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今天 1阅读 0评论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内科学;术语部件;英译 中图分类号:R22;R25;H315.9文獻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7 中医术语部件英译规范是中医术语英译规范的深入。而中医内科学是研究外感温病、内伤杂病等内科疾病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科,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术语的英译历来受到各家的关注,因此对中医内科学术语部件英译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本研究亦可作为中医术语部件英译规范研究的尝试,其意义非同一般。本研究选取4种影响力较大的国内外标准:《中医药学名词》(第2版)[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0年公布,以下简称“标准Ⅰ”)、《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7年公布,以下简称“标准Ⅱ”)、《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08年公布,以下简称“标准Ⅲ”)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4](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华医学会等2018年公布,以下简称“标准Ⅳ”),对不同标准的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的英译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合理可行的英译方法,为中医内科学乃至中医学术语英译规范化研究的深入开辟道路。 一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概述 术语部件指的是组成多词术语的词,在特定专业领域中结合紧密、生成能力强、使用稳定的语言片断也可看作是术语部件[5]。在此基础上,这里的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选自中医内科学术语中出现频次高、派生性强的术语部件。 比如,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根据病因可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和“劳淋”6种。这6个术语都有“淋”这一术语部件,内涵上依然体现出“淋证”的概念本质,没有脱离“淋证”的核心定义。因此“淋”作为术语部件在术语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属于中医内科学的主要术语部件。 又如,“痹病”是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肌痹”“骨痹”“筋痹”“皮痹”“脉痹”和“周痹”10种。这些都是以“痹”这一部件为基础派生的术语,因此部件“痹”也是中医内科学的主要术语部件。 就中医内科学而言,术语部件既可以是构成术语的单字词,例如术语“淋证”中的“淋”或“证”,“痹病”中的“痹”或“病”,“阳水”中的“水”;也可以是术语中的双字词,例如术语“中毒病”中的“中毒”。表1是中医内科学部分术语部件的出现频次统计。据此,本研究选取17个中医内科学的主要术语部件,对这些术语部件的不同英译进行比较分析,逐步归纳总结相应的英译策略,进而整理出相对合理的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英译标准。 二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英译原则和方法 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的英译原则和方法,与中医病名术语的英译是一致的。对于中医病名术语的英译原则,标准Ⅰ提出了对应性、简洁性、准确性、同一性、回译性、民族性和约定俗成7条;李照国提出了“自然对应、简洁明了、保持特色、重视回译、用词同一和慎加规定”6条[6];朱建平认为中医病名的正确翻译是在准确理解定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要密切注意病名所归属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总结了英译规范表达格式:以症状为病名的中文名称后加[病],相应英译不加disease,如“咳嗽[病]cough”,而以病因为病名的中文名称后加[病],相应英译为形容词形式的病因保留disease,如“风温[病]wind-warmdisease”[7]。 中医病名术语英译的方法需要综合运用意译、直译和音译。意译,即按术语内涵翻译,适用于某一中医病名与对应西医病名内涵完全相同,即名实俱同,可直接使用该西医术语作为英译,如“疟疾”译为malaria、“心悸”译为palpitation、“痴呆”译为dementia;或者,中医疾病名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病名,采用直译会引起歧义,如“悬饮”指的是饮邪停留于胁肋部引起的,以胸胁饱满、胀闷、咳唾引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据此可将其意译为suspendingfluidretention。直译,即按术语字面翻译,用于中医病名无西医病名与之对应时,直译不会造成歧义,而且还能体现中医特色,如“湿阻”译为dampnessobstruction、“头风”译为headwind。音译,按术语汉语拼音翻译,适用于其他英译方法无法准确传达该病名术语在中医诊疗体系有的含义时,如将“狐惑”译为huhuo、“痹”译为bi,以及音译加意译的兼译法,如“气厥”译为qisyncope。 三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英译对比分析 中医内科学术语英译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但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许多术语在英文中缺乏直接的对应语,英译名难以统一。这不仅为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也不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传播与交流[8]。 以《中医药名词》2005版[9]所收录的内科疾病基本名词211个为核心术语,后经2010版修订的英译名为标准Ⅰ,并与标准Ⅱ—Ⅳ对比,发现在211个核心术语中,4种标准的译法完全一致的有44个(20.9%),3种译法一致的有50个(23.7%),2种译法一致的有64个(30.3%),4种译法完全不同的有53个(25.1%)。由此可见,所选4种标准中英译不完全一致的比重高达79.1%,中医内科学疾病名称术语的英译依然难以规范和统一。 1.英译基本一致的主要术语部件 4种标准的英译完全一致,表明此类术语部件已经基本不存在争议,而且出现了使用广泛的英译规范,这类术语部件的共同点在于其本身与英译均为一个词,例如术语“瘴疟”“久疟”的部件“疟”malaria、术语“胃癌”“肺癌”的部件“癌”cancer。 此外,尚有许多术语部件在标准Ⅰ、标准Ⅱ和标准Ⅲ中的英译完全一致,而标准Ⅳ采用的是相同英译加disorder的形式(见表2)。例如术语“阳黄”“阴黄”和“急黄”的术语部件“黄”即“黄[疸]”,在标准Ⅰ、Ⅱ、Ⅲ中的英译均为jaundice,而在标准Ⅳ中的英译为jaundicedisorder。按《柯林斯詞典》[10],disorder的解释为aproblemorillnesswhichaffectssomeonesmindorbody,而disease则是anillnesswhichaffectspeople,animals,orplants,forexample,onewhichiscausedbybacteriaorinfection。由此可见,disorder指的既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是身体的某种异常状态,在含义上比disease全面,更能体现出中医学对于疾病认识的特点,是对“病”这一术语部件更为合理的英译方式。但对于“黄”这一术语部件,jaundicedisorder的结构稍显冗长,根据简洁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选择jaundice作为“黄[疸]”的对应英译更加合适,disorder则可以作为“病”这一术语部件的对应英译。同理,术语“阳水”“阴水”等的部件“水”英译应当为edema,术语“气厥”“血厥”等的部件“厥”英译应当为syncope,术语“热淋”“石淋”等的部件“淋”英译应当为strangury。 这里较为特殊的是术语“风温”“春温”“暑温”等的部件“温”,它指的是温病,即感受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将温病译为warmdisease已成为目前的普遍共识,符合民族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但考虑到“温”这一术语部件实际的应用情形,disease可以不用出现,而warm采用名词形式warmth,例如“暑温”译为summerheatwarmth,“春温”译为springwarmth。这样既可以保证“温”作为术语部件时英译的简洁性,同时又能够保留中医学的民族特色。 2.英译存在争议的主要术语部件 对于其他仍存在争议的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的英译,本研究根据中医病名术语的英译原则和方法逐一进行分析,探寻相对合理的英译策略(见表3)。 术语“咯血”“吐血”“便血”等的部件“血”指血证,即出血性疾患的统称。标准Ⅰ译为bloodsyndrome,标准Ⅱ译为blooddisease,标准Ⅲ译为hemorrhagicsyndrome。这里hemorrhagic的名词是hemorrhage,释义为seriousbleedinginsideapersonsbody,来源于西医的疾病术语。选用bloodsyndrome来翻译“血证”,更为符合其中医的理论内涵;但考虑到简洁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在实际的翻译中则采用术语的西医译法,例如将“咯血”翻译为hemoptysis,“吐血”翻译为hematemesis,“便血”翻译为hematochezia,此时术语部件“血”实质上的英译可认为是hemorrhage。 术语“自汗”“盗汗”“黄汗”等的部件“汗”指汗证,即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标准Ⅰ译为sweatingdisease,标准Ⅱ译为abnormalsweating,标准Ⅲ译为sweatingsyndrome。此处abnormalsweating采用意译的方法,对汗证的内涵进行了解释,虽易于理解,但表达过于直白,甚至不像医学术语。而sweatingsyndrome是汗证的直译,兼顾了中医学特色,更为符合准确性和回译性的原则。因此可以用sweating作为术语部件“汗”的英译。 术语“行痹”“痛痹”“热痹”等的部件“痹”,标准Ⅰ译为bidisease,标准Ⅱ译为impedimentdisease,标准Ⅲ译为impedimentdiseases或arthralgia,标准Ⅳ译为jointimpedimentdisorders。其中,impediment的含义是somethingthatisanimpedimenttoapersonorthingmakestheirmovement,developmentorprogressdifficult,可以理解为障碍、阻碍。此处impedimentdisease或jointimpedimentdisorders都能表达出该病肢体关节屈伸不利、活动不畅的病理特点,但对于病因病机和症状表现等其他方面未涉及,因此不够全面。arthralgia的意思为paininajoint,意为关节疼痛,这仅是痹病的诸多症状之一,同样不够合适。而采用音译为bidisease的方法,既可以统领痹病较为复杂的概念内涵,同时能够保证自身浓厚的中医文化特色。因此bidisease更加符合简洁性、准确性和民族性,是对于术语“痹病”较为合理的英译,术语部件“痹”的对应英译为bi。 【关键词】中医药;教学;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起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计算机的发展使计算技术更普遍地深入医学科研领域,人们解决各类医学实际问题更加精确化和定量化; 21世纪我们面临的将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争夺,而数学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各级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较好的数学素质,能够把专业问题转化为医学数学模型并且可以求解该数学模型。由于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医学技术人员,如何把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能力,这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我校在中医药专业开展数学实验课教学就是一种较好的尝试。 1对数学实验课的理解 数学实验是以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为核心内容,其研究对象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操作的领域,它将数学知识、计算机应用、数学建模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数学实验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基本理论,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内不少医学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开设数学实验课,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过数学试验与解剖、生理等这些传统概念里有形的试验不同,它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假设和求解,培养学生对实际中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目前数学在医学生产和科研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医学实际问题。 