等。 跟这群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人坐下来聊聊,就会发现他们内心的可爱跟细腻。4年前那次对谈中,邓清明说“现在在做空间站的训练,还有机会。”此刻,他终于抵达了空间站。宇宙向他敞开怀抱。 原文标题《对话中国航天员: 这充满第一次的旅程,让人类真正长大》,作者Raeka、船长,写于2018年,略有删改 北京市郊的中国航天员中心,就像是一个独立的时空:进入大门后,主干道限速30公里,没有名字的苏式大楼由哨兵把守,四周静得能听见滚圆的灰喜鹊在草地跳跃。 这里是离太空最近的地方之一,也可能是通天之路上障碍最多的地方。 楼内墙上嵌着“从这里走向太空”几个大字,灯光自圆形屋顶倾泻而下,仿佛火箭尾焰。如果不是听那些穿蓝色飞行服的人亲口谈起,你很难想象这几个字代表着什么——付出?热爱?好奇?探险? 任何一串简单的音节,都无法概括中国航天人正在做的事。 不如说,这是一段充满了“第一次”的旅程,好比剪断脐带的婴儿,对外面陌生而寒冷的世界一无所知,每次尝试都是新的。但正是在这样的尝试中,人类才能摆脱地球温柔的母体,进入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一个20年等待: 永远作备份的觉悟 邓清明,你也许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它却揭示着飞向太空这项浪漫事业中最残酷的那面——备份。 在神舟飞船上,一切设备都有2套备份,核心部件有3套备份,人也是如此。每一次入选飞行梯队的航天员里,都有一半是替补。他们接受同样的训练,做同样的准备,直到发射前夕,被告知谁出任务,谁留在地面。 邓清明已经在地面等了20年。 接到通往宇宙的通行证,也意味着可能永远和它擦肩而过。最大的考验其实是心理上的压力——作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训练十多年,等待十多年,各项指标一直保持优秀,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一直一直等下去。 “航天员所有的训练都不是很好受。水槽训练3、4个小时,克服4000帕水压,手腕弯不过来的,拿筷子都会抖。还有一个卧床,负六度,倒过来待7天,除了大便,吃喝全在上面,结束后一量身高长了三公分。还有一个密闭隔离训练室,考验在隔绝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工作能力,让你不睡觉一天可以,第二天,第三天呢……” 备战“神十一”时,邓清明第三次被选入飞行梯队。他和陈冬两人接受了一次33天的封闭模拟训练——在一个25平米左右的舱室内,与外界隔绝开来,吃的是航天食品,听的是散热扇等环控生保装置无休止的噪音,灯一直开着,耳塞一直带着,没有Wi-Fi,没有手机,还得完成大量工作。 “有时候心里也是很烦。门锁着,外面虽然有岗位人员24小时值班,但只能通话,不能出去。垃圾、大小便都不能拿出来,就放在里面。怎么办呢?两个人聊天咯,互相讲故事。打开门出来之后,33天没澡,第一件事就是想泡在水里,想吃西瓜。” 然而,这段魔鬼训练却为飞行前的验证以及任务成功提供了很多数据,比如针对航天食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帮助食品部门改进第二、三代航天员的食谱。 “神十一”发射前一天,宣布了谁执行“神十一”任务。又一次,他落选了。“轮到我讲话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我奋斗了20年,我说不出话来。海鹏抱着我说,谢谢你兄弟。我明白,谁在飞,都是航天员在飞。” 一切似乎回到了邓清明18岁那年,一个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孩子,突然选上了飞行员,开始热切地期盼起了天空。“没见过县城,没见过吉普车,那是80年代农村老百姓生活的状态……谁能想到这种好事能落到我头上,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可那是要上天的啊。” 所有这些,包括作为一个群体的觉悟、始终抱有初次般的热情,就是航天员的常态。 现在的邓清明,有时会在阳台地砖上练毛笔字,隔壁宿舍的刘伯明看见了,觉得他“很无奈”。我们问起来,邓清明却笑了:“现在在做空间站的训练,还有机会。完成每天的工作,就是最大的目标,不想那么多别的。” 第一位女航天员: 妈妈去给你摘星星 每位航天员在发射前一晚的状态都各有不同,杨利伟睡得特别安稳,翟志刚瞪了一宿眼睛。 刘洋说自己发射前的心情很复杂,“以前从没有女航天员,当所有人投来关注和信任的目光时,这种必须要完成任务的压力非常大。” 