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渐进路,人民币国际化步履不停

11-15 8阅读 0评论

  2005年7月21日晚上,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上调2.1%。中国开始实行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一天也创立了中间价形成机制。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标志着外汇市场进入新的更高发展阶段。

  从2005年始,20年间,人民币汇改渐进式前行,从单一固定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从初登国际舞台到让世界认可,再到广泛使用,并非坦途,背后是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更有国家经济的强大后盾支撑。

  从“7·21”汇改到“8·11”汇改,再到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第一财经全程跟踪和深入报道,并曾独家专访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等多名重磅人物,以及外汇局等监管部门人士。

  “这注定是一个载入世界金融史册的时刻。”这是2015年12月,时任IMF副总裁朱民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的一句话。

20年渐进路,人民币国际化步履不停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IMF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占比为10.9%,位于美元和欧元之后、日元和英镑之前。

  此前一年,IMF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了每5年一次的例行审议,朱民正是推动人民币进入SDR的积极参与者。而人民币“入篮”的背后,是多年来IMF和中国央行多方努力的结果。朱民表示:“人民币‘入篮’是IMF、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共赢。”

  “入篮”之路不易,伴随着中国央行持续的高质量、高密度的金融改革。2015年4月末,央行批准大量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2015年8月11日的新一轮人民币汇改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日,央行宣布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对此,IMF给出了积极评价。时任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马库斯·罗德劳尔(Markus Rodlauer)表示:“中国正在不断从一个紧紧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汇率体系向一个更开放、灵活、更基于市场条件的汇率制度转型。”

  此后,中国央行、外汇管理局两次宣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段,从16:30最终延长至次日3:00,以满足SDR货币“在全球主要外汇市场”广泛交易的要求。2015年10月,中国财政部宣布从2015年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从技术上,SDR利率将可在其构成货币的3个月期国债利率基础上形成。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近日对第一财经称。

  他认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一是“急不得”,二是“松不得”。“急不得”,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过程;“松不得”,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成为真正的金融强国至关重要,金融强国的六要素之一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货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近年来,中国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试行离岸金融,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中国金融改革创新从未停步,人民币国际化终将水到渠成。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