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革命的诗优选九篇
为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活动背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记录、传承并发扬光大。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把每一天都变成“读书日”。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数以万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科研人员、、干部职工和志愿者挺身而出,投入到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赞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是值得铭记的。虽然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我们无法相聚在校园里一起感受书香的氛围,但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联合读者协会共同发起《“宅”家阅读,红色经典》活动,倡导大家在家也要不断阅读,通过阅读红色经典培养和传承优秀的时代精神,用声音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们致敬。
三、活动主题
“宅”家阅读,红色经典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5日-4月28日
五、主办单位
主办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
承办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读者协会
六、活动对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全体师生
七、活动形式
征集线上音频,网络票选
八、活动内容
1、作品征集:一段4-6分钟的音频(需配乐,可参考喜马拉雅),音频内容关于红色经典的诗歌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与红色经典、抗疫相关的原创作品。
2、征集方式:选手将参赛作品发送到邮箱xx,提交作品时需包含以下内容:参赛作品(文本、音频)、个人资料(姓名、年级、专业、学号、联系方式)。
3、作品要求:
(1)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可在体现红色精神的同时,适当加入自己的体悟。
(2)音频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背景音乐音量适当;诵读时富有情感。
4、评选标准:
(1)初赛:由评委老师根据音频效果、质量进行初选。
(2)复选:进入复赛的作品将在图书馆、读者协会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并发起网络投票,票数前十的作品进入决赛。
(3)决赛:由专业评审老师评委对决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最终奖项。
5、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二等奖:3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三等奖:6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优秀奖:其他进入复赛的选手,可获得奖状、奖品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二】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全校努力营造浓厚的“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氛围,学校决定在小学部开展以“红色经典”为内容的诵读活动。为让活动取得成功,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诵读红色经典,励志当代少年
二、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师生
三、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参与诵读,广泛了解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提升文明素质,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同时促进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成立了活动组委会: 组长: 副组长: 主持人:
评委:
小语组教师(5人) 会场秩序:各班主任。
状填写:各班主任 。
五、活动形式及内容
1、活动形式:以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为主。集体诵读可由多名学生参与,也可由老师和学生合作,但以学生诵读为主。允许适当穿插伴舞、情景剧等。要求自备配乐。
2、内容:以近代百年来中华红色经典诗文为主,也可自选经典爱国篇目或自创。所选诗篇必须紧扣主题。参赛者人数不限,朗诵形式不限。 诵读使用普通话,并脱稿。节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9月30日下午,学校操场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一等奖设2名(高低段各一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若干名。
八、评分标准:
评委共由5位老师担任。实行10分制,采取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平均计分并保留两位小数做为最后的比赛成绩。
1、朗诵水平与表演技巧(5分)。
能正确把握诗(散文)内涵,声情并茂。语气、语调、语速与朗诵内容相协调,表达顺畅,感情真挚,富有韵味和感染力。积极向上,充实生动,符合主题要求。节奏处理得当,朗诵技巧运用自如。超时酌情扣0.5分。
2、普通话水平(2分)。
语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音色优美,语言流畅,无方言痕迹。
3、现场感染力(1分)。
表演时轻松自然,有较好的舞台气质,表现力和观赏性强,能够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共鸣,舞台整体效果好
4、形式及仪表(2分)。
朗诵形式采用恰当、富有创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脱稿,可配乐;辅助选择符合作品风格,与朗诵内容、节奏协调,能增强朗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明确,格调高雅,艺术性较强;仪表整洁;举止得体,端庄大方。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三】