2数学实验的安排 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 “做实验”,在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数学的思想,探索数学的方法,在数学的发现中获得乐趣。目前,我校中医药专业已建成由一台服务器、一台教师机、46台计算机的数学实验室,可对全校各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实验课,课程是必修课,一般安排在大一的后半学期,约20个学时。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我们注重从演示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合理过渡。 第一阶段是演示性实验。主要是通过数学软件,向学生演示一些数学理论课上难以展示的理论、方法和图形。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目前通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SPSS等,并且能用这些软件计算理论课中的一些题目,现已开设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相配套的实验课。 第二阶段是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知数学理论和方法,独立设计实验步骤,对所给问题进行验证和求解。该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它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 3数学实验举例 数学实验教师要收集具有开放性的能反映数学建模求解过程和特点的综合性实验,问题设计要有医学的实际背景和较好的医用、药用价值。下面以实验软件Mathematica在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说明经过数学的参与后,如何提高人们对实际问题的认识: 在中医药专业药物动力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是根据实际问题被抽象出来的数学方程(函数)。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我们可以对模型性质进行详细分析,而分析所得的结论反过来又会对实际问题给出更高层次上的指导。 即对该药而言,17个小时左右体内的血药浓度降低一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由数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药学研究,是严格量化了的。我们讲某种药物应多长时间给药一次,不再是盲目地反复摸索得出规律,而是计算的结果,这样的药学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是科学的。 4实验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参加数学实验课和普通班学生教学情况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数学实验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上数学课觉得不再枯燥,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常用的数学软件大多是英文版,这对那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学习上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数学建模活动在全国普遍展开,建模工作的开展也推进了医学高等院校数学实验课的建设,为数学这一古老学科在中医药教学及科学研究带来一片生机。目前,我校设置数学实验课程以及组建数学实验室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学实验课教材也不多,因此为了促进这一教改的发展,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更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 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专业大致分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理论、新兴专业四大类。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快更顺利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有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使他们全方面的发展,专业得到进步,技能得到提升。然而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1)院校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与真正实施的效果有一定距离。一些高校教师,对组织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缺乏耐心、信心和恒心。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譬如器乐课、声乐课,大多属于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他们对专业小课更为重视,但是就学生长远发展来说,实践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艺术实践是培养未来的专业艺术人才及音乐教师的重要举措。所以,从教师开始,应首先认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才能把教和学,学和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对学生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 (2)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只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演唱得好、弹奏得好就是专业上的第一,轻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和用脱节。与老师不探讨、与同学不相互观摩、思想上不重视实践……这些学风直接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学理论“如饥似渴”,上实践课“没精打采”,认为艺术实践那是毕业以后的事,“艺术实践课可有可无”。 以上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艺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培养音乐人才的质量,造成了毕业生只会唱和弹,不会教与讲的窘迫境地。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尤为重要。 二、关于实践全方位开展的有利因素 (一)好的组织领导者 (1)策划作用。实践的每个环节如筹备、实施、督导、总结、评比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领导的积极策划,在实践的关键时刻,还需要领导定向把关,领导是整个艺术实践活动的指挥者。 (2)服务作用。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要有一颗服务学生的心。在构件和谐社会的今天,院、系领导应转变观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例如,艺术实践的经费问题,场地问题,宣传问题,各单位协调问题。有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好多问题,都会很快很好的解决,服务学生应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切为学生服务,服务学生的一切。 (二)实践的参与者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要有创新精神。首先,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将来学生的需求,选定艺术实践的项目,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倾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和学生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共建和谐求实的实践平台。再次,教师在艺术实践中要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如:针对艺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在艺术实践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又如,可以组织学生互教活动,观看教学录像片,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中相互观摩等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三)音乐艺术实践的主体 学生是艺术实践的主体,要教育学生认识艺术实践这一全新的课题。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提高音乐艺术实践的能力。学和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良好的优良学风,那种把“学和用”分裂开来,学用脱节,理论脱离实际的学风是有害的。大家知道,我们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回到舞台上去,回到讲台上去。那种空洞的、呆板的纸上谈兵的学习方法,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前提,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动力,学习音乐也不例外。 三、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研究 音乐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一个专业。在这一领域,怎样艺术实践?怎样快、多、好地培养音乐专业艺术人才?社会上急需“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下面是笔者总结的若干可行性方法: (1)组织学生的独唱、独奏音乐会。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头戏是组织学生的音乐会,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前夕,走向社会之际,总想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也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宝贵财富,教师及学校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2)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活动。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演出活动。 (3)现场观摩。即到音乐厅观看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增加观摩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上感受高层次演出活动的艺术氛围,激发自身艺术技巧与修养的提高。这种艺术实践的形式不但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激励,对于学生全面综合的实践锻炼的内驱力也有鼓励。 四、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意义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的中心定位和发展思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力求突出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和规划能力,将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技巧的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艺术实践机会,使得整个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拥有系统齐全的设备和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条件。按照体现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多形式多方法多手段开展高校艺术专业的实践。