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如何控制人?这5本书看得我醍醐灌顶!播报文章

前天 4阅读 0评论

社会如何控制人?这5本书看得我醍醐灌顶!播报文章

  01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自1894年起,他笔耕不辍,撰写了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力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本享誉世界的《乌合之众》。

  在众多社会心理学著作中,这本不算厚重的《乌合之众》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勒庞在书中以细腻的笔触深刻描绘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思考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累计印刷至第29版,其观点独到新颖,语言生动活泼,是每一位群体行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必读佳作。

  02

  这本书深入剖析了群众运动的普遍特性,尤其聚焦于那些陷入狂热之中的乌合之众所展现出的人格特质。作者凭借长期与基层民众亲密接触的经历,敏锐地观察到,往往正是那些在生活中遭遇挫败、感到前途渺茫的失意者,更容易投身于群众运动之中。他们渴望通过投身某项神圣的事业来逃离现实的自我,寻求新生,因为在那种高度统一、步调一致的集体生活中,个人的责任、恐惧与无能得以被掩盖和遗忘。而运动的领导者则巧妙地利用这一点,煽动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他们通过自我牺牲来获得救赎。

  自1951年问世以来,《狂热分子》便被誉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它迅速风靡,短短时间内销量突破50万册,并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许多大学的政治系都将其列为必读书目。书中充满了睿智的思想火花和犀利的比喻,文风与法国思想家蒙田和帕斯卡尔的随笔不谋而合,既深刻又引人入胜。时至今日,书中的佳言警句依然被广泛引用、辑录,成为人们探讨群体行为、理解社会心理的重要参考。

  03

  ◎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在法律深度、思辨灵 敏度上,没有其他案例可与之相比。它被视作“法理学经典”,一个“非凡的智力成就”

  ◎本书是法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作者把重要的法律原则冲突具体化,并借此阐述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点

  ◎本书是激发思辨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跟随十四位法官严谨而专业的陈词,读者可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养

  洞穴探险者案,这一由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富勒于1949年精心构思的假想公案,至今仍引人深思。故事讲述了五名探险者在洞穴中遭遇困境,为求生存,他们被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分食其中一人,而这位不幸被抽签选中的,竟是最初提出这一建议却又在实施前反悔的威特莫尔。最终,获救的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遭初审法庭判处绞刑。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们究竟是否犯下了谋杀罪?

  富勒巧妙地设计了这一案例,为各种法律观点的碰撞与交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虚构了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的意见,巧妙地将当时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点融入其中,使得这一案例成为了法学领域内的经典之作。而在1998年,萨伯更是续写了此案,引入了九个全新的观点,将20世纪法哲学的新发展也纳入讨论范畴,使得这一案例的探讨更加深入和全面。

  富勒的洞穴探险者案不仅设计精妙、构思巧妙,更为法学初学者提供了一个探讨重要法律原则的宝贵文本。同时,其虚构的法官陈词也极具启发性,使得这一案例成为了激发思辨、培养法律思维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无论是对于法学研究者还是对于对法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04

社会如何控制人?这5本书看得我醍醐灌顶!播报文章

  一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踏入了名为“斯坦福监狱”的神秘之地。这里并非真正的监狱,而是斯坦福大学精心打造的一个地下室实验场,他们作为受试者被招募而来,参与一项前所未有的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分配为“狱卒”与“犯人”,一场为期两周的角色扮演就此拉开序幕。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这些原本纯真善良的大学生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狱卒变得残暴无情,犯人则陷入崩溃边缘,试验不得不紧急终止。

  在这场试验中,受试者深刻体验到了角色规范对他们的巨大影响。这不仅让作者得以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人性,更让他透彻地分析了“情境力量”如何悄然改变着个人的行为模式。从监狱中的虐囚事件到历史上的种族屠杀,这些骇人听闻的悲剧背后,都隐藏着情境影响的阴影。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像曾经备受上帝宠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在不知不觉间被社会角色的剧本所束缚,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恶行,最终堕落成魔鬼的模样?

  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身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分析。他探讨了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的侵蚀,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对人性深度的探索,更是一次对自我救赎与成长的深刻反思。

  05

  社会影响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我们究竟是如何被周遭所影响的?为何我们会接纳信息,换言之,信息对我们究竟有何益处?是哪些社会动机使我们轻易受到他人思想、言论及行为的左右?又有哪些因素能够增强或削弱社会信息的有效性?哪些因素能提升或降低社会影响力的持久度?一个人为何会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我们选择普通麦片而非即食麦片,是否也是基于相似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又是如何对某个民族、某种宗教或种族群体形成偏见的?偏见与喜好是否相似?抑或截然相反,它们是否涉及一套截然不同的心理机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