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死于理财

今天 1阅读 0评论
一 去年底,镰刀太多,韭菜都不够用了。 今天我又收到一个电话。 推销公寓的,一开口就有内味了。 公寓、海景房、商铺,都是镰刀。 身边有朋友想买公寓的,就被我拦下了。 直接省下200万的机会成本。 至于为什么会是200万,以后有时间单独写一下。 在这忍不住夸一下自己,想要赚钱,还缺二姐我这样的朋友。 其实中产很容易死于理财。 认知不对等的话,很容易被收割。 有钱人被豪宅、信托、私募收割; 中产被P2P、不入流的房产、正规的和不正规的理财产品收割。 穷人也会被割,比如消费主义洗脑下的各种分期贷、租房贷、校园贷、整容贷、网络兼职等等。 在我看来,理财是个生活技能,但不是买个理财产品那么简单。 开始之前,都得先认清背后的风险。 因为很多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都是错配的——明债实股。 不止理财,生活里也是这个逻辑。 找个工作,得评估一下有没有入对行业,公司有没有潜力,领导靠不靠谱... 谈个对象,得看看是不是杀猪盘,有没有PUA,三观是否一致等等。 二 现在大尾巴狼太多了。 哪怕是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比如银行理财,也是深水区。 比较知名的有原油宝。 先说一下原油宝,真的是一波三折。 这周六它被银保监会处罚了,罚款5050万。 它的问题是宣传违规,没有说清楚真实的风险。 而且比较离谱,自己也没有摸清楚交易规则,中行自己在国际上被割了一刀。 结果投资者就倒霉了,只能认栽。 原油宝的底层资产是期货。 可它宣传的时候,产品风险评级较低,让很多小白也来买。 这个本身就是风险和收益不对等。 产品设计有漏洞,晚上十点以后不能交易,这里银行有很大的责任。 在这吐槽一下,当初我办一张中行卡,系统出了个bug,让我赶上了。 可他们修复这个bug,居然要等一个星期,跑了三趟银行,真的是太艰难了。 原油宝类似的事件,一直在反复上演。 但吃亏的都是想理财的普通人。 虽然银行有很大的责任,但还是个人自负亏损。 下一个就是最近的大瓜,也是大行,工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爆雷了。 这件事也挺轰动的,只要你家不是刚通网,应该都知道。 这是一款资管产品,收益率4.1%左右,风险级别是R3稳健型。 收益不高,没想到却是高风险。 这次出事了,老百姓可能会想:这么大的银行应该给我兜底。 但是严格来说,银行只是在里面赚个中介费,盈亏都是用户自己来承担。 大行翻车,也给我们敲了警钟。 哪怕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出事了,也是消费者自己买单。 衣冠楚楚的银行产品,只要是非标品,背后也存在资金池的风险。 就有挪用资金、擅自拆借的风险。 以前银行理财保本,有的也是实际项目亏损了。 但是通过拆借资金,把表面的亏损给你盖上了。 比如一款理财产品,投资亏了,那怎么办呢? 那就继续发新产品,新产品融资拿到的钱,去堵老产品的窟窿,给消费者兑付利息。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 可是资管新规不允许这么搞了,游戏玩不下去了。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很多银行理财,很多快要到期了,以后出问题,逾期、亏损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以上这两类产品,你要是去买了,承担的实际上是股权投资的风险,都是风险和收益极不对等。 所以我之前提示大家——银行理财也不保本了。 以后买理财产品,先看这篇文章:2020年不要轻易买银行理财了! 真没必要再迷信机构这层外衣了。 不管机构多么楚楚动人,不管多么高大上,都要回归到底层逻辑——看它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非标品,短期内不要碰。 二 债券也是明债实股。 它是一种固收资产,比如我向你借100万,利息是10%。 但我要是耍无赖了,不给你还钱 ,那你就要承担亏损。 纯信用债的话,没有抵押品,你就只能认栽,本金全亏了。 比如最近的信用债爆雷,违约的居然是央企、国企。 浓眉大眼的国企,怎么就赖账了呢?是不是挺魔幻? 成年人的世界不讲对错,只谈利益。 这些年,国企、央企不差钱,银行嫌贫爱富,也愿意借钱给它们。 但是一切也是从2018年开始就变了。 资管新规以后,不允许拆借资金。 之前上的杠杆玩的挺欢,一下子突然被限制了,资金通道被堵,一环出了问题,多米诺骨牌就倒了。 资本的是贪婪的,有了资金,自然是加杠杆,拿了钱盲目扩张。 但是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一旦行业不景气,或者方向赌错了,反而加快亏损,最后成了老赖。 比如青海模式,地方国企就逃废债了。 不要拿金钱考验人性,也不要拿人性去考验资本! 最后吃亏的都是买了这些债券的老实人。 借钱的那一方拿到钱后,拿了钱做了什么,有没有瞎投资,投到什么项目上,风险都是不可控的。 投资人承担的也是股权投资的高风险。 但是拿到的却是几个点的低收益,也是不对等的。 同理,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也都是高风险。 而且未来随着产品到期,爆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划重点——这两年千万不要再买这些产品。 三 上一篇说的是房子。 其实房子里的镰刀也不少。 下面的内容会颠覆认知,大家且看且珍惜。 商铺、公寓、海景房、文旅地产、三四五六线房产,投资角度都是镰刀... 有位读者一直追着问:为什么不能买公寓? 很有必要在这科普一下,商住公寓是个大坑。 也是收割中产家庭财富的利器。 这些东西虽然看着颜值高,但颜值不值钱啊。 就跟美女一样,好看并不值钱,美色也不值钱啊。 并不稀缺,红海竞争,还会贬值,没有长线价值。 除非转化成生产力,比如能转化成商业模式,可以积攒流量,能够持续变现,才有投资价值。 如果你家里有人在银行上班,应该懂得如何评估一件东西真实的价值。 那就是看它能不能在银行里抵押贷出钱,评估价是多少? 商铺、公寓,在银行那里能估上钱吗? 其实大多都不受待见,大门都进不了。 哪怕能给你抵押贷款,评估价也是打骨折。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它们流动性差。 商住项目没有学位,交易税费高、无法落户、居住条件差,自然没有人接盘。 至于偏远地区的海景房、小清新的文旅地产,交通不便,配套差,也没有人接盘。 买了就砸在手里,挂在网上,多年也卖不掉。 如果你是刚需,买了这些房产,也会有极大的机会成本。 比如仅有的50万买了它们,就没钱买住宅了,自此就彻底失去了上车的可能。 至于三四五六线的房产,如果城市基本盘不行,就没有投资价值。 网上传言房价如葱,未来会出现的。 因为楼市是分化的行情,弱的越弱,房价下跌,强的更靓,房价更贵。 有些城市早就在下跌了,比如人口流出、产业衰弱的城市。 想要投资房产,你至少得有点格局吧,要看一下城市的潜力。 城市潜力怎么看,就看每年的人口净流入数据和增速。 但是楼市已经经过了一轮繁荣周期,未来哪怕买入一线房产,暴击的机会也在减少。 不过拿住一线核心地段的住宅,也能保值。 只是门槛比较高,首付至少200万起步。 四