对艺术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改革,创造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高校艺术院校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检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最终是看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艺术实践的大舞台上“闪亮登场“,能否在艺术实践的广阔天地里“生根开花”。音乐艺术实践是音表教育专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护士语言;精神科;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66―02 护士语言,它不仅是护士和病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是护士的心声,病人可通过它来感受热情和冷漠,还可通过它来对护士工作做一个评估,也是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相反,可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是治疗和至病的双刃剑,尤其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言谈举止可造成病人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所以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要学会说话的技巧,加强语言修养,更好的发挥语言在促进病人康复中的特殊效力。 1 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语言的道德美 护士的语言是影响他人心灵和行为的语言,是包含着道德要求的一种特殊职业道德语言[2]。 如果护士语言冷谈,口气生硬,甚至粗俗无礼,那势必造成病人精神上更大的病苦,甚至疾病恶化。因此,要求护士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病人理解并产生同情心,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用温和、礼貌、体贴的语言来安慰、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护士的语言传递着护患的情感,也传递着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的信息。因此,护士在语言表达时,要用普通话,贴切主题,讲究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易懂,使病人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各种检查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使病人平静、乐观接受治疗。 1.3 语言的保护性、安慰性 在护理活动中,要尊重病人的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尤其某些诊断如性病、恶性肿瘤的确定。正确处理好诊断的科学性与治疗的保护措施关系。特别注意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尊重家属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定时间,并准确选择用词,告知病人和家属真实病情。同时,对病人患病表示同情、理解,鼓励病人,使其心理得到平衡,情感上得到满足,增强抗病能力。 1.4 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即可给病人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绝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亲切的语言,能给病人安慰和信任,调动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士在与病人交流中,视其对象不同,采用不同交流方法。要善于与各种病人以及年龄段病人相处。巧妙应用语言技巧进行有效沟通。如在与老年人交谈中要用尊称,不要随意打断年长的说话。对听力减退的病人说话声音要稍大一点。对急性痛苦病人在做治疗和护理时,语言要简单扼要,突出重点,争取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所需的护理资料,以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1.5运用语言艺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5.1尊重病人并使用礼貌性语言。护士使用尊重患者的礼貌性语言是同病人交谈的最基本态度。比如,我们在给患者治疗时,要称呼患者姓名,切忌以床号代替,要说“为了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配合、谢谢”等语言。这样不仅能减少与患者之间的摩擦,而且能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安慰和尊重。 1.5.2掌握适当语气,做到严肃性与亲切性相统一。护士与病人交谈时,要注意掌握适当的语气,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同时也要让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对言行不轨的病人,应严肃对待,加以劝阻,以保持护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护士自身的尊严。 1.5.3坦诚与慎言相结合。护士与病人交往的前提是以诚相待,只有对病人讲真话、信守诺言,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愿意讲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护士可针对实际情况,运用适当语言与病人进行沟通。但护士也不可事事向病人坦言相告,特别是对诊断治疗上的一些应该保密的意见和措施,更应谨言慎语,以维护病人的利益为前提,用保护性语言巧妙回答病人所提出的问题,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转 2 掌握语言艺术,做更有效的心理护理 2.1 必须做到态度热情,语调柔和平稳,护士的每句话都应是鼓励、安慰和充满信心,同样一句话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护士的语言表达很重要,语调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虽然精神科患者对外界的感知比一般人差,但并无代表他们无感知力,实践中经常发现,若护理人员对他们不友好,在护理中他们明显表现不配合。如生气、疑惑、鄙视。所以语调的过高或过低都会是对病人的一种刺激,导致病人情绪低落,从而加重病情。 2.2 积极有效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加快疾病康复和好转。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和护患之间交流应是平等的,护士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不是以社会地位和外貌而区别对待,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的病种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特殊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病人病史中的隐私病情应给予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如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他们往往注重强调自己身体不适,感知和主观要求,反复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现焦虑不安,纠缠医护人员,以此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注意、接纳、承认和支持。此时护士就要关心和体贴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并且要同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让病人对护士有亲切感和依赖感。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的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并担心会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的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心理状态和需要,应给予正确及时的开导,让病人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能够治愈的,消除其多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不良反应发生。在护理操作中,由于操作不熟练给病人带来痛苦,应主动向病人表示歉意,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时,要及时给予赞扬和感谢,让病人感觉到如家人般亲切和温暖。 2.3 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和运用语言艺术,由于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性别年龄不同,对护理人员行为和语言要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因事利导,比简单的制止和训斥更能收到良好效果,精神病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一般无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甚至拒绝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要有较高护理技术,语言技巧,还要有高尚道德情操,要尊重患者人格,正确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合理要求尽量满足,不合理要委婉解释,而不能认为是“病态”而不予理睬。对他们要多倾听,对他们更多要表示关心和同情,治疗和服药时要配合给予必要暗示,对疾病很有效,可促进疾病康复,取得病人对护士的好感与信赖。对知识分子谈话则可以简明额要,对老年人需要宽慰,性格急的病人要开门见山,而同精神病人接触要有耐心、诚恳的态度,去沟通、暗示、鼓励的方法,从而消除病人烦躁、焦虑、失望等心理障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保护患者,使其免受伤害,对那些木僵、抑郁、燥狂等重病做好人性化护理,使其得到更好服务。 2.4 加强整体语言协调,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整体语言对护士的要求是,做到温文而雅、稳重大方、衣帽整齐美观、行走轻柔快捷,同病人面对面交谈要面带笑容,初次同病人接触,要表现出成熟大方来取得病人的信任。 3 护士语言艺术在工作中的运用技巧 3.1要通过良好的语言艺术,针对病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进行应用、分析、解说、转移情绪等方法,精神病人的怪异思维,无礼的语言和粗暴的行为,是精神疾病所致的病态表现。病人失去正常理智,又不能控制自己,孤独冷漠,不近人情,难以让人接受,尽管如此,在疾病状态下,精神病人更应爱到尊重和保护,并享受与其他人同样的医疗权利。并应体现在实际和护理工作中,不能因病人的言行无礼,粗暴、表现幼稚、愚蠢或赘述烦人而斥责病人。要同病人进行诚恳和谐的交谈,适时时机进行讲解,帮助病人对自己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树立信心,使其处于治疗和护理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让病人保持心理愉快和生理上的平衡,情绪稳定,更好的配合治疗,不但要医治好他们的精神疾病,还要通过良好的语言形式,医治好病人的心理疾病,要求我们还要用严谨的态度,耐心克制的良好语言艺术去感染病人,把护士语言艺术融入到每个护理环节,通过与病人交流,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位患者的身上,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护理。 3.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的护理需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在实施全程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心态及个体差异,护士的任何言行举止对患者都能产生心理上的效应。即便在患者家属面前也应注意区分场合,把握分寸,讲究表情、目光、手势等,表达一定的关怀之情,给予心理支持,这样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确实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 3.3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尊重病人人格,讲究说话态度,礼貌待人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患急性疾病的患者焦虑、恐惧;慢性疾病的患者多有忧虑、担心的心理;患了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焦虑、烦躁、悲观绝望,怕别人会疏远他们,亲朋远离他们。