为提高青年党员和先进学生的思想觉悟,传承红色经典,年级党支部现开展“一班一书”红色经典阅读活动,现将具体通知公布如下:
一、负责助理
张娜(如有问题,请直接咨询)。
二、活动主题
“一班一书”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三、活动解读
各班自行选取一本红色经典阅读书目,并在活动时间内完成规定项目3个和自选项目若干。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xx年11月
五、参与人员
20xx级全体同学,其中各班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与。
六、活动流程
1、20xx年4月4日前各班选取书目,并将书名发送至张娜助理处;
2、20xx年4月-20xx年11月各班自行选取项目开展活动,必须完成3个规定项目和至少1个自选项目;
3、20xx年12月对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表彰。
七、活动内容
1、规定项目
序号 名称 内容1 读书分享会 组织部分同学开展一次分享会,交流读书后的感悟。2 读后感组织同学撰写读后感。3 送书下乡 利用暑假或者法定节假日前往基层(居委会、村委会),为基层群众讲解书目内容,与基层群众进行读书感想交流。
2、自选项目
序号 名称 内容1 情景剧 主要针对小说题材,可根据情节改编一段情景剧,需上报剧本和视频。2 微电影、微视频 将同学们读书感悟拍摄为微电影、微视频等,可与采访调研相结合,需上报作品视频。3 送书进校园 可前往附近幼儿园、小学,以趣味性语言为儿童讲解书籍情节或人物。4 手抄报、绘画、手绘视频等 根据书目内容进行手抄报、绘画、沙画等艺术创作,需上报作品原件及照片。6 观影 组织同学观看与书籍相关影片,有拍照、有新闻稿。7 采访调研 如有可能,联系与书籍内容相关的老人或某种从业者进行采访交流,开展调研。8 其他 例如,深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小学、养老院等开展系列活动。需提前向负责助理请示,批准后即可开展。
八、奖励措施
1、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根据作品质量选取若干人次),给予8-20分不等的发展性素质加分;
2、对于表现优异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两次以上者),同时给予3-5次不等的参加党支部活动次数奖励;
3、对于活动组织突出的班级(选取2-3个班级),给予6-10不等的班级量化考核加分。
九、注意事项
1、原则上要求一个月完成至少一个项目,并及时向年级党支部反馈材料;
3、各班上报作品材料时务必注明参与人员名单,以便后期评选优秀作品及个人。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四】
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名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我校将分五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宣传工作
1、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2、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
3、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
4、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
5、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
(二)中期学习活动
1、组织各年级进行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
2、各班开展班会主题活动,开展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
3、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红,阅读一本革命历史刊物,写观后感。
4、红色教育知识竞赛。
5、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写活动心得体会。评选优秀观后感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学习。
6、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与爱心帮助等活动,写活动感受。
7、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橱窗展示评比。
(三)后期总结活动
1、活动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
2、学生的书面心得体会。
四、活动措施
1、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逐步推向,深入开展各项活动。
2、各班级要挖掘资源、创新形式。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在继承中创新,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活动中班主任要策划好、组织好、协调好,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一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4月2日下午,我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本次比赛主要以集体诵读为主要形式,节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领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又有琴曲、吟唱等。随着悠扬典雅的乐曲声,中青年教师深情诵读了经典诗歌《相信未来》,参赛班级用清脆而悠扬的声音吟诵了《感恩妈妈》《初春》《我的祖国》《游子吟》《红色箴言》《初春》《写给妈妈的诗》《毕业歌感谢你,乾明》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诗词,孩子们用优雅的表演和甜美的语调展示了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深深地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在欣赏经典诗文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诵读经典诗文浓厚的氛围。
