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剪辑师,傅正义去世
中国第一剪辑师,傅正义今早因病去世,享年94岁。
傅正义,别名傅显幼。湖北黄冈人。生于1925年。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纺纱织布度日。
作为中国影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鸡”、“飞天”双奖的得主,他被影视界人士誉为“中国的第一把剪刀”
他在1940年考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练习生,从事辛苦的勤杂工作,后在著名导演蔡楚生的介绍下师从剪辑师钱筱章、邬庭芳、司徒慧敏学习剪辑,从此走上了电影艺术之路。
勤耕不辍,“著作”等身
世界电影的专业剪辑产业于1903—1916年。我国的专业剪辑产生于1913年。
1946年傅正义任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剪辑和管理,此后在上海长江昆仑电影制片厂、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剪辑的组织和创作工作。
解放前,他参与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丽人行》、《新闺怨》、《乌鸦与麻雀》等影片的剪辑工作。
此后,他独立完成了《三毛流浪记》,该片一举成名,标志着他剪辑技巧的成熟。
《三毛流浪记》(1949)电影海报
解放后,傅正义又与著名导演孙瑜、崔嵬、成荫、水华、谢铁骊等一起合作。《武训传》、《鸡毛信》、《青春之歌》、《杨门女将》、《小兵张嘎》、《暴风骤雨》、《野猪林》、《丹凤朝阳》、《黑三角》、《神秘的大佛》等著名影片一部接一部地在他的“手下”诞生。
对影片《伤逝》和《知音》的剪辑,使他荣获了1982年的“金鸡奖”最佳剪辑奖;担任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总剪辑,使他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优秀剪辑奖。
电影《伤逝》(1981)剧照
傅正义从业70余年,与人合作和独立剪辑共计200余影片、400余部(集)电视片。
1992年10月1日,国务院授予傅正义教授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在2011年在第二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被授予终身成就奖。著名导演和表演艺术家谢添同志为傅正义题词“影视王麻”。
推己及人,惠及万家
除了亲手剪出无数经典作品之外,傅正义还提出了“剪出戏来”的口号,创立了剪辑创作的标准,总结出形体动作剪辑技巧和方法,以及剪辑艺术创作基本功的三大要素。
他创立了剪辑创作必须坚持的标准:一是内部结构要符合逻辑,二是外部结构要达到流畅。
他认为实现以上标准的关键是大至一部影片,小至具体镜头的衔接、场景的转换、段落的构成都要在总体把握下,进行有机的再创作处理。
他特别强调影视片剪辑的三大因素,即:动作因素(人物动作、摄影机动作)、造型因素(人物、环境、画面造型)、时空因素(剧作时空、银屏时空)。
他认为,处理好这三大因素是剪辑创作的基本功,是“剪出戏来”的前提。
电视剧《红楼梦》(1987)剧照
在他的倡导和呼吁下,北京电影学院设立了剪辑大专班。他本人还带出了无数徒弟,为我国影视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剪辑人才。
他为提高我国影视剪辑专业水平,培养剪辑队伍的新生力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剪辑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正义老师在影视剪辑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方面,成绩卓越,被尊称为影视剪辑教育家。
他不仅在《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大众电影》、《电影评介》等十余家刊物上发表文章,还撰写了《电影电视剪辑学》、《实用影视剪辑技巧》、《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剪辑人生-傅正义自传》等著作。
他还曾担任了《电影艺术词典》的编委兼剪辑学科主编。他提的理论,填补了中国剪辑理论的空白,对于初学剪辑的年轻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