作为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态度要诚恳,举止大方,语气要适宜,病人忧虑时,要出言劝慰,当病人诉说苦衷时,要给以同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有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指导,使病人勇敢面对自己的疾病,消除疾病对身心的负性影响,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4熟练的基本技能,富有情感的语言,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满足其合理需求病人住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疾病,所以护士的操作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反应。护士必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操作,以熟练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是最有效的心理安慰。护士进入工作状态就应激发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处于愉快而冷静的环境中,同情病人,尊重病人的情感与情绪,不可以把个人生活和家庭的不快心境带到工作情境中来,向病人迁怒、发泄。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易随心所欲,信口开河,针对特定场合策划专用的解释性语言,应用时统一规范。避免由于护士语言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如要求家属不要围观,可解释为: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但病人需要安静,请你们配合。这样规范化的解释用语,会避免误解的产生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由于人的生物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个体化差异,对待疾病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不同,及早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取得预期护理效果。 3.5尊重患者隐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对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隐私权是人的权利之一。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在交往中护士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使病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不得不向医护人员坦白,作为医护人员必须为他们保密不向任何人窃窃私语,背地乱讲。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这样即尊重了病人也提高了医护的道德意识。护患间合作、友好的关系,可使心理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同病房病友虽是一个临时群体,但由于疾病的关系,他们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护士应协调建立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个性较特殊的病人,引导病友多关心他们,多与其交谈接触,以减轻其孤独感和陌生感。掌握了各种交流技巧,一方面病人得到了安慰和体贴,而且紧张的情绪也变得松弛、自在。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与社会两个方面。良好的亲友关系、融洽的同事关系、领导的关系与爱护,可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归属的需要,给病人安慰与支持。因此,护士对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应正确引导,帮助病人妥善处理解决好此类问题,使病人以身心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4 结论 语言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护理工作者只有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利益,有声语言和体态性语言相结合,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掌握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目的,建立良好、稳定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护理工作正常顺利进行。 通过语言艺术,来取得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同情感,随着医学不断的更新,心理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只是会一般护理操作,远远满足不了病人需要,还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精神科病人更痛苦,不仅要受疾病痛苦,还有社会偏见、世俗歧视等精神压力,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从尊重和关心病人意愿出发,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规范使用文明语言,把语言艺术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去,更好发挥语言艺术,在疾病治疗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编.《护理人际关系学与沟通》,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转 [2] 段亚平,弯群丽,刘琼,等医院文化建设与护理管理之我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7. [3] 吴明英创建护理文化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29. [4] 李付华 心理护理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1)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系统”是汉语语料库建设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北京大学计算机语言所开发的“汉语文本切分与词性标注工具”的基础上,利用中医药专业切分词典再次加工而成,是为面向中医药文本内容理解的需要而设计研制的。其中中医药文献语料库是该系统中的基础数据,本语料库根据内容属性分为20个子目,每个子目下又各有细分类,共计四级分类。目前已经部分完成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的处理工作。 1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定位 现代语料库一般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1]。 1.1 异质型语料库(Heterogeneous Corpus) 异质型语料库广泛收集和存储各种文字语料,所选语料按其原貌存储。如英国牛津大学计算中心建立的OTA文本档案库。 1.2 同质型语料库(Homogeneous Corpus) 同质型语料库选取具有同一属性的语料。例如专门收集与军事有关的文本的美国TIPSTER语料库。国内开发的同质型语料库如国家“七五”重点项目新华社的“新闻语料库”、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富士通公司合作开发的“人民日报语料库”、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研究中心的中文五地区共时语料库(Linguistic Variety in Chinese Communities)。 1.3 系统性语料库(Systematic Corpus) 系统性语料库依据事前确定的选材原则和比例选取语料,这类语料库强调语料选取的系统性、均匀性、合理性和代表性,目的是真实反映一个特定语种或特定范围的语言事实全貌。例如英国BNC语料库、美国布朗大学的BROWN语料库。国内目前开发比较成熟的系统型语料库主要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用所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北京语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清华TH语料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平衡语料库”。 1.4 专用性语料库(Specialized Corpus) 专用性语料库专门服务于某个特定目的。例如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为研究儿童心理语言学而建立的CHILDES语料库、为珍藏人文科学重要著作和资料而建立的美国北美人文科学语料库等。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从类型上属于专用性语料库,在语料的收集和处理上,注重语料的专业性、系统性、合理性和代表性。尽可能全面地囊概所有的中医学学科门类,收集相关的中医药专业文献,选择各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2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设计原则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是专用性语料库,研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医药文本内容的理解,是建立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大规模现代汉语基本标注语料库”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语料收集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立足中医药文献的特点,主要参考了“现代汉语语料库加工——词语切分与词性标注规范与手册”[2]。 为保证语料的系统性与合理性,中医药文献语料库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了以下4个方面的平衡:语体之间的平衡;语料在时间分布上的平衡;母本数量与样本数量的平衡;一般著作与经典著作的平衡。力图使语料库成为一个由时间轴、空间轴、学科轴和风格轴构成的四维模型。 3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结构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以内容作为语料分布的基本原则,分为20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分若干不等的小类。 语料分布分类情况: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与腧穴、病因、病机、体质、中医诊法、辨证、辨病、中药、方剂、伤寒与温病、症状、病证、治则治法、著作、人物、机构、地理。 4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规模 语料库的规模问题主要从语料库的总规模和每个样本的规模两个层面上考虑。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布朗大学开发的布朗当代美国英语标准语料库(Brown University Standard Corpus of Present-day American English)以来,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的规模呈几何级数不断扩大。计算语言学界提出了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的概念。从理论上讲,语料库规模过小,覆盖率太低,不足以说明问题,要保证语料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规模要达到足够大的数量级,语料库规模越大才越能接近自然语言的真实面目。语料库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覆盖绝大多数语言规律。但语料库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下去,总要有个相对的限度,否则语料库就会失去有效控制。 语料库规模的大小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根据以上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并参考目前国内语料库的规模,中医药文献语料库所依据的文献约1万册,从中抽取了20种样本作为前期开发试验。 5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工作流程 构建语料库的第一步是语料搜集,可以利用“中医药古文献保障系统”的电子文档形式的文献资源,或者通过扫描获得电子文档,进行语料搜集。第二步是语料的切词及标记,利用切分词典作为切词标记的前处理,切分词典与自动切分软件相结合,大幅提高了切词标记程序的正确性、客观性,减少其后人力校正的负担。第三步是人工检验,结合中医词典与中医专业知识提供使用者参考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完成切词、词类的编修工作。未经加工的语料库只能算作生语料库,应用价值有限。为更有效地利用语料库,从中挖掘所蕴含的中医药知识,必须对语料库进行不同层次的标注,进行自动分词和词性的自动标注,从而生成初级的中医药语料库。 实施中医药文献的自动切分与标注,需要一个高性能的切分标注软件。