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红楼梦》受热议,红学家们如何看待经典影视化改编?|文化观察

昨天 1阅读 0评论
封面新闻记者 《》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非一般的话题热度。哪怕到了如今热点频出的网络时代,关于《红楼梦》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很强的吸睛能力。阐释《红楼梦》的各种图书作品、音频、视频产品层出不穷,对《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更是尤为牵动人心,屡屡成为话题热点。 2024年8月中旬,由胡玫导演的电影《》上映后,网络讨论甚多。一些观众认为这一版电影改编草率,缺乏美感,甚至扭曲了原著的思想精髓。8月19日上午,胡玫对此发长文回应: “有人喜欢,有人批评,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8月22日,“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胡玫的文章《让更多人爱上〈红楼梦〉》。文中她说,“在首映现场,有观众问我:翻拍《红楼梦》,是否担心引发争议?我觉得引发争议是件好事,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对《红楼梦》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电影也只是表现曹雪芹原著的一家之言。既然如此,我导演的这版电影《红楼梦》,即使有遗憾也没关系,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与《红楼梦》相关的作品出现。当初我接手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初衷,是期盼曹雪芹的小说能回到现实的热点话题中来,让更多的人爱上《红楼梦》,让观众和读者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影视改编与文学原著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影视改编到底有哪些难点?为何它总能引发万众瞩目的热度?而关于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未来会走向何方?8月21日晚,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到三位《红楼梦》资深研究者:苗怀明、俞晓红、张一南。他们分别分享了各自关于《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在跨媒介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从个人角度提出了建议。 胡玫导演《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电影海报 红楼百年改编影史 始于梅兰芳扮演的林黛玉 从1905年开拍黑白无声片的中国电影,起步不久就盯上《红楼梦》题材。1924年,华北电影公司就曾拍摄过红楼梦题材的《黛玉葬花》,由京剧大师梅兰芳扮演林黛玉。之后《红楼梦》开始了它在银幕之旅。 1944年,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摄制的《红楼梦》,由袁美云饰贾宝玉,周璇饰林黛玉,王丹凤饰薛宝钗。1958年,越剧《红楼梦》在上海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并深刻启发到了电影人士。1970年代李翰祥导演《金玉良缘红楼梦》,由林青霞、张艾嘉、狄波拉、米雪等明星主演,至今让不少影迷津津乐道。198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谢铁骊也导演过一版电影《红楼梦》。 李翰祥导演《金玉良缘红楼梦》剧照 随着电视的普及,《红楼梦》又开始在荧屏上绽放光彩。王扶林导演的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在表演、服装、音乐等多个领域精益求精,成为影视经典,至今余响不绝。甚至许多没有读过曹雪芹原作的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电视剧,才对《红楼梦》有了深入了解。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俞晓红,1993年就开始在大学开设《红楼梦》研究专题课,至今已出版《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研究》等多部专著。她首先肯定了影视传播对《红楼梦》经典化的重要意义,比起《红楼梦》小说文本,以视听语言为介质的相关影视剧,“可以直击观众的灵魂之眼”,“有着纸质文本所不具备的影像语言优势”。她还指出,“《红楼梦》是在读者的淘洗式阅读、学者们的校勘考释批评和影视戏剧的改编传播中走向经典化。这个经典化的过程,也是《红楼梦》本身的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红楼梦》指向未来,有无限的意义空间。” 不过,她也发现,在《红楼梦》经典化的进程中,几乎每一次的影视剧改编都会引发观众群体的评论浪潮。关注度如此之高,在古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中是非常突出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作为小说经典的《红楼梦》影响力之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对其进行跨媒介传播之艰难。”

电影版《红楼梦》受热议,红学家们如何看待经典影视化改编?|文化观察

经典案例并非不可逾越 但新的改编者应照顾审美积淀 谈及影视改编的艺术发挥与尊重原著小说之间的平衡,俞晓红提到一个思考角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说法主要侧重于读者个人的解读自由,但影视改编传播却更为公众化,观众会乐意选择哪一种改编更哈姆雷特。” 她还提到,文学经典的改编传播,虽然不能说过去的某一次成功改编就一定不可逾越,但新的改编作品如果罔顾《红楼梦》人物与故事在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审美沉淀,那么就很难避免出现“一黛不如一黛”的遗憾。 陈晓旭扮演林黛玉(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王文娟扮演林黛玉(越剧《红楼梦》剧照) “北大国文课”系列畅销书作者、学者张一南,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文化研究,著有《红楼人物》专著。她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任何人拍《红楼梦》,或者以其他形式释读《红楼梦》,“首先要爱《红楼梦》。因为理解《红楼梦》,不同的人,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差别,而唯有爱能填平文化的鸿沟。如果真的有爱,你就会去努力找最靠谱的书本和专家,解答你的疑惑,你就能悟到每个人物为什么这么表现,每个人物的不得已之处。没有人要求你搞清楚《红楼梦》中的每一件大小事项,但你首先要用情去理解她,想想人情是不是这样的,书中人的情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有了情的指引,你的理解就不会出太大的偏差。 ” 《红楼梦》图书封面 改编不会休止 《红楼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从新世纪之初就在南京大学开设红楼梦研究课程,从事红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经20多年,出版有《风起红楼》《红楼梦研究史论集》《红楼二十讲》《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等多部专著。 对于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苗怀明看完的感觉是“确实不满意,但也不认为它像网上一些批评者说的那么不堪。” 他认为看待这个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从观众的角度,要宽容。如果觉得这次改编你确实不认可不喜欢,你当然可以发表看法,还可以提出改进意见,供后来的改编者参考。光指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更没必要情绪激动地说人家在糟蹋《红楼梦》乃至谩骂。作为文学作品,《红楼梦》一直好好的在那儿,它也不会因为谁的改编就受到伤害。“而且我相信谁也不会费那么大劲儿去刻意糟蹋什么东西。一部电影投资几个亿,导演肯定是朝着拍好的方向去的,如果不成功,不受欢迎,相信她也很难过。” 另外一方面,从影视改编者的角度来说,务必谨慎,要虚心,毕竟是面对《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在改编过程中彰显自己艺术个性的同时,也应该顾及大众的感受,聆听外界多方的意见,改进一些不足,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比如说,改编《红楼梦》这样深入人心的国民大IP,虽然众口难调,但拍之前还是可以向《红楼梦》内容或者传播相关的专业研究者征求一些建设性意见,或者开拍前把演员定妆照发出来,看看观众的普遍反馈如何。毕竟,电影是大众艺术,是一个产品,需要票房,改编最好别离原著太远,否则受众比较难以接受。观众毕竟是花钱买票的,看完不满意,他有权利表达意见,哪怕言语有些尖锐,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应该虚心接受。” 由于大家对《红楼梦》这部作品太热爱,用情太深,要改编得众口一致说好,难度极大。“某一次改编,哪怕不那么尽如人意,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说,一些工作上的经验或者不足,不仅仅是对《红楼梦》下一次改编,对其他名著的再改编,都会带来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苗怀明说。 他还提到,对于其他媒介艺术从业者来说,改编《红楼梦》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部改编作品的成败,影响不了其他人继续进行这种尝试。“从某个角度来说,一部文学名著的传播接受史,往往也是一部改编史。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不那么成功,都是正常现象。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关于《红楼梦》的改编,不会就此停止,还会继续下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红楼梦》在延续以往的文本传播的同时,还会在新的情况下,以更多元、多渠道、多媒介的方式传播。”(图据网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