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非凡十年的武汉国际范儿
非凡十年,非凡成就。这10年是武汉锐意进取、争先实干的十年,也是武汉在国际舞台绽放、与世界联通更加紧密的十年。
2012年以来,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2013-2016年)》《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指引,启动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再到《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武汉在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国际化道路上昂首迈进。
彰显国际主场影响力
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展厅,发光的“黄鹤楼”与湿地美景同框。 记者肖茗予 摄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汉开幕,全球目光聚焦江城。而在不久之后,2022武汉双年展即将拉开帷幕,向世界展示来自海内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
武汉已成为国际活动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近年来,武汉每年举办5场以上重要外事活动。武汉全力参与承办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论坛、武汉数字贸易大会暨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中国—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国际友城合作论坛等重要外事活动,国内外反响热烈。
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的主办,让武汉进入中国“大外交”视野,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时任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印度总理莫迪、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接连造访,英国、美国、新西兰、日本、巴基斯坦等多国驻华使节密集访汉,武汉成为国际外交的热点城市。
除此以外,以举办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世界飞行者大会、世界集邮展、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大河对话论坛等国际交流品牌活动为契机,武汉不断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已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连续担任全球最大的地方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世界理事会成员和重要国际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董事会成员。
施展国际“朋友圈”魅力
汉口江滩。记者李永刚 摄
秋日暖阳下,位于汉口江滩的国际友谊林,眼下依然郁郁葱葱。这座占地约13000平方米的标志性景点收集了樱花、木槿、枫叶、黑松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以及武汉18个国际友好城市赠送的雕塑。去年9月,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媒体勇士“活动招募4名优秀选手来到武汉,打卡国际友谊林。国际友谊林丰富的国际元素让选手们惊叹不已。美国选手江楠称赞,武汉拥有众多国际友城,这是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印证。
国际友谊林是武汉国际交往的一个剪影。近年来,武汉持续深入开展“友城常青”工程,不断优化国际友城布局,每年新增2个国际友城或友好交流城市。目前,武汉国际友好城市达28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90个,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国际友城战略发展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国际友城特别贡献奖”等重量级大奖。与英国曼彻斯特、加拿大万锦、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等友城举办了结好周年庆系列活动。友城间每年开展招商引资、绘画艺术、外宣网站等至少15项友城重点交流项目,互办“文化周”、“城市图片展”,互派歌舞团、交响乐团等交流演出,开展友城公务员研修班、友城青少年艺术夏令营等国际交流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武汉和杜伊斯堡结为友好城市伙伴关系40周年。9月9日至11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中国节”在杜伊斯堡市中心广场举行,武汉市作为此次“中国节”上唯一设展的中国城市成为当日活动的一大亮点。当地媒体HauptstadtTV《中国新闻》栏目报道,越来越多的德国本地年轻人参与到“中国节”之中。
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今天,武汉的国际朋友圈已遍布世界五大洲。随着对外开放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交流逐步扩大,武汉的国际朋友圈阵容还将继续壮大。
打造涉外环境软实力
路特斯首款纯电智能HYPER SUV Eletre。通讯员供图
“从今天的会议上,我了解到国家和省市最新实施的一系列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新举措,这些措施将切实改变我们现行的一些操作,大大减少目前工作的不便。”在今年7月14日由市委外办组织的全市外国人来华邀请政策宣讲交流会上,路特斯全球科技总部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路特斯全球科技总部去年落户武汉。截至2021年,包括路特斯在内,在汉投资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已由2012年的101家攀升至去年的309家。聚焦国际环境,营造涉外服务新环境,打造涉外环境软实力,是武汉过去十年间不断努力的方向。
为助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武汉已挂牌成立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启用武汉市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相关流程已实现“全程网办”和“不见面审批”。多语种纳税服务开始在各区税务局铺开。开展多轮公共场所外文译写整改行动,对市政府门户网站英、法、德、日、韩等5个语种外文网站内容进行改版升级。
用心还要用情。为提升外籍人士归属感,以连续10年实施的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为抓手,武汉市友协精心组织国际友人植树活动、外籍人士徒步行活动、外国友人故事分享会等众多民间交往活动,受到在汉外籍人士普遍欢迎与一致好评。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友协组织长江国际学校和武汉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百余名国际儿童参加“艺”想天开·2022国际少儿视觉艺术展,最终20件国际儿童作品入围并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武汉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梁杰锋表示,很感谢这次展览给了孩子们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的机会。“此次展览我看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作品很好地呈现武汉这座城市的艺术能力和审美。”
目前,武汉已创建25个国际化社区,已建设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现有定期国际货运航线15条,通达四大洲。武汉,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以开放、包容之姿持续打造宜业宜创宜居的涉外环境。
辐射国际传播力