本次诵读比赛分三个年级段(低、中、高),经全体语文老师评选,二乙班《学会感恩》,四甲班《我的祖国》,五乙班《感恩的心》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进一步了加深学校师生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催生践行活动。过此次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提升道德素质,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为了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少先队员能肩负起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向家长及村里的老人请教,利用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使得学生对这传统的节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校发动队员积极写关于清明节的、革命烈士事迹的文章,以及读后感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
3、各班能及时召开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有说、有唱,有的朗诵诗句,有的畅所欲言。虽说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通过本次的班会课,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各班结合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出了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各班都能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们就很自觉地完成好,并能充分体现了本次的主题。通过出手抄报活动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她们用她们的彩笔画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画出了要如何去珍惜幸福生活!通过评比我们选出来的优秀的手抄报作品,从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确实是受到的深刻的教育,相信她们会真正懂得这样珍惜现在,珍惜幸福生活的!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三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丽阳中学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生在微机室通过中国文明网进行了网上寄语活动,参与签名寄语活动的学生达到了318人次。学生们在网上撰写感言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二、各班制作了一期以清明节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设计制作手抄报,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一、真题回放
(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文字材料请查阅相关资料,此略)
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大人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解析:B项“却对故乡充满深深的愧疚”错,在文本第二段写道:“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却被打上外乡人的烙印。”言语间流露的只是不安,而没有“愧疚”;E项“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错,应该是“故乡在我心中”。
13.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4分)
答题要点: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解析:题干中的原话位于原文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而下文正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考生从第五、六自然段中筛选信息,需作一总结。本题的文本依据是:(1)“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2)“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14.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义。(6分)
答题要点:(1)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2)“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的厚重的乡愁;(3)“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解析:“纸上”是破题关键。所谓“纸上”,根据文本内容可推知,这是作家运用的借代手法,代指文学作品;从作者来看,文学作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人创作的“故乡”方面的作品,二是“我”自己创作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这两类文学作品都与“故乡”密切相关。抓住“纸上”的这些含义,即可圈定阅读范围,将有关语句进行整合,把答案概括出来:从第三段中“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可以提炼出第(1)点;从“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可以提炼出第(2)点;从倒数第二段“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等语句中可以提炼出第(3)点。
二、答题技巧
1.明确全文主旨。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注意题目、文中议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2.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问的是什么)