目前,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开发的通用领域语料的分词与词性标注工具,无论是切分还是标注,其精度都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但是,语言信息处理系统也需要专业知识的配合,特别是实现中医药文献有效切分与标注,必须在构建大型中医药专业词典的同时,再根据中医药文献的不同类型的行文风格进行提取归纳,对软件结构及部分规则加以修改,因此,这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即:切分-提取-再切分-再提取[3]。与以往的人工标引工作相比,现在采用的全自动标引方法较为客观,避免因人而异产生的歧义,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对误切分和误标注的部分,主要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后期处理。 6 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功能与应用 6.1 统计 未经加工的生语料库可以提供基于字符串的检索,例如字频统计等;词性标注语料库可以提供基于词和词性的统计,例如词频统计、词类统计、词长统计、词类共现频率统计等。 6.2 检索 目前可以实现的检索方式主要有两种:简单例句检索和上下文关键词检索。简单例句检索是基于字符串的检索,目前采用的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单句检索软件,可以检索出含有特定连续字符串的所有语句,单独生成一个含有检索结果的文本文件,例如检索出所有含有中医药名词“大黄”的例句。 6.3 在中医药数字信息化方面的应用 中医药语言知识库(包括机器词典、语料库、句法规则库等)是实现计算机对中医药古文献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从而为实现知识发现、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语义检索等提供数据基础,而其中建设中医药语料库与中医药词典是基础中的基础。在中医药语料库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各种中医专业词典的编撰;为实现中医药语义检索、建立中医本体、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等的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基础;资源共享或转让等。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运用是构成人工智能的三大部分。构建中医药文献语料库的目的就在于让计算机能够理解中医药的文本语言,从而为最终实现更加灵活的检索中医药文献知识,以及根据大量的数据进行知识发现奠定基础。我们在未来的3年,将对约1万种中医药文献的非结构化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让计算机能理解这些专业的中医药文献知识,从而逐步实现中医药文献知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冯志伟.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EB/OL].http://cslp.comp. nus.edu.sg/cgi-win/journal/paper.exe,2006-08-08. 【关键词】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63-0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临床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开展的不够深入,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欠佳。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小学以上文化,居住地城乡均有。随机将此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2 方法 2.1术前,责任护士对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他们说出心里的感受,使他们对医护人员建立信心,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和治疗。术后,态度亲切和蔼,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特点给与详细的指导,如告知患者及家属各种引流管、伤口的保护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对禁食和特殊饮食的患者,告知其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对于能进食的患者告知进食足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需要去枕平卧的患者告知其目的及主要事项;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等。 2.2责任护士给与对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除常规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外,不给与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3 结果 3.1观察组50例患者自住院到出院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生活质量未受到太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生护患纠纷和投诉,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并且收到感谢信9封,锦旗5面。 3.2对照组50例患者,在进行研究前我们已经做好了严禁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及家属因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毫不知情,因此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家属对术后护理束手无策,只能一遍遍的问医生或护士,情绪异常焦虑、烦躁,稍有差迟即可引发护患纠纷,甚至患者的投诉。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校本开发;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R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c)-0164-04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心理的暗示,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功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1]。1982年6月原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经过30多年的教学改革,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体育教学逐渐形成并完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2]。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编的传统保健体育创新功法――武术拳操作为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的创新项目,于2009年创编完成,已成功举行了八届武术拳操比赛,在上海高校产生巨大的影响力[3],目前已纳入到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体育规划教材,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全面推广。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如何优化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4],进一步促进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本研究通过传统保健体育创新功法――武术拳操的教学实验,以此论证武术拳操在传统保健体育课中开展的价值,为今后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本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级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选课情况和本研究的需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66名,其中男32名,女34名,年龄17~19岁,平均(18.2±1.7)岁。对照班60名,其中男29名,女31名,年龄17~19岁,平均(18.1±1.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2学时,每周3学时,共14周),实验班实施以武术拳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验,对照班实施以三路长拳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验,两组均由同一位武术专业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手段和方法,分别进行教学。 1.3 观察指标 1.3.1 运动强度 应用Polar F55心率表遥测心率,以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随机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6名健康学生,运用Polar F55心率表进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测试。测试者跟随音乐节奏分别完成整套武术拳操、三路长拳练习,设置每10秒记录1次数据,同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变化。 1.3.2 体育学习兴趣水平 参照汪晓赞[5]“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作为量具,制订大学生调查问卷,以“体育学习兴趣”为维度,采用5点评分法,完全同意为5分,较同意为4分,同意为3分,部分同意为2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分值越高,J可度越高。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别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由6位从事武术教学与研究的专家进行调查审核,确定其效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必要的补充修改;在信度方面,采用重测法,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出30名同学进行预测试并回收,2周后选择同一批调查者再进行测试,经过计算重测信度的R值为0.82(P 0.05)。实验前,两组体育学习兴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明显高于实验前(P 3 讨论 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6]。但目前很多高校武术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武术教学内容仍采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创编的初级套路,学生要想规范完成套路动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武术的兴趣。由此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上课时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7]。200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编了学生阳光体育创新项目――武术拳操。武术拳操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遵照武术拳术和体操的创编规律组成的各种单个动作、组合和套路的练习形式[8]。它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取多个拳种的经典动作,精心编排,设计新颖,在富于韵律的节奏中练习武术,操练中结合发声,具有动作简单实用、突出攻防格斗、强调发生助威、适于集体演练等特点,适合学校武术的教学与开展,也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弥补了规定武术套路所存在的缺陷。目前,武术拳操已被列为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必选运动项目,在上海市各高校得到全面的推广。已有研究表明,开展武术拳操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9]。 评价运动强度的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心率、耗氧量、运动后血乳酸量、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等。