赵立坚微博点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这10年,武汉频频吸引国际目光。7月13日,《中国百城海外传播力之外媒关注度月度分析报告(2022年6月号)》报告显示,境外媒体6月关注度最高城市为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广州等地,武汉居第三。这是继2021年底武汉获评“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十大先锋城市”,位居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第二之后,对武汉国际传播力的又一印证。
以王毅、赵立坚、耿爽等为代表的中国顶级外交天团,在过去两年间,公开场合及网络平台上多次亮明“中国态度”、为武汉“站台”,将最真实的湖北武汉声音、面貌和故事传给世界。
今年十月初,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13张图片,引起世界网友关注。这13张图片是印在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等11个国家货币上的标志性基础设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中国制造,且一半以上工程有武汉“力量”的参与。樱花时节,华春莹也曾热情洋溢地在推特上发表动态:“Cherry blossoms all around (到处都是樱花)#Wuhan”,并配发东湖樱花园、武汉大学、晴川假日酒店樱花盛开的图片。美丽的场景吸引众多海外网友点赞和留言,贾斯汀·奥苏纳留言道:“樱花是美丽的,它展现了武汉的美,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美。中国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梅莱克留言:“武汉的樱花在中国很多年都很有名气,绝对值得去一趟。”
特别的是,《长江周刊》作为对外传播武汉的重要城市窗口,于2021年4月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现场。作为湖北武汉以及华中地区唯一一份英文报,《长江周刊》推出48个版的特别报道,面向全球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武汉“浴火重生,再创辉煌”的全新形象与发展面貌。与会嘉宾表示,从这份特刊感受到武汉生机勃勃,期待到武汉赏樱花、吃热干面、登黄鹤楼。
武汉也通过深入开展城市海外营销,高质量运营12个城市外宣账号,持续向外界推介武汉。其中,“发现武汉”脸书账号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粉丝数突破122万,覆盖60个国家和地区,帖文累计传播覆盖1亿人次。越发国际范儿的武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了解和喜爱。
来到武汉 安家武汉 融入武汉
外国人眼中的武汉“十年”
这十年,为了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武汉市政府实施的“家在武汉”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武汉、安家武汉、融入武汉。
作为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的一部分,创刊十年的英文报《长江周刊》编辑部对话了10余位在汉生活10年以上的外籍友人,他们来自10多个国家,深耕武汉的各行各业。
这十年,他们因缘分邂逅武汉,因不舍留在武汉,因热爱向世界分享武汉。他们见证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武汉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更加丰富多彩。
见证巨变印象深刻
将武汉视为“第二故乡”
任途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前。
巴西博士任途刚来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求学时,学校对面还是一片洼地。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待了两周再回到学校,发现之前的洼地赫然屹立着一座两三层高的建筑。“不敢相信,两周内一座建筑拔地而起。”这片洼地后来发展为光谷世界城广场。
“刚来武汉时,地铁3号线还没通车,现在都有11号线了!”韩国欧巴李哲焄为热爱美食的武汉人带来正宗韩国口味,也目睹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这几年到武汉工作、经商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到他的餐厅吃饭的韩国人也更多了。
李哲焄接受采访。记者夏俊俊 摄
来自国外的马吉也亲眼见证了武汉的巨变。他就职于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烽火通信。他留意到,近年来,免费网络几乎覆盖武汉各大公共场所,5G技术也得到普遍运用。这座城市的高科技感越来越足。
日本友人大场哲将武汉视为“第二故乡”。他目前在湖北省最大外商独资企业——名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些大体量的工程,放在日本可能得花上50年才能完成,但武汉却能很快完成,让人印象深刻。”
多元文化来碰撞
全球化下武汉机遇多
萨拉与她撰写的《早安,武汉》。
又潮又酷的意大利女教师萨拉·普拉托是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动物行为学、福利学和兽医学专家,在武汉生活的十年里为近千只猫狗免费注射疫苗。在她的努力下,更多武汉人了解到有关狂犬病的知识,学习如何与动物和平相处。让武汉成为“动物友好城市”,是萨拉的理想,她也一直在为此努力。
孟加拉籍教师加力布在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给中国学生上“一带一路”课。他在中国亲身感受到“一带一路”的魅力,决定投入到相关课题的研究,并最终成为讲师,以自己的家乡和亲身经历为例,向中国学生传授知识。
加力布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讲课。
“在全球一体化模式影响下,武汉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全面,学术能力更强,武汉面临的机遇也更多”,来自英国的武汉英中学术校长吉尔斯·沃德尔说,“十年来,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和家长们眼界更开阔,关注领域更广泛,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核心热门科目,因为世界需要更多元更全面的人才。”吉尔斯校长在该校已执教16年,因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国际教育经验,曾获颁武汉市政府“黄鹤友谊奖”。
有同样认知的还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斜杠女青年”米诺。她经营过线上服装店,开过中国餐厅,担任武汉马达加斯加人协会的主席……米诺曾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度过了12年的求学时光。如今,她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在武汉获得高质量教育的同时,她也代表母校参加了各大国际青年会议和论坛,在世界平台发声,以交流推动创新发展。
十年在武汉
因爱聚一城
欧赞和女儿。
今年是欧赞从塞浦路斯到武汉的第14个年头。来武汉后,他和一位武汉姑娘一见如故,品美食、侃人生,后来便组建起家庭,有了可爱的女儿。这几年,他专心侍弄自己的小花园,还在本地社区做起志愿者,在武汉享受着像花儿一样的幸福生活。
来自荷兰音乐世家的律德在“知音故里”觅知音。他兼任武汉芳华爱乐团和湖北爱乐乐团指挥,“以乐会友”,在武汉结交了一拨好友,越南琴师阮延俊就是其中之一。两人因古琴而结识,又都留在武汉。二人不时相约拨弄古琴、品茶赏花,从不同角度交流对东西方音乐的看法。
乐杰。
法国女婿乐杰在武汉不仅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还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友谊。他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朋友,在武汉白鱀豚英式橄榄球俱乐部一起训练、打球、聚餐,逐渐建立起深厚友情。乐杰感慨道,武汉这座城市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里,成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武汉期待与更多的外国友人相遇,也期待着与全球共创美好未来!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潘茜 聂杨 实习生王雅萱 黄依格 通讯员李高婧 张轩 李艳 资料提供:中共武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王戎飞】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