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资源时代性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今天 1阅读 0评论
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摘要:【目的】《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是 2022 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 300 集系列微纪录片。本文聚焦于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故事性表达,从视听语言应用、人物角色塑造、情节与矛盾处理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如何有效传递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文化价值。【方法】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及新媒体传播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广泛性特点,在重构红色记忆的同时,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结果】通过对该纪录片的系统性分析和深入性思考,本文指出其在增强历史认知、推进文化情感共鸣及促进文旅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历史题材纪实作品在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及创新性方面的综合价值。【结论】系列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作为一部在新媒体环境下成功传播红色文化的微纪录片,其成功之处在于精准把握了新媒体的传播特性,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视听语言,有效传递了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该作品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历史认知与文化素养,还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新媒体环境;文旅融合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8.003 本文著录格式:王晓旭, 谢佳凝 . 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1(8):17-22. 作者简介:王晓旭(1984—),男,河北保定,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影像传播、影视艺术;谢佳凝(2002—),女,湖南株洲,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影视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4 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抗美援朝电视剧的历史叙述与文化表征研究(2000—2025)”(项目编号:BJS2024048)阶段性成果;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影视类专业硕士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XYJG202417)阶段性成果。 导语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日益兴起的浪潮下,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凭借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传播效率,日益成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作为一部专注于革命文物背后故事的系列微纪录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窗口,也在新媒体环境中探索了纪录片的新叙事可能。“掌握和运用文化记忆传递机制对国家或政党而言意义非凡,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都面临无形的以说服和信仰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传播和认同。”[1] 该片通过精练的视听语言、生动的人物角色塑造以及紧凑的情节与矛盾展现,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触动了观众的文化情感共鸣。在新媒体短视频环境中,如何利用微纪录片这一形式有效传递故事性内容,成为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通过对《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故事性表达策略的案例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通过故事性表达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传承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从而揭示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新策略、新挑战,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NO.1 刻画:以微纪录映射家国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百折不挠、持续奋斗的光辉历程,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以下简称《红色烙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百折不挠、持续奋斗的光辉历程,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以下简称《红色烙印》)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视角、微表达、新手法阐释革命文物,深刻再现了那段艰辛岁月的奋斗历程。纪录片《红色烙印》每一集通过展现两个革命文物都可以挖掘出其背后巨大的隐蔽革命战线,从这条战线中挖掘出蕴含于每一位革命者身上的红色家国记忆。 1.1 革命情感在人物关系塑造中的关键作用 “既有研究已经指出:记忆建构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 由不同的参与者、 社群、 媒介和文本共同塑造。”[2] 在《红色烙印》这部微纪录片中,革命情感在人物关系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片通过深入挖掘和深入展现不同社会群体对革命的态度和参与,揭示了革命情感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这些人物关系和情感态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故事构造,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革命情感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革命情感的塑造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还体现在群体记忆和社会认同的构建中。“连接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的第一道桥梁就是叙事。”[3] 通过这种个体记忆的刻画,《红色烙印》不仅呈现了革命事件本身,还展现了革命情感对个体和集体的深远影响,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感人。如在讲述苏维埃布币的革命故事时,这枚小小的布币不仅承载着刘代春与红军司务长之间的承诺与敬意,司务长的这枚苏维埃布币在当地虽不流通,但依然承载着红军战士们公买公卖的良好作风。而刘代春与司务长之间的承诺也在时光的进程中一诺千金,这些布币时过千秋,在现在看来印制粗糙,却是红军长征时期那段风云岁月的见证,它们身上交织着的是红军的情、人民的义,是人民军队与人民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的历史与传承。 纪录片《红色烙印》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人物对革命的深刻理解和多元表达,呈现了革命情感在时代长河中的演变轨迹和世代传承。这种跨越时代的情感共鸣,不仅深化了观众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也凸显了革命文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持久意义与社会价值。同时,基于个体记忆与革命情感的交织,该纪录片构建了一个多元而立体的故事世界,让观众在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革命情感在个体和社会中的深远影响。革命情感在人物关系塑造中的作用,不仅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加深了观众对革命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它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历史的温度和力量,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革命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 1.2 个体记忆与历史身份的视觉融合呈现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员,而且我们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情感,而是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存在。’”