由于在实践中,反映运动强度的指标测试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无氧阈值、血乳酸值、通氧量、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利用率等,对仪器设备和场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10]。心率直接反映了人体心肺功能的变化,其对运动刺激反应比较敏感,能够确切地反映身体负荷的不同变化,心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变化之间有因果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运动-能量代谢增加-摄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增加,运动强度与心率同步变化[11]。另外,心率指标的测试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并且能够在运动现场实时测定,结果也容易比较和评价,更易于应用于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心率指标来评价运动强度的大小。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运动的最佳心率范围在110~120次/min到170~180次/min之间,在此区间心功能将得到很好的锻炼[12]。测试结果表明,在武术拳操和三路长拳的运动过程中,两者的心率基本上都处于运动适宜范围,无统计学差异,按照生理学上鉴定为正常人体中等强度负荷,属于有氧运动范畴,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适合不同体质大学生锻炼。武术拳操总共48式动作,一套完整时长为2 min 20 s,其运动量适中,适合于不同的锻炼人群,武术拳操动作力度上以刚为主,以柔为辅,刚柔相济。练习武术是通过人的身体运动实现的,练习者只要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就能够增进健康。练习武术拳操能提高人体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而且大多数动作左右对称,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该套操强调“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强调上下肢全部要协调一致,腰、身、腿全部协调一致,人体各部位几乎都参加运动,有效改善各运动中枢和植物性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对各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的得分变化来看,对照班的得分稍微有点提高,但没有明显变化,而实验班的得分则明显提高。从两组之间的关系变化来看,实验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结果表明,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进行的武术拳操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对照班进行三路长拳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的提高则不明显。三路长拳由于动作多,路线复杂,不利于学生记忆,难度偏高,缺乏吸引力,教师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教授大量的动作,而学生则必须反复强化记忆学习才可能掌握住。同时由于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讲解动作要点,学生模仿练习,往往忽略动作本身所蕴含的攻防含义,即使是武术专项教师讲授,往往也是一带而过,所以学生对所学动作只知道动作技术,而不知道动作内涵,从而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对动作反复练习而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期教学结束后,除了考试内容勉强记得外,其他武术内容基本忘完;平时用武术进行锻炼的少之又少。但是武术拳操相比较对照班教授的三路长拳,更加突出武术简单实用的技法,并着重突出武术的攻防技法,设有两人对穿、两人对打动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在掌握了动作内涵后更能理解动作的规格要求,从而在课堂上练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都非常热烈,在课余时间经常两人一组进行锻炼。另外,武术拳操有较多的发声,主要为“哈”“嘿”两种,以声催力,能有效增加动作爆发力,宣泄不良的情绪,增强演练气势,比较适合集体演练和比赛,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优先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主体在认识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导致主体将其注意力经常集中或趋于某事物、积极从事该项活动的心理动力调节系统[13]。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查询,很多高校武术课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武术的兴趣不高,达不到武术课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武术课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才能够有利于武术课的教学[14]。本研究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显著的提高,提示实施武术拳操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季浏教授之问“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教武术的什么内容,怎样教武术,能使许多学生像喜欢跆拳道那样喜爱并学会武术等” [15]。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学武术教学中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内容的难题。 目前,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同时医学生的学业压力也非常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而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大学生由于各种压力而引起的焦虑症和抑郁症[16]。高校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并让学生掌握一项体育锻炼的技能,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17]。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才会自主练习并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W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影响[18]。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对照班的大部分学生反映对武术教学的内容缺乏兴趣,动作复杂难练,对动作中内隐的攻防含义不能完全理解掌握,课余时间很少自主进行练习,而实验班采用武术拳操为教学内容,能让学生领悟到一招一式的攻防含义,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生的运动参与状况能够客观表现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态度,能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正确与否[19]。 中国武术素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武术拳操在创编时就考虑到移动距离的问题,所有动作都在左右两米完成。没有大面积进行窜、跳、蹦、纵、闪、展的长拳动作,其锻炼对场地、器械条件要求很低,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去进行锻炼,不受场地条件限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锻炼,对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有促进作用。大学体育是个体接受最系统、最规范的体育教育,是人们进行终身锻炼的基础阶段,它是培养个体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和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重要的时期[20]。将武术拳操引入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作为加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优势课程进行教授,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武术拳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强练习武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2. [2] 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2-94. [3] 吴志坤,王宾,徐仰才.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拳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27):11-12,19. [4] 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77. [5] 汪晓赞.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吉洪林,赵光圣,张峰.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探析―兼论对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91-97. [7] 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34. [8] 王宾,席饼嗣.武术操的历史寻绎及研究现状-兼议武术拳操的创编[J].搏击・武术科学,2011,8(2):24-25. [9] 王宾,徐仰才,吴志坤,等.武术拳操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医教育,2015,34(1):21-24. [10] 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171. [1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2] 王步标,华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6. [1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3-4. [14] 马宏武,周鹏.高校大学生对于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教学的兴趣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学校体育学,2015, 5(31):119-120. [15] 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二):课程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2(3):14-17. [16]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8-149. [17] 廖万民.论学校全民健身c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6):61-64. [18] 杭华彬.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体育意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7(6):99-103. [19] 潘峰,孙黎曼,王雪芹,等.终生体育视野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状况分析-以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60-61. 摘 要 在使用无铅焊接技术初期,许多生产工艺需要在生产中完善,以达到焊接的预期目标,我作为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员,在生产中遇到了很多与有铅焊接操作不同的新型的生产工艺,现将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简单进行归类总结,与各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 FS3L探测器 要求 浅见 首先无铅工艺对模板的开口尺寸和模板的厚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模板开口尺寸的更改主要还是依据实际生产的基板焊接情况而定 1.开始我们使用的钢网按有铅的印刷标准进行制作,结果出现焊锡量少,虚焊的现象较多,在实验分析后得出比较细间距引脚的元件要求在不引起桥连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模板开口,以增加焊膏量提高焊接质量。这样既解决了无铅印刷比有铅下锡略差的问题,同时锡膏量的加大,还解决了它因湿润不好而产生的露铜等问题。 2.