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陆岷峰: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提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产业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产业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模式,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和严密的技术逻辑,是产业金融出发点和立足点。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提升其服务能力,既要保证资金直达实体经济主体,又要促进资金在实体经济体系内高质量运营,实现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此,必须不断完善产业金融结构体系,优化产业金融发展环境,营造产业金融发展生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金融发展模式。
产业金融(Industrial Finance)是金融系统在日益综合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依托并有效推动目标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总称,关键词是金融、目标产业和融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与产业相互融合,产融一体、共创价值已成趋势。因此,产业金融可以理解为产业与金融紧密融合的一种模式,在融合中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金融是产业一种融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将最具流动性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资本有机结合,形成金融与产业互动的系统工程。
与产业金融相对应的是以储蓄投资为目的商业金融,尽管国家近年来出台众多金融支持实体产业指导性文件,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仍有脱实向虚、资金空转套利,资金流向偏离政策目标,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期以往将影响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保持产业金融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十分必要。
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首先体现在要保证足够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实体产业,其次要保证产业金融资金高效运行,第三能实现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从金融机构的体制、体系、生态及发展环境多维度着手才能全方位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不断完善金融结构体系,强化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结构优化驱动力
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如经济区域间经济差距较大且有加大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社会再生产循环出现矛盾等。扩大金融供给能力是产业金融能否成功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此,构建和完善健全现行金融结构体系、打造健康产业金融至关重要。
产业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组成部分的金融体系。境内还有外资、侨资、中外合资开办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构成我国产业金融服务机构。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金融机构中的结构体系,保持其中各个成份合理比重,另一方面,根据“有机构就有金融”的现实,金融业务跟机构走的状况,需要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要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发达程度形成逆向配置结构,弥补不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问题。对于需要强力度支持的新兴产业、特定行业要通过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的设立来重点支撑其发展。
产业金融服务内容过程均衡化。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结构影响很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环节,产业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时,除了要注意部门结构均衡外,还要覆盖实体经济循环的全过程,也就是在生产、消费各个环节能均衡用力,科学投资。当实体经济出现结构失衡时,要通过反向的产业金融投资来改变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状态。社会再生产实质就是资金的大循环,产业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中要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推手,必须时刻关注经济结构和社会再生产过程需求的变化。
产业金融服务对象全面化,产业金融在项目选择偏好上往往是大项目、高收益、低风险的实体企业,但这不是实体经济的全部,按照经济协调发展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所有参与者最大的追求与利益所在,经济结构的失调最终会导致优质项目、行业的发展受制。因此,为了保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金融必须合理布局实体经济,兼顾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推动实体经济主体的协调发展。
产业金融服务方式全方位化。实体企业除少量的大型企业功能齐全,人才众多,市场适应能力强外,大量的企业仍然局限于本单位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因此,产业金融的服务方式不应单一的满足其资金需要,应当利用金融的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首先利用金融机构的信息来源渠道广、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对国内外市场进行精准的判断,提出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其次是利用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加强实体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管理,固定企业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和资金结算,保持供应链的稳定;三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的管理服务,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远优于实体企业,因此,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经验、做法复制或引用到实体企业中,帮助其建立优化的组织管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等等。金融机构在提供纯粹的金融服务时,要提供相关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所有增值服务。
二、营造产业金融发展环境,提升产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专注力
现实中的金融资金偏离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受资金本能利益(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和渠道(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的影响,只有当这四个因素用力方向一致且协同用力,才能保持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专注力,因此,必须围绕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目标,不断营造产业金融发展环境,打造一个金融资源从金融机构直达实体经济的无形资金通道。