[4] 对于微纪录片《红色烙印》来说,通过受众对文物的个体记忆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出宏观的革命英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则与革命文物的历史身份的视觉表现相融合于叙事之中,在故事性表达方面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传统纪录片多采用线性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事件和人物,而《红色烙印》则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在传统线性叙事中加上一些悬念和设计,来带动纪录片的整体节奏。“非线性叙事方式一般通过回忆、访谈、插叙等手段展示故事的不同侧面,这种方式更加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表达,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5] 例如,《红色烙印第二季》中,生动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文物——美军定时炸弹弹壳。在该部分中,为解决美军通过投放炸弹影响志愿军铁路运输问题,穿插了铁道兵团一师战士李云龙凭借埋过地雷的经验成功尝试拆解定时炸弹,并向兄弟们传授经验,战士们一起拆解 47 枚定时炸弹,成功保障了铁路运输线的安全的故事。这枚定时炸弹的弹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其背后承载的是无数铁道兵战士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它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遗物,更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与民族气节的集中体现。在《红色烙印》的叙事框架下,这枚弹壳被赋予了超越物质层面的意义,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个体与集体的桥梁,通过非线性叙事的巧妙运用,将文物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深度与人物情感、时代精神紧密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可感又充满艺术张力的叙事空间。本纪录片和近年来涌现的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等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共同构建了以镜语讲述抗美援朝战史,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影像力量。 《红色烙印》通过对革命文物的特写镜头和细节描绘,展现了不同人物对革命的记忆和身份认同,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历史的痕迹和文物的历史价值。该片更是通过将革命文物对应不同背景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革命历史对个体身份的塑造和变迁。这些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革命历史对个体记忆和历史身份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通过这种个体记忆与历史身份的视觉呈现,该纪录片不仅呈现了革命历史的客观事实,还展现了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感人。《红色烙印》选择了一个个真实存在却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作为切入点,这里的文物并不仅仅是我们在博物馆里常见的文物,而是一些革命年代里生活化的用品,如聂荣臻家书、苏维埃布币等,甚至还有窑洞里的思考——《论持久战》等。该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通过以小我展示大我的英雄进化,形成革命精神图谱的集体社会记忆。将孤独而伟大的个体放置于革命斗争时期大背景下,使纪录片中的客体个体同观片的主体个体相互映衬。同时,每个文物的个体价值与理想信念的追求也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革命精神和国家记忆形成观照。“在纪录片中,‘他者’与‘自我’交互映像,英雄力量与爱国精神自现,让受众深刻体悟到个体与国家的荣辱与共。”[6] 视觉呈现中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进一步强化了个体记忆与历史身份的联系。《红色烙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故事空间,让观众在感受视觉冲击的时候也能深入思考个体记忆与历史身份的复杂关系,进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历史的温度和力量,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革命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 NO.2 压缩:微纪录中的情节矛盾呈现与历史再现 “目前受快餐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时空隔阂成为阻碍当代大众认同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因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文化失语’的现象随处可见。”[7]而《红色烙印》这部系列微纪录片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每集均精心制作并广泛传播,不仅契合了现代观众快速浏览、碎片式接收信息的观看习惯,而且在有限的时间跨度内,成功将革命历史的精髓与文物背后的丰富故事进行浓缩与提炼,形成了一种既紧凑凝练又深刻动人的叙事风格。该片情节矛盾与历史厚度的压缩呈现,成为其独特故事性叙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烙印》通过精心选择的历史故事矛盾,凸显了革命斗争年代的波澜壮阔和革命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每一集都围绕两件革命文物展开,通过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高度压缩式呈现,将历史的真实性与故事的戏剧性相结合,使得观众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革命情感冲击和思想震撼。 2.1 矛盾冲突与历史的紧凑呈现 在纪录片《红色烙印》中,矛盾冲突被精心安排和巧妙利用,以凸显革命时期的社会环境及历史真实性。冲突与矛盾从来都是生活与历史的烙印,这种深刻的编织自然也应用于影像叙事中。 “细小的情节,对推动微纪录片叙事、烘托气氛和刻画人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 在《红色烙印》这部微纪录片中,情节矛盾与历史的紧凑呈现是其叙事手法的一大特点。通过精心剪辑和叙事结构设计,在每一集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展现了历史事件中的矛盾冲突,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由于该纪录片表达的历史年代的特殊性,很多旧时的真实场地已不复存在,所以该片非常巧妙地运用影视置景的艺术方法,在纪录片中制作“微缩模型”复原历史场景,并配以灯光、音响等艺术表现形式,打造出纪实性沉浸式“微景观”,再加以情景再现式的表演,带领观众仿佛置身于曾经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强化和塑造了当代大众的革命历史记忆。如,在讲述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纪录片《红色烙印》巧妙运用一件历史文物——工人使用的“亮剑”,这把剑见证了革命者为争取胜利而奋力拼杀的英勇过程。通过对这把剑的叙述,该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上海工人阶级革命者与北洋军阀反动势力之间激烈斗争的历史画面,深刻揭示了武装起义革命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与英勇无畏。这种将矛盾冲突集中于一件革命文物的展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此外,《红色烙印》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和精练再现,增加了叙事的历史厚度。在紧凑的叙事节奏中穿插了大量历史资料和真实录音,如革命歌曲、口号等历史画面素材,使得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这种紧凑的叙事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又使得故事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2.2 叙事高潮与历史的精练再现 纪录片《红色烙印》通过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剖析,巧妙地将革命文物的故事与历史脉络相融合,呈现出一场既引人入胜又富含教育意蕴的视觉盛宴。在纪录片中,叙事高潮与历史紧凑辉映,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历史画卷。