同时,她也一遍遍重复着“幸福”这个词,“哪怕一去不复返也没关系,那么多人相信我,整个人的基调是幸福的。” 这次任务,刘洋没有带自己的私人物品,但她在“天宫一号”里发现了不少惊喜:有着航天员们各个时期照片的相册,口琴,用来编中国结的红丝带,以及一只挂在睡眠区、被刘洋称为“第四位成员”的玩偶熊猫。 “看到这些东西,就像是看到了家人、同事和教员们,感受到无穷的支持和温暖。他们就在这里,在飞船上,我们并没有完全隔断开,一点也不孤独。” 在天上,刘洋每天都会和地面控制中心通话,“效果还不错,几乎是即收即听。”有时候还会和家人聊几句,她的丈夫那几天几乎住在了控制中心,“听其他人说,他也不轮班休息,每天晚上都在院里跑步,释放压力。这种牵挂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刘洋在手册的空白页写了“早上好”和“工作人员辛苦了,晚安”,每天早晚联系时,她都会对着摄像头举起这两句话,“在太空这种隔离狭小的环境中,你会重新发现许多习以为常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而我想给大家展示出自信的一面。” 刘洋从没给自己的女儿讲过太空和宇宙。有时,女儿会在她出门前问:“妈妈你能不能不上班?是要再去天上吗?能不能不去?太远了!”这时候刘洋就会说:“妈妈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但下次可以给你摘颗星星回来。” 这是一个来自法国动画《卡梅利多》的故事,是小姑娘的最爱,也在她的心中留下了关于太空的种子。 “还不认字的时候,她就喜欢上了星系图,指着冥王星说‘我要去这里!’看到挂在家里的熨好的出征服,跟我说‘妈妈你的衣服好漂亮,我长大了也要当航天员!’” 长大之后,航天不再仅仅是一件漂亮的衣服、几颗闪烁的星星,但对未知的单纯而真诚的好奇,会让更多航天员——甚至是普通人——飞得更远。 “在太空里你会感觉,地球就是母亲一样的生命体,有血有肉,滋养着一代代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人类是地球的孩子,但我们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总有一天要走出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第一次太空授课: 这荣誉胜过航天员 如果说刘洋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潜移默化中为女儿铺就了未来的航天之路,那王亚平就是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了真实的太空。 这个扎着马尾的姑娘说话不紧不慢,回答问题之前常常先顿一顿,然后几乎不带磕绊地一口气说完,自信,坚定,确实很像是一位老师。 中学的时候,王亚平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医生或律师,但“神舟十号”的任务才让她第一次体会了当老师的感觉。 对谈中我问她,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太空里给孩子们上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她说:“我以前是开运输机的,你让我讲怎么开飞机可能还可以,讲课是真的没有经验。” 这次包括5个实验展示的“高空教学”,从准备到操作,远不像画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正式的演练在发射前两个月才开始,请了很多力学专家、中学物理老师和科普专家,把脚本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发音都研究了个透,“可费劲了,但必须要做到完美。” 坐在她旁边的张晓光看着放在面前的好几台摄像机,憨憨地笑着说:“看到你们的设备,挺羡慕的,我当时用的是手持DV。”但他就是用在失重环境中,一只手固定着自己,另一只手端着这台DV,不能换角度和位置,拍下了自己觉得最骄傲的作品——王亚平在水球中倒影的画面。 “透过水球,亚平的眼睛晶莹剔透的,特别美。摄像机是讲故事,照相机是记录美好的画面,这个镜头我怎么也得停留个两三秒,给大家创造截屏的机会。” 而这次课程对王亚平来说,还不仅仅是展现了真实的太空失重环境。 在任务开始前,NASA宇航员、第一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给她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她现在已经能随口背下来了: “‘我们为你骄傲。