3.注意研究关键语句。“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4.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从哪儿答)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6.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怎样答)根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可采用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原因、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很多人能根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在床上》和《恋人》,这两台专言男女情感、专说都市生活的崭新跑车年初就早早发动了引擎。不过,这些被以往称为“白领戏剧”的戏,因被加注了更多的艺术剂而行驶得更加顺畅。《在床上》冲着贺岁而来,剧名自降品格,但演出的成色为其挽回了颜面。乘着情人节再度热演的《恋人》是根据网络小说《爸爸,我怀了你的孩子》改编的,场场爆满。小说的超人气直接吹向舞台,到了《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上演时,热门小说改编话剧已成为驾轻就熟的票房通行证。同时,它们又获得了一个刻意制造的新名词――时尚话剧。顾名思义,它们跟时尚密切相关――婚恋题材、情感纠葛、时髦风尚,经艺术手法的认真调度,以轻松随意的风格现身于小剧场。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根据李唯的同名小说改编,舞台布景完全按照一个真实的家打造。细腻的故事情节,多角的男女生活,调侃幽默的味道,演员的个性发挥,直指现代人不见阳光而带着体温的荒唐内里,达成了导演的意图――让观众在一个真实环境中看身边的故事。戏虽不大,人虽不多,却有着RAP主题歌、热闹的谢幕和动人的广告语,显得创意十足。既是艺术的,又是时尚的,这的确讨人欢喜。该剧于去年8月热演后于今年1月再度上演,依然座无虚席。时尚话剧,更像是都市男女在艺术名义下、在小剧场举行的一场欢乐派对――灵活流畅、效果热烈,轻松满足了娱乐需求,在审美与消费之间找到了一种欣赏的平衡、时尚的平衡。
2006年话剧商业演出的典范之作,首推有“百老汇最幽默最浪漫爱情音乐剧”之称的《I LOVE YOU…》沪上公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曾经放出 “三年内将整个百老汇的音乐剧产业带入中国”豪言的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合作,推出的这台《I LOVE YOU…》,不仅对上海话剧,而且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I LOVE YOU…》的制作小而精巧,用两架钢琴加上小提琴伴奏,近百件服装和道具与四个演员来表现约会、婚礼、孩子、家庭直至葬礼的各种男女关系。演员们须在恋人、父母、孩子等10多个角色和20多个片段中连唱带跳,搬动布景道具、频频更换服装,完成节奏极为跳跃的演出。这,才是音乐剧所要求的高度综合――舞步、歌唱、表演、舞美,丰富的场景,迅速的转换。《I LOVE YOU…》剧情幽默,音乐欢快,表演经过精心设计,力求演出“美国人”的感觉,体现了夸张与规范、俏皮和严谨的完美结合。除了连篇累牍的各种报道,该剧甚至在所谓“光棍节”(11月11日)举行与明星“共度单身夜”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观赏,可谓动足了市场的脑筋。
以审美为圭臬的精英戏剧,包括名剧、实验等“经典名车”、“概念车”也纷纷上路。从4月的《牛虻》到10月的《萨勒姆的女巫》、《4.48精神崩溃》和《秀才与刽子手》,都是其中翘楚。
《牛虻》是2006年上海话剧界的首部大戏,编导将该剧着眼在信仰与人生的选择上,氛围凝重。不过,该剧的思想力度虽然得到了提升,但对诗性的迫切追求是否与观赏者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相契合,还是个疑问。所幸好东西总是令人谈论不已的,《牛虻》每场演出后举行的专家和观众对话、点评,就证明了艺术魅力的宝贵存在,其中关于精神的升华、思想的力度和话剧的诗性等等话题一再出现在对该剧的评论中。经典成了时尚,老爷车成了新款车,这部戏以“残酷色彩的史诗性悲剧”的面目,严峻要求与当下价值观进行思辨对话,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艺术欣赏”与“艺术消费”等不仅限于戏剧观念的思考。
美国当代经典戏剧《萨勒姆的女巫》在中国已几度上演,因为它是黄佐临第一个引进中国的,所以成为2006年纪念黄佐临百年诞辰活动中的首发剧目。执导该剧的郑大圣很有勇气地使用了一种“开放式”的演剧模式:从演员服装到舞台布景设置照搬平时排练的原样――将演出当成排练,并向观众开放排练场。创作者们避其政治讽喻不用,重在表现普遍人性和灵魂拷问。在这一主题面前,时代、地区和文化差异都退居其后,尊严、诚实、利益、人性等等人生本色被活生生地拎到人们的面前。
《牛虻》和《萨勒姆的女巫》都试图在严肃话题中苦心寻求与当今观众的沟通、理解。《牛虻》以“人的选择”作为牛虻的精神,并让主要角色以剧中人和叙述人的双重身份跳出来面对观众,进行叙评,以求引发观众思考;《萨勒姆的女巫》则将休闲服装、即兴议论插入法官袍牧师装的“美国古装戏”,引领观众进入交错的时空,并以幕间戏和戏中戏淡化戏剧情境,将戏剧的现实意义寄托在年轻演员的自由议论中。两出戏一紧一松,一正一反,却殊途同归。两出戏的舞台也是异曲同工,《牛虻》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十字架,《萨勒姆的女巫》则是凹凸不平的镜面。一切,都直指人心。在当下的多元时代,戏剧内核的呈现正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有着“极为个人”之称的英国直面戏剧《4.48精神崩溃》,以没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白的诗体剧形式,描绘抑郁症女性自杀的心理体验。丰富的意念和诗意的表达,使该剧具备了极高的哲理性,诸如“向死而生”、“在意外的时间里却没有意外,你没有选择,选择总后到”、“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等,使之超越了个人痛苦而获得了更广大的人文关怀。同时,开放的文本也为艺术探索提供了多样的解读和呈现方式。导演熊源伟在这出实验戏剧中艺术地体现了原作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为观众带来了崭新的审美体验。黑白灰的舞台,演员冷峻的表演,上千个气球,包括观众席地而坐的垫子,也成为该剧形式感的一分子。确实,丰富的剧本,高度的思辨,深刻的感受是足以让一切外在华彩褪尽颜色的。
黑色荒诞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则以饱满的剧本出发,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黄唯若以高度的诙谐和悲悯,在多种体裁的有机混合中把秀才与刽子手的异化悲剧出之以人间喜剧的表象,并刻意创造了人与偶的戏剧间离。导演郭小男则准确地把握了剧作意蕴和黑色喜剧风格,用“质朴里的夸张”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演剧情境。人偶同台演出和一桌二椅,将传统戏曲中的傀儡表演、民俗歌舞糅为一体,体现黑色喜剧写意的本质。
[关键词]影视;色彩;象征意义
色彩作为影视文本基本的视觉性元素编码,已经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和主要的表现手法。影视色彩除了本身的表层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其深层的象征性。象征色彩是色彩想象更进一步,更富有精神特质的一种方式。色彩的象征意义是指色彩作为某种理智或观念的表征作用,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有时象征意义产生于以特定色彩的联想,有时色彩的象征意义与人的心理感受并无多大联系。