红色影视资源时代性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叙事高潮的设计是这部微纪录片的一大亮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叙事手法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个充满紧张与激情的革命场景。如在工农运动与官僚资本家的斗争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时,贺龙、叶挺和朱德率领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而在这场起义中最突出的就是处于关键指挥地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大楼,它见证了这场历史标志性斗争的高潮,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叙事场景中,革命文物的展示特别引人注目。这些文物不再只是历史的静态展示,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故事的载体,它们不仅承载着革命的精神,更是历史变革的直接见证。每当这些文物在屏幕上出现时,都伴随着一段深刻的历史回顾,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革命先烈的气息和精神状态。该片中对于各种革命文物的叙述和展示,每一件都仿佛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它们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对过去记忆的呼唤,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格外真实。这种以文物为媒介来叙述历史的手法,显著增强了历史事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得观众不仅仅是在观看一部革命题材纪录片,更是在经历一场关乎历史的深刻回顾与重温。这种深入的历史探索和创新的叙事技巧,使《红色烙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录片,而是一个可以触摸到历史脉络的教育体验,并确保了观众在每一集短时间的条件下可以从多个层面理解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光辉岁月。 NO.3 揭示:微纪录视听表征的故事书写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宏观叙事视角和客观性表达有时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媒介在塑造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直至国家认同的影像传播策略时,受众也会因为感受不到贴近性与人文关怀而无法进入到媒介设定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之上,纪录片《红色烙印》的制作传播恰巧打消了这种顾虑,百个文物,百集故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串起庞大的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史,利用革命文物的视觉物化再现与声音设计搭配融合的形式,在每一集承载体量有限的情况下,主题鲜明且有指向性地精细再现了每一件革命文物,承担起红色文化记忆刻画重拾、新媒体时代联动与传播的媒介功能。“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现代影像作为直观的视觉化人类创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饱满书写,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经验舞台,既是社会文化的形象直观表达,也为文化现实肌理提供形象化的表征。”[9] 3.1 革命文物的物化呈现 视觉物化再现,无疑是微纪录片叙事策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以其直观性、生动性,成为叙事手段中的佼佼者,其优势更是在革命文物展示上得到深刻的体现,其地位更是无可替代。革命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革命精神,而视觉物化再现正是将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情感和精神,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受众。纪录片《红色烙印》是一部成功运用视觉物化再现手法的佳作,该片通过精心挑选和呈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借助现代影像技术的力量,将文物的细节、质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以生动、逼真的方式呈现于观众眼前。如在拍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一文物时,该片采用了柔和的暖色灯光加持,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同时,通过特写镜头的运用,将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红色烙印》还巧妙地运用了画面解说词,使得文物的展示更加丰富多彩。如在展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草案)手稿》时,该片在文物特写旁边添加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字幕,这些字幕不仅补充了文物的背景信息,还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故事和内涵。通过这种字幕搭配辅助视觉物化再现的手法,纪录片《红色烙印》成功地将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情感和精神传递给了观众。观众在欣赏这些文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可以说,视觉物化再现为革命文物的展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观众能够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微纪录片《红色烙印》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现了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深化了观众对革命文物的认知与理解。物化呈现这一创新性的叙事方式不仅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也有效促进了革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微型叙事中声音元素的角色作用 “故事的展开除了需要环境,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叙事氛围。”[10] 在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浪潮中,音乐和声音设计已然成为构建微型叙事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从整体来看,一部作品为了满足叙事和表达的需要,通常会使用几段音乐,这些音乐从整体上看是没有连贯性的,但就局部段落而言,却可以将不连贯的画面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1] 在纪录片《红色烙印》中,这一点也得到了深刻体现,该片精心设计的旁白、画面解说词、特殊音效以及背景音乐,与画面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叙事空间,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深刻感受到革命文物的历史重量与情感深度。 旁白与画面解说词的运用,是《红色烙印》声音设计的一大亮点。它们不仅是传递历史信息的媒介,更是引导观众情感走向的桥梁。通过旁白对革命文物背景的细致解读,观众得以跨越时空的鸿沟,深入理解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画面解说词则与影像画面相互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文物细节与背后故事的展现,使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作用下,更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件革命文物在当时历史年代中的独特魅力。其次,背景音乐和特殊音效的巧妙运用,为《红色烙印》的叙事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这些音乐设计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微型纪录片叙事节奏的把控者。如在展示真实历史战斗场景时,低沉紧迫的音乐与枪炮声、喊杀声等音效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切感受到革命文物背后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壮烈。这种沉浸式声画结合的观影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革命斗争年代的历史感知与进一步的理解。