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组合理论的构成,对叙事结构有指导意义,平行蒙太奇更有特点
克里斯蒂安·麦茨是电影符号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学术界将其电影理论的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
第一符号学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研究基础,第二符号学在第一符号学的基础上更专注于内容的表达,借鉴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研究,加入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解读。
麦茨认为电影语言是无结构的语言。他认为电影语言不同于语言结构主义中的语言,在电影语言中,找不到例如语音、语素的单位。
麦茨认为即使电影语言不像结构主义语言系统可以用字词表述叙事,但电影语言却有着自己的结构系统,运用这套组织系统可以将电影的叙事完整的表达出来。
麦茨认为,自然语言是以字、词这些离散型元素为单位的,而电影是以镜头为单位的,对比自然语言,电影的镜头就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句子,而不是单个的字或词。
电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出来的。就像语言是由一个个字词组合成的一样。
电影的单个镜头也能连续起来组成一个个段落,而段落又能够组成包含更多意蕴层次的段落,最终组成电影语言。
基于此,麦茨在《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言语》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电影叙事结构的八大组合理论。
八大组合理论研究的是电影的构成,它主要包括独立镜头、平行组合段、插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交替叙事组合段、场景、单一片段、散漫片段。
独立镜头意指一部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即是我们所说的“一镜到底”,例如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电影《俄罗斯方舟》,即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
组合段由多个镜头组接而成,组合段按照时间关系可以分为非时序性组合段与顺时性组合段。非时序性组合段即无时间顺序的镜头组接。
顺时序组合段的镜头有时间顺序,非时序性组合段又可分为平行组合段与插入组合段。所谓平行组合段就是将几条故事线交替并行的一种方式。
它区别于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平行蒙太奇也是表达几条线的平行关系,但平行蒙太奇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
平行组合段表达的主题是任意的,内在是没有关联、没有时间顺序,每一个段落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平行组合段重视结构,而不是内在的联系。
插入组合段是指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淡入淡出等转场方式,将其他内容的镜头插入当前的镜头片段里,这些镜头片段就属于插入组合段的范畴。
顺时序组合段可是由描述组合段和叙事组合段构成的。其中,描述组合段描述的是"共时"镜头。
例如某个人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变化,叙事组合段讲的是“历时”的故事,比如对一个人一生的描述。
交替叙事组合段相当于平行蒙太奇、它的特点为有主题、多线索、交替叙述。线性叙事组合段是指线性的叙事结构,它是指完整的按照一条线索把处于同一时空的故事叙述清楚。
它的特点为:一条线索、统一时空。场景是指没有切镜头的场景,可理解为长镜头,如果有切镜头的现象,则为段落。
单一片段是一件事情的过程,但它没有记录这件事情的全过程,省略了部分叙述镜头。
另外,段落还由散漫片段构成。散漫片段是通常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事件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散乱和无序性。
八大组合理论是对电影语言架构的研究。它虽然没有对电影内容、电影人文价值的探讨,但对于电影的叙事结构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而《夺冠》这部体育影片的最大特点为它的真实性,影片对于旧时代以及新时代中国女排“夺冠”的描述,加入了艺术性的虚构。
同时也最大还原了老女排时代的场景及故事本身,甚至直接加入了八十年代真实的影像资料,营造出即是电影又像纪录片的氛围感。
在电影的幕后纪实花絮中,影片的音乐制作人梅林茂表示:"虽然是关于排球的体育题材的电影,但我更觉得是人文剧情片,它讲的是人的故事”。
我通过分析《夺冠》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发现我们可以将”郎平“作为影片的关键人物,来串联故事的主线。
我认为,影片围绕“夺冠”的主题,可分为三大故事主线:一、郎平与队友并肩作战,夺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
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争夺世界冠军的比赛中,郎平率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
三、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冠军,结合电影的叙事主线,我们本章节将以八大组合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影片的叙事作以分析。