激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金融机构属于特殊的企业,享受诸多政策保护的红利,因此,金融机构要承担起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在发展战略上充分体现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目标,在经营计划、营销策划、考核上充分体现产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其次要有严格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使命感。国家产业和金融政策是通盘全局和历史经验总结提出的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只要坚定落实现行政策方针,就能坚持正确的金融发展方向,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历史使命。第三要有强烈发展的市场紧迫感。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本源和初心,面对市场竞争,金融机构必须将支持、做好实体经济客户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作为最优的竞争策略。第四要依托本身获得竞争优势感。通过优化金融模式,改进金融手段,提升金融效率,实现金融产品标准化、线上化、批量化、流程化,智慧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效地控制风险,将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金融弱势转化成竞争优势,使支持实体经济的产业金融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优势金融,低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才会激发通过产业金融的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将产业金融资源转化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强大资金流,将可能变成现实,将资源转化为能量。
增强实体经济企业对产业金融的吸引力。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最终体现在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间的项目合作,提高项目交易成功概率,金融供给重要,金融需求方的质量也十分关键。因此,提升实体产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增强实体经济产业发展韧劲,激活发展韧性,才能极大地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首先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保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实体企业要坚决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实体产业企业只有发展方向正确,金融机构才能积极支持。其次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产品、流程等方面创新,当前要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只有以高科技支撑才有高竞争力的企业。第三要加强管理,降本增效。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的评价是多维度的,财务指标作为综合性指标,是影响金融机构是否与其合作的关键要素之一,实体企业只有保持财务的连续性才能保持企业的延续发展,因此,实体企业要通过深挖潜力,增收节支,形成财务的可持续性,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第四要加强实体企业的公司治理。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构建实体企业保持长期运行质量和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转化为对产业金融的吸引力,提升产业金融供需双方的融合度和粘性,构建长期稳定的产融合作机制。
加大政府调节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驱动力。为了加快金融资金向实体企业流动,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的力量。首先要保持产业扶持、发展、结构政策和产业金融政策的目标、结构、重点相协调,政策指导方向和重点保持一致,推进数字政府,提升政策的市场灵敏度,使产业政策更加接近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其次要用好财政、税收等和监管手段,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重点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成本“双高”负担问题,使支持的产业能够比其它行业更有金融竞争性;另一方面运用监管手段,从结构上鼓励和约束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数量。第三要鼓励区域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入股、参股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控股集团,探索产业入驻金融机构,通过产业资本合法嵌入金融机构,以产业金融体系来驱动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第四,对于严重违反产业、金融政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搞资金套利、将资金流入虚拟经济的金融机构采取强有力的处罚措施,以政府有形的手来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用好市场对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影响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有很强时滞性及影响渗透力的局限性,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决定性作用且持续性长,市场无形的手可以用市场机制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质量,推动产业金融优选优质实体产业。首先增强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避免同质化发展,要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体实体企业质量的提升。其次淘汰落后产业或企业,对于落后产能、管理失败的企业会及时清理出场,始终保持市场企业的优质性,当前要关注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对实体企业发展的影响。第三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市场无形手的作用下,实体经济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品创新,引进高级人才,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增加企业成长的主动性。第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市场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因此,企业必须可持续性发展,不断增加后劲,便于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五引导产业金融将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结构中优质的企业群体中。市场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对金融机构同样有影响力,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市场给出的导向、发出的信号,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中优质群体的发展。
三、构建产业金融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能力
目前我国的实体企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链化(产业链、供应链),圈化(产业集群、园区)等生态特征,传统的产业金融服务手段和模式无法实应其发展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发展产业金融要以服务链、园为核心,打造以平台为载体的产融生态圈服务模式。通过嵌入多种金融科技手段的平台载体,将金融供给与实体产业的需要直接在平台交易,因此,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