由于无铅焊湿润特性,焊剂量较有铅量大,在调试炉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否则其挥发后气泡占据空间,易产生空洞等;湿润差的原因在贴片时要求精度更高,不要想它在焊接时靠张力自动校正,在进行多次的实验矫正后确定了回流焊的最终温度(具体温度后面有叙述)。 二、对印刷焊膏的要求 焊膏成分为Sn/Ag/Cu合金,由于Sn/Ag/Cu 合金的密度(7.5 g/mm3)比Sn-Pb 合金的密度(8.5g/mm3)低,使用该种合金的无铅焊锡膏的印刷性比有铅锡膏差一些 如容易粘刮刀、粘模板等不良情况发生。所以在此印参数调整为:1.刮刀压力相应的增大。2.印刷的速度可以加快一点。3.模板的清洗频率相应的增加。 三、对回流焊设备的要求 加热系统,我公司使用8温区回流焊炉,将回流焊8个温区分别设置为: 8T--250 7T--245 6T--240 5T--195 4T--180 3T--180 2T--170 1T--135 8B--250 7B--245 6B--240 5B--195 4B--180 3B--180 2B--170 1B--135 传输速度(cm/min)设定为:72,上下限报警设置为10度。 1.上下加热,提高热效应。无铅化后,焊接温度升高,常用SnAgCu 合金的熔点为217℃~219℃,如果焊接温度为240℃,考虑到实际生产中PCB 板上温度一般要低于模块温度10℃左右,固应该具有250℃以上的再流区加热能力。PCB 板面横向温差T 对焊接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考虑到以上原因,无铅化后应该采用上下两面同时加热方式,增强加热能力,提高加热效率。现在将炉温设置为250度,实际板上测试的温度为240度。 2.提高温区之间绝缘性。应无铅温度曲线要求在回流升温区阶段的两个温区的温度差可能达到50~70 ℃左右或更高的要求,这样的温差就容易形成串温现象,对回流温度曲线的调整形成不便,所以要求提高设备温区绝缘性能,但实际目前使用的GENESIS-8回流焊炉较好解决了串温现象,生产中不需考虑串温问题。 3.无铅焊膏中助焊剂含量的增加,在回流过程中会大量的挥发,这样就要求提高回流炉的助焊剂的回收系统。 4.提高冷却系统的性能。由于无铅焊接温度的提高,在相同冷却能力下,无铅焊接设备出口的PCB 板温度会比较高,焊接质量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选择冷却速率高和冷却区长的设备有利于保证焊接品质和保护操作人员,我公司使用风冷式冷水机进行冷却处理,要求每周清洁冷凝器过滤网,并随时监控风扇马达运转情况。 四、无铅对波峰焊的要求 1.要求锡容量离锡炉面约10mm左右。 2.预热温度:预热温度SP通常设定范围为120ºC―160ºC,具体视PCB实际情况而定,通用工艺设置为130ºC。 3.锡炉温度:锡炉温度SP通常设定范围为250ºC --270ºC,具体视PCB实际情况而定,通用工艺设置为260ºC。 4.传输速度:传输速度通常设定范围为1.0m~1.5m/min,具体视PCB实际情况而定,通用工艺设置为1.2m/min。 预热温度、锡炉温度、传输速度每4小时检查1次。 五、无铅对手工焊接的要求 1.针对无铅焊料高熔点、低湿润性、可焊性差的特点,需要提高烙铁焊接的温度,规定烙铁温度在390±20℃之间。 Abstract: To train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guide the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ubjectivity in the right, in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would be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students of learning and self-discipline subjectivity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and timeliness. 关键词: 自律;思想道德;主体性 Key words: self-discipline;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subjectivity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90-02 0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给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校大规模扩招引起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对下降,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出现的大学生素质危机、价值观危机、思想道德危机又给高校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得不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不得不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方法和自律原则,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是顺应了高等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都在增强,发挥其主体性,自觉学习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方式方法。 1主体性的含义及特征 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它是指人作为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内在特性。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紧紧把握时代主题,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根据人的特性引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调动和激发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模式。高校学生主体性是指高校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内在特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有效开展,最终实现教育要求和目的向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转化的内在动力。根据主体性的含义,可以看出,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具有的特征。 2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间的关系来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结成了“交互主体”的关系,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互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样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二者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而且,教育者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只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理解、平等交流,达到主体之间的互识共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才能提高。具体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2.1 可以发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这种主导性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所处于的环境多样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他们面临的资源十分丰富,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主体性需求。面对这些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价值观念、政治责任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升,发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导性的功能。只有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才能引导大学生能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发展的持久动力。 2.2 增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与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上更趋于理性,思想观念活跃,求知意识强,个性化突出,具有更为强烈的主体性需求。这些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拓展大学生主体素质出发,着眼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主体性发展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 提升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应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还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主体性与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教育的起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它的过程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素质来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最终达到自教自律。 3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是建立在与思想道德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基础之上的,在思想道德教育者有效引导下,大学生主体性的正确发挥有利于大学生主体素质的提升和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取得。然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并不能掩盖当前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3.1 学生明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教育,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2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思想道德教育中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应当承认,大学生具备相对理性的思维能力和相对成熟的心智,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大多表现为外部强制性的、偶然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而非内在动机性的、一贯的、原则性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这样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难以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3.3 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不够。主体的创造性集中表现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创造力,这是当前社会的呼唤,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致力的目标。然而,目前高校对学生主体在创造性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在观念上,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更新学生观念、促使学生主体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落到实处。 4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改进和采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挥的教育手段及方法。 4.1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领会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成果,并在内化自身的主体结构过程中,原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等主体能力得到崭新的发展和提高,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理念是适应社会环境对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4.2 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为前提的。