导演运用了描述组合段以第三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观看了老女排训练的情况。
导演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女排队员的训练,而是借助以陈忠和(彭昱畅饰)的视角来观看训练。
从陈忠和推门进入训练馆,到领队为陈忠和一个一个地介绍队员情况,镜头在队员和陈忠和之间来回转换,使观众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感受到女排姑娘们训练的不容易。
这一系列描述组合段的镜头加深了情感的渲染。同时运用描述组合段手法的还有队员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的情节。
大年初一的凌晨时分,队员们结束艰苦的训练后去食堂吃饭,镜头跟随着队员推门走进食堂。
昏黄的灯光下,房顶挂满了一个个大红灯笼,房间里摆满了一张张大圆桌,圆桌旁站着一对对正在包着饺子的队员的父母,推开门的一刹那。
镜头一边给到满脸惊喜和惊讶的队员,一边给到向队员张望的父母,紧接着镜头又追到孩子与父母亲相拥而泣的画面。
这一刻,温暖与感动都交织在一起,即为影片增加了温度,同时也表现出队员们在队训练的不易。
大年三十的夜晚,本该让队员休息的时间,教练仍然给队员安排了高强度的训练,这里镜头采用了俯拍的视角,诺大的排球训练馆。
练球练到爬不起来的队员的娇小身躯,周围传来队员们一句句的加油声,这一系列镜头的描写都表现了此时队员们已被训练折磨的疲惫不堪。
陈忠和夺过教练手中将要抛给队员的排球:"现在已经大年初一了,让她们过年吧",话说到一半,镜头便转向天空中绽放的烟花。
此刻,"空中绽放的烟花"与"累的爬不起来的队员"进行了对比,"窗外过年的欢乐氛围"与"训练馆内队员艰苦的训练"这两个主题。
两条主线穿插进行,这是平行组合段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手段能够增加感情的对比度,增强故事的叙事能力。
年夜饭后,袁伟民教练与队员围坐在一起谈心,镜头聚焦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队员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教练讲话。
影片跟随着教练说的话持续推进。镜头特写到教练身上,教练一边回忆一边说:"我第一次出国,走进宾馆房间里,我傻了。
教练口中的国外的生活水平与国内的生活水平作了对比,真切而直接的表现出了中国与国外的经济实力的差距。
穿插了中国女排队员平日努力训练的镜头,还穿插了日本队员比赛视频的画面,穿插的镜头与教练此时说的话不在同一条时间线。
却以回忆、想象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很好的阐述了教练说话的内容,同时也在观众内心燃起了爱国的热情。
1981年,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的决赛中,观众跟随镜头来到大阪体育馆的现场,此时,中国女排正与日本女排争夺冠军。
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北京训练局、在吉林省通达钢铁厂第三车间、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礼堂都同时对比赛进行了转播,这是交替叙事组合段的叙事手法。
这种叙述方式能够说明观众对正在发生事件的关注度,营造出紧张的叙事氛围,中国队赢得比赛的胜利后,镜头给到以上提到的三个地点的中国百姓们。
赢球的那一刻,镜头给到不同地点的中国百姓们,所有人都兴奋的站起来欢呼跳跃,他们挥舞着中国国旗不约而同地走向大街,一起庆祝这伟大的时刻。
导演在这里采用散漫片段的叙事手法,表现不同地点的人们对同一事件的欢庆,表现出这历史性地一刻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么的荣耀。
这一刻,牵动了中国千千万万位老百姓的心,这一刻,也让观影观众的内心激起无限荣光,让人热泪盈眶。
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的镜头,一开场,导演便为观众安排上了。以郎平为线,在穿插了近1小时的其他故事情节后,导演又将镜头拉到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对峙当中。
一边是陈忠和作为主教练指导的中国女排,一边是郎平作为主教练的美国女排,双方队员都处于紧张的竞赛中。
导演运用交替叙事组合段的叙事手法,将两队教练、队员的情绪表现了出来,镜头的不断切换也调动了观众的紧张情绪。
郎平率领的美国队在第五局以15:11打败中国队取得比赛的胜利时,导演同样采用了交替叙事组合段的叙事手法,美国队取得比赛胜利。
镜头首先将镜头给到美国队队员热烈庆祝的画面,导演在这里特地采用了运动镜头,更加突出表现了美国队取得胜利后的兴奋之情。
紧接着镜头捕捉到中国队输球后失望离场的身影以及中国队队员抱在一起哭泣的特写。
于此同时,导演同时将镜头转向了观众席,脸上贴着中国国旗图案、手里拿着中国国旗的中国观众们怒视着美国队主教练郎平,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指着郎平,冲着她喊“卖国贼”。
而此时的郎平穿着USA的队服静静离场。队员赢得比赛的欢呼声与中国观众的漫骂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冲击着耳膜。
导演对队员、观众、教练等多方的镜头切换,多个角度表现情绪,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同时,也让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郎平的处境,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对郎平这个人物角色的理解。
美国队赢得比赛的当夜,郎平给女儿打了电话,女儿向郎平恭贺比赛的胜利。