搭建实体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具有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功能,平台是数字经济重要的实现方式,突破传统产业金融线下交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高效率的产业金融发展。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构成产融高度结合的生态圈,通过线上金融服务,极大的提升产业金融服务的效率。搭建平台一是金融机构按照线下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流程、规定在虚拟空间搭建的可以实现供需双方完成交易的场所,目前,平台一般都建立在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行系统上,便于平台及时利用系统上的有关信息,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信息优势;二是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是金融机构的一个专业化平台,是内嵌于金融机构内部的服务实体产业经济的,具有融资等多种金融交易功能,实体经济企业可以线上完成融资、咨询等多项金融业务;三是功能多元化,不断赋能产业金融平台新功能,要将产业金融平台与其他平台有关信息进行链接,特别是金融机构其他业务功能的链接,使实体企业一键、一个入口就可以完成所需要办的金融业务,提升产业金融的服务效率。
推进数字产业金融的发展。数字产业金融是指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嵌入产业金融业务当中,是从技术手段上来解决产业金融发展中难以解决的矛盾,数字产业金融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金融服务模式,改进了目标客户的选择方法,优化了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的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产业金融的服务效能。在数字产业金融下,一是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获得实体经济中优质的目标客户,实现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信息对称,精准地对实体企业进行画像,可以设置预警指标体系,对风险状况进行提前预警;二是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金融生态圈中各参与主体信息共享,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又可以规范参与者的守约合法行为;三是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大幅度提高产业金融的运行效率,将产业金融的工作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特别是一些高重复性岗位完全由数字机器人来替代,并极大地提高了产业金融工作效率;四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产业金融服务的实体企业,从物的形态上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管理,有效地实现资金、物资的“双线”风险控制;五是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提升产业金融的管理主动性,可以将产业金融中的制度、方案、模型等,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进行无成本的测试,为现实世界的产业金融管理者提供管理样本和经验或参数,大幅提升管理效能。这些数字技术可以嵌入到产业金融专业平台上,实现产业金融运行完字化、线上化、智慧化,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管理成本。因此,数字产业金融大幅度提升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高效率、突破传统产业金融模式下的难点和困惑。
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持续力
实体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金融服务的盲点和盲区,实体企业的创新模式出现,难有新的金融服务相适应,同时还存在资断裂现象,造成风险传导到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的跟踪服务及持续服务能力较差,为此,产业金融必须:
及时捕捉和不断挖掘实体企业的金融新需求。产业金融发展初期主要是融资服务,现代产业金融融资仅仅是需求之一,实体企业对现代产业金融的新需求,一是服务要综合化,同一个金融机构能为实体企业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二是产品要多元化,包括了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及金融中介方面的产品服务;三是服务领域要国际化,随着实体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其金融服务也要高度国际化;四是功能多样化,实体企业除金融机构的基本服务职能外,还要提供咨询、信息等增值服务;五是方案要个性化,实体经济企业对金融机构提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诸如战略规划制定、数字化转型推进方案等;六是创新要前位化,实体经济中最新的经济业态方面的服务需求,诸如供应链金融,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要有相应的金融服务;七是场景要线上化,金融机构能够同时提供线下和线上金融服务,扩大服务空间。产业金融要根据实体企业的新需求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完善产业金融供给系统能力体制与机制。保持产业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全面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必须从体制与机制完善和优化上来实现。一是要加强金融行业间的协调发展,要在统一支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总目标下,按照各自的职能、责任确定发展各自战略和目标,使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保持一致性。二是要发挥多样化金融机构的互相补充职能,实现合作共赢。比如在商业银行机构体系内部要针对实体经济中的重点大项目积极推进银团贷款等业务,联合机构的力量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发展;再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和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实行投贷联动支持科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三是要抓住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重点共同发力,比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责任,其他金融机构也应当利用其优势,共破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本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双导向”原则,通过产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产业金融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出的需求信号,提供有效、足量、结构优化的金融供给。当然,产业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力度、效果既取决于金融、实体经济、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作用等多个因素。因此,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是金融、实体企业、政府、市场多头发力,产业金融才不能断提升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新发展格局下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23年(02):149-157
[2]陆岷峰.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兼论数字产业金融发展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23(01)18-26
[3]欧阳文杰.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政策环境、模式比较与实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3年(03)(03):056-069