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导性价值的完成更大程度上取决教育者。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定,同时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是如何在社会、学校、学生三个方面维护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其更好地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4.3 改善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手段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应充分考虑道教育者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主内化和践行。因此,必须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批判地继承,并不断根据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需要进行创新。以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环节,并将其当作大学生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实现的途径。所以,要在“两课”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日常教育、管理环节和网络等教育活动中改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便有效地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李俊伟.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4).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实践 形式多样 感悟 课例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它聚焦课堂教学,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 课例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备课中,有限的精力使我们教师无法做到每节课都能精益求精。另外,教师们有时舍不得把自己的备课成果向他人展示,相互之间都各自为政,缺乏足够的成果交流。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 在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课例研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以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了教研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何开发整个备课组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优势互补,是当前日常教研活动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本学期我校科学教研组对课例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 课例研究在我校科学组教研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2.1 精心策划,确定主题。要提高课例研究活动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进行精心策划。确定研究的主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适宜,整个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的处理上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或者某个情境的创设是否真实、有效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如课例《电流的测量》中,我校科学组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探究在课堂”。 2.2 观察课堂,分工协作。进行《电流的测量》的观课前,我们确定了几个观察点:活动的参与度、活动的深度、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预设才能有效生成?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还对参加观课的老师做了详细的分工。 课例:《电流的测量》(研究主题为“探究在课堂”),由一位老师上课。教学片段简述: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师:你有什么发现?师:三个接线柱怎么使用?师:两排刻度怎么看?两个量程各是什么?师:小结电流表读数的方法。师:了解了电流表的读数后,我们就要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了。在连接之前,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无法预测电流大小怎么办?老师介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学生动手实验。 2.3 研究课例,再次上课。组内教师进行了研讨,认为这次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机械地实施一些操作和记录,从实验到对数据的整理分析都很简单,上课的老师只是抓住了探究的形式与外壳,而没有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与核心――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对探究环节进行改进后,由同一位老师进行了第二次上课。 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师:电流表外观怎么样?你观察到什么?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学生观察,互相讨论、提问,个别问题老师归纳。师:电流表应该如何接入电路?学生尝试,再由学生不断的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由学生总结使用规则。 由于课堂的开放性,学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从而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学生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能。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有效的科学探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会表现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课堂上实际发生的现象教师不可能都能做出预设,而通过手脑并用的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但却充满智慧的火花。 2.4 教学反思,总结课例。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空间。课例《电流的测量》的改进,激励我们走出科学探究的误区,要把探究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在探究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和乐趣。教师反思的结果使自身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3 借力多样形式的课例研究,实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 课例研究的形式多样,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教研组在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下的研究。 3.1 同伴互助促成长。我校徐老师在《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展示课的磨课过程中,组内的大部分老师全程参与,每个教师都有不少的收获。课例重点研究:怎样的师生交流是有效的?如何根据生成来调整教学?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收获成功?几经磨课,对《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进行多次的改进、优化和实践后,徐老师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上了这节展示课:课的导入由原来的天气预报的播报改为:师:本周末我想去看广州亚运会,去之前我要做哪些准备?生:先看天气预报。师: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天气预报?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激励性的评价多了。 实验的增加:用现象非常明显的实验代替了动画。模拟冷、热空气相互接触时的实验,用可见度高的、颜色分明的冷、热液体来模拟不可见的空气,效果十分明显,有利地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课的结尾的改进:增加古人的求佛降雨和现代高科技的对比的知识,使知识有了提升。同时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展示课《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之前的每一次磨课,参与教师都能非常踊跃地表达自己对课的理解,如对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对问题设计合理与否、对选择的素材是否贴切的认识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进不仅磨了课,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人。 3.2 专家引领助成长。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如2010年的省科学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其中上虞百官中学樊红日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浮力》复习课。我们组内老师对这节优质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樊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独到处理,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灵活善变的教学机智,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深受启发。这些好的课例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讨。一位专家在深入的点评中指出:“科学应该为思维而教,为方法而教,为应用而教,为不教而教。”开阔了大家的思路,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形式多样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同伴的互助和专业的引领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课例研究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变化: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践行,变客串为主角,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实现了科学组老师的结伴成长、共同发展。 4 实践感悟 4.1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特别是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要求更高了,为此,我们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4.2 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团结合作,通过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等环节,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听课教师要有课堂观察的技巧、收集数据的方法、分析课的策略、课堂记录的方法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编写的能力等,观察课堂活动需要观察技术的支持,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踊跃、认真务实地投入到课例研究之中,定能体验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郑青岳主编.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