郎平独自一人走在昏暗的观众席上,身后是美国队队员在张灯结彩的房间里开Party庆祝比赛胜利的场景,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组平行组合段镜头,我们能感受到郎平身上的压力。
作为曾为祖国赢得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队员,却以美国女排主教练的身份在家门口打败了中国女排、这看似讽刺的事件让郎平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职业教练,她要带领美国队夺得比赛的胜利,但内心对中国女排的热爱却很少被人看见,不被理解的痛苦与无奈,在这一明一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2013年,加州耳湾,在描述郎平在超市购置生活物品时,导演采用了插入组合段的手法,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美大战的镜头穿插进来,细腻的影射了郎平对中国女排的不舍之情。
郎平把西瓜放在称上称重,此时穿插了中国女排拿着排球的镜头,郎平看着称重表上西瓜的重量,此时转接了特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分的镜头。
在描绘郎平购置好生活物品,推车走镜头的同时,穿插了中国队输给美国队后黯然离场的镜头。
这一系列的镜头语言都暗示了郎平对于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的那场赛事的无法释怀,即使郎平已经辞去美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已有五年的时间。
她的内心还是放不下中国女排。我认为,这组插入组合段细腻而巧妙地表现出了郎平对于中国女排的挂念。
一是塑造了人物形象,使郎平这个人物角色更加立体了,二为后来郎平回国任教这一情节做了镜头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郎平任职中国女排主教练后,在女排发展专家研讨会上,郎平提出中国女排改革的三项计划。
导演一边将镜头推向研讨会,一边将郎平的三项计划内容作为画外音,将镜头推到队员身上。
例如,改革第一项:推行当今国际通用的大国家队模式。此时将镜头推向郎平选材的过程。对于研讨会上专家的质疑:
队员过多,如何解决新队员与老队员之间的矛盾,此时,镜头另外描绘了丁霞、惠若琪、曾春蕾等多名队员在训练、生活中的矛盾。
这组镜头不仅让改革的内容有了画面感,同时增加了观众对女排队员的了解,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
改革第二项:在全球聘请国际教练,此时,也加入了外教指导队员训练的镜头。改革第三项:大国家队时代,不分主力和替补,只有首发和非首发。
导演在这里加入了队员们参与赛事的镜头,导演在这里运用交替叙事组合段的叙事手法,不仅将郎平提出的改革计划具像化,也丰富了影片故事的内容,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
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的前一天,郎平来到昔日曾在此比赛的排球场地,郎平看着场地,回忆起她曾与队友一起为第三届女子排球世界杯备战的画面。
昔日一起作战的队员边练球边互相鼓励,她想到了昔日好友陈忠和,还想到了已经逝世的陈招娣,眼泪不禁打湿了眼眶。
当回忆如潮水汹涌而来时,前来锁门的球场的管理员打断了郎平的回忆。
但这组插入组合段的镜头却丰富了影片的细节,细腻地表现出郎平对老女排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推进了剧情发展。
同样的叙事手法也出现在了中国队与巴西队的小组赛中,在比赛进入决胜局时,巴西队针对朱婷的弱点连发了几个球,朱婷未能接好球,导致球队丢分。
在朱婷情绪高度紧张的时候,她与郎导四目相对,互相点头示意,朱婷此时想起了郎导对朱婷发的短信,此时镜头插入了郎导对朱婷所发短信内容的特写:"朱婷,你是我见过最棒的球员,包括老外。
我为你骄傲,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这些话给予了朱婷很大信心和鼓励,使她得以发挥出大赛水平。
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之时,郎导和队员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她们看着立在正中间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正准备唱国歌时,镜头切换到陈忠和在国内的家里接到了来自郎平的电话,在里约奥运会的现场。
郎平含着眼泪看着高高升起的中国国旗,饱含深情的唱着国歌时,在电话的另一头,陈忠和看着电视里的国旗缓缓升起,听着电视里中国国歌的演奏。
不同的地点,看着同一面国旗的升起,同时听着国歌的演奏,这是散漫片段叙事手法的巧妙运用。
既表现出郎平和陈忠和的深厚友情,同时,也能勾起观众对老女排的回忆。陈忠和和郎平的友情是贯穿着整部影片的。
影片最后以这种形式来表现情感,细腻而又绵长,更能感染到观众,同时,虽各处两地,但同时唱起国歌,心系祖国的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心意,又能感染到观众,更能打动人心。
八大组合理论是麦茨第一符号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它在内容的表达上缺乏艺术的表达,但在电影叙事的方式上,为后人对影片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借鉴价值。
以上《夺冠》中的电影叙事便遵循了八大组合理论的一些叙事手段,不仅丰富了影片内容,同时也为电影增加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其他影视作品的叙事创作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