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伙移民美国回来出海印度,无人生还 外资前赴后继的迷局
近日有外媒报道,苹果正紧急与40多家印度公司谈判,希望扩充当地供应链,以应对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此前,印度生产的iPhone外壳良率仅有50%,加之9月苹果印度工厂发生火灾,外界对“印度制造”产生了更多质疑。然而,库克仍决定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力度。富士康为进军印度市场,不惜投资195亿美元,甚至将半导体公司的控制权拱手让人,但仍计划追加投资。韩国钢铁巨头浦项也在印度遭遇挫折后,依然高调重返该国建厂。尽管过去七年有2700多家跨国公司从印度撤离,但印度依旧备受青睐。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公开表示,全世界都想与印度做生意。
印度吸引外资的手段在李笛看来是“撑死胆大的”。她在化工行业工作,经常与印度公司打交道。一次,她接到一家印度公司的咨询,对方声称有一笔大订单,要求提供产品信息。李笛兴奋地回复了邮件,寄出样品后,客户却突然失联。后来,她在新闻中看到那家公司用她的样品与跨国药企合作。李笛意识到这些印度公司通过套取资料来获取欧美、日本的订单。印度化工行业底蕴丰厚,政府对污染较大的新物质管制宽松,人力成本低廉,国际药企难以拒绝这样的试验基地。西方人契约精神强,一旦签约很难反悔。印度精英阶层深谙西方文化思维,擅长制作漂亮的数据报表和PPT,以此吸引外商投资。
王军曾在箱包品牌工作,十年前去印度考察时,他发现印度家庭嫁妆丰富,认为随着印度人逐渐富裕,旅游和商务出行需求会增加,购买力不容小觑。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市场时,2万台手机仅用2.4秒便售罄,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莫迪政府推行“印度制造”战略,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到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几乎翻了一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