[4]裴璇.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J].现代财经.2023(04)03-22
[5]欧阳文杰.“双碳”目标下数字金融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01):23-26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产业金融(Industrial Finance)是金融系统在日益综合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依托并有效推动目标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总称,关键词是金融、目标产业和融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与产业相互融合,产融一体、共创价值已成趋势。因此,产业金融可以理解为产业与金融紧密融合的一种模式,在融合中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金融是产业一种融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将最具流动性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资本有机结合,形成金融与产业互动的系统工程。
与产业金融相对应的是以储蓄投资为目的商业金融,尽管国家近年来出台众多金融支持实体产业指导性文件,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仍有脱实向虚、资金空转套利,资金流向偏离政策目标,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期以往将影响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保持产业金融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十分必要。
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首先体现在要保证足够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实体产业,其次要保证产业金融资金高效运行,第三能实现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从金融机构的体制、体系、生态及发展环境多维度着手才能全方位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不断完善金融结构体系,强化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结构优化驱动力
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如经济区域间经济差距较大且有加大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社会再生产循环出现矛盾等。扩大金融供给能力是产业金融能否成功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此,构建和完善健全现行金融结构体系、打造健康产业金融至关重要。
产业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组成部分的金融体系。境内还有外资、侨资、中外合资开办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构成我国产业金融服务机构。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金融机构中的结构体系,保持其中各个成份合理比重,另一方面,根据“有机构就有金融”的现实,金融业务跟机构走的状况,需要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要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发达程度形成逆向配置结构,弥补不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问题。对于需要强力度支持的新兴产业、特定行业要通过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的设立来重点支撑其发展。
产业金融服务内容过程均衡化。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结构影响很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环节,产业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时,除了要注意部门结构均衡外,还要覆盖实体经济循环的全过程,也就是在生产、消费各个环节能均衡用力,科学投资。当实体经济出现结构失衡时,要通过反向的产业金融投资来改变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状态。社会再生产实质就是资金的大循环,产业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中要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推手,必须时刻关注经济结构和社会再生产过程需求的变化。
产业金融服务对象全面化,产业金融在项目选择偏好上往往是大项目、高收益、低风险的实体企业,但这不是实体经济的全部,按照经济协调发展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所有参与者最大的追求与利益所在,经济结构的失调最终会导致优质项目、行业的发展受制。因此,为了保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金融必须合理布局实体经济,兼顾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推动实体经济主体的协调发展。
产业金融服务方式全方位化。实体企业除少量的大型企业功能齐全,人才众多,市场适应能力强外,大量的企业仍然局限于本单位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因此,产业金融的服务方式不应单一的满足其资金需要,应当利用金融的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首先利用金融机构的信息来源渠道广、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对国内外市场进行精准的判断,提出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其次是利用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加强实体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管理,固定企业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和资金结算,保持供应链的稳定;三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的管理服务,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远优于实体企业,因此,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经验、做法复制或引用到实体企业中,帮助其建立优化的组织管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等等。金融机构在提供纯粹的金融服务时,要提供相关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所有增值服务。
二、营造产业金融发展环境,提升产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专注力
现实中的金融资金偏离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受资金本能利益(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和渠道(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的影响,只有当这四个因素用力方向一致且协同用力,才能保持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专注力,因此,必须围绕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目标,不断营造产业金融发展环境,打造一个金融资源从金融机构直达实体经济的无形资金通道。