中产死于理财

那该怎么办? 普通人想要理财赚钱,就没有渠道了吗? 其实也有合适的做法。 我给总结了五点: 1、避开非标投资品。 信托,私募,资管产品,还有门槛低点的银行理财。 2、避开三四五六线房子、商住项目,流动性巨差。 买房关键要看买哪里。 如果想在小城市生活,那就首选省会。 如果想去闯荡,那就去看新一线,机会更大。 3、近期不要投资黄金。 今年黄金比较亮眼,但是现在不适合上车了。 黄金不长期不适合投资。 它也不能生息,你拿着它没有用。 买实物黄金的话,会磨损,会被偷。 今年上半年,我们小区就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被偷了金条和现金... 黄金基金呢,目前不是买点,黄金的价格,现在到一个回调的阶段。 适合什么时候买呢? 比如短期危机事件。 今年大宗商品的牛市已经开启了,现在进场就是高位接盘。 如果你是小白,啥也不懂,那就别掺和。 4、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保障方面:配齐保人的保险。 资金方面:做好兜底计划,配置年金险或者增额终身寿险。 它属于家庭资产里的最底层,是夯实基础的。 而且我们这一代人肯定会经历负利率。 我们之前不是发行了一款主权债吗? 它的利率是负的,结果在欧洲遭到了抢购。 因为这些国家,有的国债就是负的。 它们认为,将来的利率还会持续走低。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就买我们的负利率债券,还能少倒贴点。 5、追求收益的话,可以留出部分闲钱配置权益类资产。 这里选择基金更合适。 股市的变化比较明显,注册制不断发新股,摊子变大了,板块之间也更分散了。 谁有资金增量,谁就能影响某个板块。 现在逐渐变成机构主导的行情,今年机构就抱团明显。 这周五我就看了一眼账户,买的场外基金表现也不错。 如果你自己没时间做研究,能够承受资金的波动,可以拿出部分仓位定投基金。 前提是选出好基金,比如主动型基金,是基金经理帮你打理钱。 一旦坐上车,就别轻易下车。 自己炒股挺累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底年底算笔账,收益也就两毛五。 还不如一开始就拿着基金,或者高股息的票,卧倒不动。 每年有分红,股价还在上行,自然美滋滋。 最后,想说点其他的,也和镰刀有关。 这个周末比较难过,因为蛋壳公寓逼出了人命。 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收入,反而背上租房贷,还要流落街头。 不知道租客和房东之间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起了多大的冲突。 我们每个人,作为旁观者,也无法感同身受他的绝望。 最终这个年轻人选择同归于尽,烧了房子,再去跳楼。 年轻的生命,未来是多么美好啊,就因为这点钱断送了,太可惜了。 资本贪婪,向来道德的谴责是无力的。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类似的事件,下次换个外衣还会上演。 人生就是在不断成长,总会被毒打,谁没吃过亏、没被坑过呢? 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遇到坎的时候,总能劝慰自己一句: 只要人还在,就一切都好,还有各种可能。 关注【二姐聊保障】回复:万字科普,领取资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