……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我得感谢载人航天这个纽带,传递了世界女性的卓越努力,传递了航天正能量。” 这几年中,王亚平收到了许多孩子寄来的信,信的末尾几乎都会写着“我也想当航天员,去探索未知。”那个漂浮在空中的单摆小球,让普通人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球重力环境的真实的太空世界。 训练之余,王亚平的一大爱好就是看电影,最近几年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科幻电影几乎全都看了。我让她举一部最喜欢的,她毫不犹豫地说《地心引力》。 “这是我2013年6月飞行之后第一部有关太空的电影,第一时间和家人去电影院看,从头哭到尾,主人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让我想起自己在太空的时候,如果换作是我会怎么办?” “有什么印象最深的场景吗?” “她是坐着我们的神舟飞船回来的!哈哈,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电影结尾她从海里出来,趴在沙滩上一下没起来,抓了一把沙子说谢谢。这就是我刚回地球那一瞬间在想的:回家真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第一次个“爽”字: 在天上,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虽然经历了同样严苛的训练——这被费俊龙称为“科学的魔鬼训练”——相比首批航天员,第二批航天员的身上有了更多个人化的东西。这一切,就在于景海鹏问陈冬感觉如何时,他回答的一个“爽”字。 也许对陈冬来说,航天任务不再仅仅是某种压力万钧、英雄主义式的冒险,而有了更放松的日常——测评太空食物,照顾水培蔬菜,创下中国航天在太空驻留的最长记录,为日后中长期任务积累经验。 “神舟十一号”的亮点是轨道提高了,飞行时间最长33天,实验特别多,将近40项,还试验了在太空中种菜。“神舟七号”时,刘伯明和翟志刚花了20个小时组装舱外航天服,唯一一次加热完航天食品,结果还忘了吃,想起来的时候早就凉了。“当时就着水吃小月饼、小饼干。现在还是好多了,‘神十’、‘神十一’花样品种特别多。” 33天的飞行里,航天员也有了私人时间。 陈冬说:“待在舱里,睡袋旁边有个窗口,我就喜欢盯着看。”透过舷窗,他看到太空里的月亮比地球上看的更大更亮,环形山很清晰,“在天上,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景海鹏老是问我‘你干嘛呢’,我说‘看地球’,结果一看表,已经一个小时了。” 天地通话的时候,陈冬也不忘满足儿子的心愿:“儿子喜欢让我转圈,说‘爸爸你转个圈,再转一个’。”在“天宫”里,陈冬把家人的照片粘成长长的一条,他也记得《太空旅客》里,女主角在漫长的旅程中,是怎样一遍一遍地观看朋友们留下的告别影像。 “我们后续的任务可能是驻留半年,通话、视频、看风景,都可以克服长期在太空中的孤独。这次任务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有6只蚕宝宝。我们每天都去看它们,吃的怎样,睡的怎么样,有没有长胖,给它们照相,这种交流也是一种调剂。” 和王亚平一样,最近几年关于太空的科幻片陈冬都看过,印象最深的是《火星救援》,因为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让他感到,自己还差得挺远。 “宇航员要掌握的技能还真是方方面面。我也看了《三体》,就总有小朋友问我,你觉得书里描述的情景会发生吗?”陈冬挠了挠头笑道,“我跟他们说,起码地球人爱好和平,就算收到外星发来的信号,也不会随意掠夺,让他们相信,世界还是美好的。” 对谈期间,总有人问为什么要提关于宇宙和太空时代这种看起来“很大很遥远”的问题。 “太空移民还早着呢”,或许你会这么说。但这恰恰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何看待太空,就是如何看待自己。 天文学家、科普先驱卡尔·萨根认为,宇宙既非善也非恶,它只是漠不关心。航天员们用看起来最简单的词做出了回答:它只是一个需要去面对的存在。而面对宇宙时所产生的情绪、做出的行为,来自我们的过去,很可能也将决定整个人类的未来。 从海洋到陆地,向着未知迈出第一步嵌在人类的基因中。现在,这个摇篮看起来太小了。 地球之子将目光投向了蓝色之外的黑暗之地——他们将在那里真正成长起来。 铥铥科幻电波「太空探索」特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