激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金融机构属于特殊的企业,享受诸多政策保护的红利,因此,金融机构要承担起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在发展战略上充分体现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目标,在经营计划、营销策划、考核上充分体现产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其次要有严格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使命感。国家产业和金融政策是通盘全局和历史经验总结提出的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只要坚定落实现行政策方针,就能坚持正确的金融发展方向,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历史使命。第三要有强烈发展的市场紧迫感。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本源和初心,面对市场竞争,金融机构必须将支持、做好实体经济客户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作为最优的竞争策略。第四要依托本身获得竞争优势感。通过优化金融模式,改进金融手段,提升金融效率,实现金融产品标准化、线上化、批量化、流程化,智慧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效地控制风险,将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金融弱势转化成竞争优势,使支持实体经济的产业金融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优势金融,低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才会激发通过产业金融的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将产业金融资源转化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强大资金流,将可能变成现实,将资源转化为能量。
增强实体经济企业对产业金融的吸引力。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最终体现在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间的项目合作,提高项目交易成功概率,金融供给重要,金融需求方的质量也十分关键。因此,提升实体产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增强实体经济产业发展韧劲,激活发展韧性,才能极大地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首先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保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实体企业要坚决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实体产业企业只有发展方向正确,金融机构才能积极支持。其次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产品、流程等方面创新,当前要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只有以高科技支撑才有高竞争力的企业。第三要加强管理,降本增效。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的评价是多维度的,财务指标作为综合性指标,是影响金融机构是否与其合作的关键要素之一,实体企业只有保持财务的连续性才能保持企业的延续发展,因此,实体企业要通过深挖潜力,增收节支,形成财务的可持续性,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第四要加强实体企业的公司治理。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构建实体企业保持长期运行质量和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转化为对产业金融的吸引力,提升产业金融供需双方的融合度和粘性,构建长期稳定的产融合作机制。
加大政府调节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驱动力。为了加快金融资金向实体企业流动,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的力量。首先要保持产业扶持、发展、结构政策和产业金融政策的目标、结构、重点相协调,政策指导方向和重点保持一致,推进数字政府,提升政策的市场灵敏度,使产业政策更加接近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其次要用好财政、税收等和监管手段,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重点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成本“双高”负担问题,使支持的产业能够比其它行业更有金融竞争性;另一方面运用监管手段,从结构上鼓励和约束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数量。第三要鼓励区域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入股、参股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控股集团,探索产业入驻金融机构,通过产业资本合法嵌入金融机构,以产业金融体系来驱动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第四,对于严重违反产业、金融政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搞资金套利、将资金流入虚拟经济的金融机构采取强有力的处罚措施,以政府有形的手来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用好市场对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影响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有很强时滞性及影响渗透力的局限性,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决定性作用且持续性长,市场无形的手可以用市场机制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质量,推动产业金融优选优质实体产业。首先增强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避免同质化发展,要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体实体企业质量的提升。其次淘汰落后产业或企业,对于落后产能、管理失败的企业会及时清理出场,始终保持市场企业的优质性,当前要关注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对实体企业发展的影响。第三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市场无形手的作用下,实体经济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品创新,引进高级人才,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增加企业成长的主动性。第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市场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因此,企业必须可持续性发展,不断增加后劲,便于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五引导产业金融将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结构中优质的企业群体中。市场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对金融机构同样有影响力,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市场给出的导向、发出的信号,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中优质群体的发展。
三、构建产业金融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金融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能力
目前我国的实体企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链化(产业链、供应链),圈化(产业集群、园区)等生态特征,传统的产业金融服务手段和模式无法实应其发展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发展产业金融要以服务链、园为核心,打造以平台为载体的产融生态圈服务模式。通过嵌入多种金融科技手段的平台载体,将金融供给与实体产业的需要直接在平台交易,因此,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