声音元素的加入为《红色烙印》这部短视频传播形式的纪录片在短时间内丰富了叙事内容,增加了 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成了该片故事性表达策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NO.4 延伸:文物影像的多元价值及其意义 系列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将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传递给广大受众的独特能力。通过深入探索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红色烙印》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情感与认知的桥梁,连接着过去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斗争年代与现在,触动着人心。 4.1 基于情感意义的文旅融合驱动 微型叙事纪录片《红色烙印》正是作为一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党史题材的话语实践,以视觉刺激激发情感衍生反应,并以此向红色文旅融合及革命文物保护方向延伸,聚集成一种基于红色文化的百年党史记忆的“凝聚性结构”。“凝聚性结构可以把人和他身边的人连接到一起,其方式便是让他们构造一个‘象征意义体系’——一个共同的经验、期待和行为空间……”[12] 纪录片《红色烙印》使受众可以在体验维度方面将红色记忆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由情感记忆延伸为情感寄托,使百年党史红色记忆驱动文旅融合与革命文物保护,通过记忆传承和记忆形态间的相互转化,积极地介入社会文化再生产的实践中。 在微纪录片《红色烙印》中,革命文物不仅作为历史的静默见证者,更在情感层面与观众产生了深刻共鸣,从而实现了文物价值的多元化展现。这种微纪录形式的制作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感知途径,也为文化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注入公众情感的共鸣,革命文物不再仅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观众能够更深入地领略革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推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观众的历史认知,也提升了文化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此外,基于情感的文化旅游融合模式,激发了观众对历史文化探索的欲望及参与的热情。观众通过实地参观革命文物,可以直接体验到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情感力量,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革命历史。《红色烙印》成功地将革命文物的传统历史价值与现代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为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这种创新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也为现代社会的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4.2 以微影像助力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 在微纪录片《红色烙印》中,革命文物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公众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深刻认知,更在实质上催生了对于这些无价之宝的保护意识和传承精神。纪录片通过细致入微的历史回顾与情感充沛的叙述,深化了公众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理解,进而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纪录片《红色烙印》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深刻揭示了文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些历史故事不仅使观众对革命文物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于文物的珍视之情。这种革命文物历史价值的再现,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文物保护工作之中。“媒介扮演着象征黏合剂角色,使独立的社会个体结合成为紧密的社会整体……媒介能够在文化层面构建无形的社会组织象征模式”。《红色烙印》无疑是对革命文物的影像化“修复”,利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媒介,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历史厚重感,进一步增强了观众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历史价值对文物保护的推动作用,不仅深化了公众对革命文物的认识和尊重,也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使它们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同时,历史价值对文物保护的推动还引发了公众对文物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评价。公众这种认识的转变激发了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文物保护和传承,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革命文物以其独特的方式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追求。 NO.5 结语 系列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以其独到的叙事手法和深入的故事性阐述,巧妙地展现了革命文物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价值、深沉情感内涵和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微型的影像创作,该纪录片成功地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传递了红色基因,利用视觉与听觉元素的巧妙结合,生动再现了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它不仅深刻塑造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的红色记忆,而且在无形之中实现了从个体认同到情感共鸣的递进转变,最终凝聚升华为国家认同的强烈情感。《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媒介教育的形式,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对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家悦 . 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 [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2] 谢卓潇 . 春晚作为记忆实践——媒介记忆的书写、承携和消费 [J]. 国际新闻界,2020(1):154-176. [3] 陶东风 .“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 [J]. 文艺研究,2011(6):13-24. [4] 吴一凡 . 爱国主义精神的记忆建构——读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有感 [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9):95-96. [5] 李琳琳,付文馨 . 纪录片创作与影视传播:探析创新手法在现代纪录片中的应用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1):57-60. [6] 曹琦 .《无声的功勋》的红色记忆建构与情感认同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7):60-63. [7] 李振鹏 . 文博探索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选择——观《中国国宝大会》的思考与启示 [J]. 东方艺术,2022(1):89-94. [8] 陈晓军 . 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叙事语言特征分析 [J]. 中国传媒科技,2022(8):71-73,144. [9] 石磊,薛蕾 . 从节日影像志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与认同[J]. 民族学刊,2021(5):1-9,106. [10] 陈一帆 . 声音剪辑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从雅克·贝汉经典纪录片说开去 [J]. 视听,2018(5):46-47. [11] 黄震华,向阳,张波,等 . 一种进行 K-Means 聚类的有效方法 [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0(4):516-521. [12] 徐丹丹,杨郑一 . 从记忆重现到凝聚结构:“百年党史”题材纪录片建构党史记忆研究 [J]. 电影文学,2021(23):54-58. 原标题:《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阅读原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