搭建实体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具有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功能,平台是数字经济重要的实现方式,突破传统产业金融线下交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高效率的产业金融发展。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构成产融高度结合的生态圈,通过线上金融服务,极大的提升产业金融服务的效率。搭建平台一是金融机构按照线下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流程、规定在虚拟空间搭建的可以实现供需双方完成交易的场所,目前,平台一般都建立在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行系统上,便于平台及时利用系统上的有关信息,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信息优势;二是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是金融机构的一个专业化平台,是内嵌于金融机构内部的服务实体产业经济的,具有融资等多种金融交易功能,实体经济企业可以线上完成融资、咨询等多项金融业务;三是功能多元化,不断赋能产业金融平台新功能,要将产业金融平台与其他平台有关信息进行链接,特别是金融机构其他业务功能的链接,使实体企业一键、一个入口就可以完成所需要办的金融业务,提升产业金融的服务效率。
推进数字产业金融的发展。数字产业金融是指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嵌入产业金融业务当中,是从技术手段上来解决产业金融发展中难以解决的矛盾,数字产业金融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金融服务模式,改进了目标客户的选择方法,优化了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的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产业金融的服务效能。在数字产业金融下,一是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获得实体经济中优质的目标客户,实现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信息对称,精准地对实体企业进行画像,可以设置预警指标体系,对风险状况进行提前预警;二是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金融生态圈中各参与主体信息共享,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又可以规范参与者的守约合法行为;三是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大幅度提高产业金融的运行效率,将产业金融的工作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特别是一些高重复性岗位完全由数字机器人来替代,并极大地提高了产业金融工作效率;四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产业金融服务的实体企业,从物的形态上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管理,有效地实现资金、物资的“双线”风险控制;五是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提升产业金融的管理主动性,可以将产业金融中的制度、方案、模型等,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进行无成本的测试,为现实世界的产业金融管理者提供管理样本和经验或参数,大幅提升管理效能。这些数字技术可以嵌入到产业金融专业平台上,实现产业金融运行完字化、线上化、智慧化,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管理成本。因此,数字产业金融大幅度提升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高效率、突破传统产业金融模式下的难点和困惑。
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持续力
实体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金融服务的盲点和盲区,实体企业的创新模式出现,难有新的金融服务相适应,同时还存在资断裂现象,造成风险传导到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的跟踪服务及持续服务能力较差,为此,产业金融必须:
及时捕捉和不断挖掘实体企业的金融新需求。产业金融发展初期主要是融资服务,现代产业金融融资仅仅是需求之一,实体企业对现代产业金融的新需求,一是服务要综合化,同一个金融机构能为实体企业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二是产品要多元化,包括了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及金融中介方面的产品服务;三是服务领域要国际化,随着实体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其金融服务也要高度国际化;四是功能多样化,实体企业除金融机构的基本服务职能外,还要提供咨询、信息等增值服务;五是方案要个性化,实体经济企业对金融机构提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诸如战略规划制定、数字化转型推进方案等;六是创新要前位化,实体经济中最新的经济业态方面的服务需求,诸如供应链金融,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要有相应的金融服务;七是场景要线上化,金融机构能够同时提供线下和线上金融服务,扩大服务空间。产业金融要根据实体企业的新需求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完善产业金融供给系统能力体制与机制。保持产业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全面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必须从体制与机制完善和优化上来实现。一是要加强金融行业间的协调发展,要在统一支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总目标下,按照各自的职能、责任确定发展各自战略和目标,使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保持一致性。二是要发挥多样化金融机构的互相补充职能,实现合作共赢。比如在商业银行机构体系内部要针对实体经济中的重点大项目积极推进银团贷款等业务,联合机构的力量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发展;再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和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实行投贷联动支持科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三是要抓住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重点共同发力,比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责任,其他金融机构也应当利用其优势,共破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本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双导向”原则,通过产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产业金融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出的需求信号,提供有效、足量、结构优化的金融供给。当然,产业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力度、效果既取决于金融、实体经济、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作用等多个因素。因此,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是金融、实体企业、政府、市场多头发力,产业金融才不能断提升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新发展格局下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23年(02):149-157
[2]陆岷峰.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兼论数字产业金融发展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23(01)18-26
[3]欧阳文杰.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政策环境、模式比较与实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3年(03)(03):056-069
[4]裴璇.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J].现代财经.2023(04)03-22
[5]欧阳文杰.“双碳”目标下数字金融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01):23-26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