正如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去运用色彩。”意大利导演安东尼W尼的《红色沙漠》,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因为安东尼奥尼“把色彩从视网膜映象中解放出来,并将其推人情绪的竞技场,他像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将人置身于使人窒息的色彩世界,暗示了现代工业文明是造成人们感情隔阂的根源。为了体现片中人物间令人生厌的冷漠关系,导演甚至将建筑物和道路都染成了灰色,海边小屋墙上斑驳的红色则象征着无聊而空洞的。
一、影视色彩的情感反应
色彩是画面的重要元素,色彩对于电影艺术家来说并不仅仅在于加强画面的现实感,他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色调的意义价值,以及它们所赋予给观众不同的心理与情绪,然后与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色彩的审美价值而不是色彩的物理属性。俄罗斯大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的不同运用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效果。当色彩作为一种抒情手段的时候,它是人物情感活动的一种表露,是与人的感情活动紧密相连的,而当其作为一种写意手段的时候,它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意念。在影片中,主人公的感情和情绪的心理活动,是可以用色彩来表示的,主人公感知的是什么情绪,银幕上就出现什么色彩;对于导演来说,色彩决定着事物和事物观察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对客体的把握又有对客体存在的环境,对观众产生特殊影响的动作把握,色彩是艺术家干预现实的一种手段,尽管色彩丰富多样,但要求导演简洁而准确地选择适合影片主题思想和情绪的这样和那样的色彩。
关于色彩对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是色彩之所以能够发挥其职能的核心。歌德在他的《色彩学》一书中,曾经论述某种色彩对人心理产生的某种影响,试图探求色彩与情感之间的绝对关系。诗人认为,黄色能够舒展心情,振奋精神,并使人感到温暖;蓝色使一切出现悲惨的情境;红色可以使风景画带有恐怖的性质,他把色彩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黄色的范围,其二是蓝色的范围。前者是阳性的、积极的、活跃和奋斗的,其中包括黄、橙、橙红;后者是隐性的、消极和退缩的,其中包括蓝、红蓝、蓝紫等。莎士比亚在他的《第十二夜》中就写过“有着绿色和黄色的忧郁”;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家基蒂曾写过一部《黄与黑――刃牡目植馈返木绫荆灰獯罄导演安东尼W尼不断在自己的影片中进行色彩情绪象征意义的试验,为了表示人物的虚伪可憎,他只让人物在紫色的氛围中活动,与此同时,他又用白色和蓝色来象征一对情人的幸福时光。电影《红高粱》中一望无际的红高梁,呈现的红色代表着生命的和情感的宣泄。影片的结尾出现了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这种视觉性的文化标志,已不再是某种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而是张艺谋通过色彩情感创造出来的文化意念,而传达给观众时就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了。
二、影视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意义,以红色为例,在我国的不少影视作品中,红色代表着革命,代表着生命活力。如《红色娘子军》、《红孩子》、《红樱桃》、《红色恋人》等,在其文化价值的取向上都注入了革命的色彩、爱情的色彩、崇高生命的色彩,形成了一种主流文化。在这些作品中,色彩也被强烈地政治化、道德化、思想化了。“色在具备物质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同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如红色是人类血的象征,同时也是生命的象征,这是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共同观念。“美术中,色彩显然已经是内在性情的一种独特符号了。正像梵,高所相信的那样,尽管色彩有色彩的特点,但是它们依然是表示个人特点的一种手段。”在影视艺术中也一样,色彩已经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在影片《红色沙漠》中,红的主色和蓝、黄两种辅助色,在这部影片中都相对独立于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剧情的变化,而获得了自身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色彩,他所产生的心理共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群有相对固定的色彩喜好。”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时代的痕迹。人类社会每个时期的色彩象征、表现、模仿、装饰几乎都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色彩象征随着人类艺术精神的不断丰富而改变着过去的面貌和含义。从原始时期以一色象征一物到近现代艺术家以丰富的色彩象征某种生命感情,并以色彩象征作为生命体验的艺术符号。色彩象征的发展过程证明色彩象征的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用黄色带子象征期待和思念远离的亲人归来,则产生于一个偶然的新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位妇女颈部系一条黄色缎带每天伫立路旁,等待丈夫归来,于是黄色彩带就成为怀念、等待、欢迎的象征。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帕》也移植了美国的这一习俗。但是我们知道黄色还有其他几种象征意义,这说明了色彩的象征意义比其情绪表现更具多重性格。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历史情况、民族习俗以及色彩实用价值的前提下色彩对某种理智或观念的象征,才具有普遍的意义。
色彩在张艺谋手里成了重要的造型元素,一种自觉的象征符号,他对电影画面色彩的选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象征意味。红与黄是张艺谋最爱用的两种色彩,红色在热烈中透出感伤,黄色在温馨中透着忧郁。在《菊豆》中,反复出现的杨家染坊里悬挂的红黄布条,黄色暗含,而红色预示血腥和死亡,那布条更是给人束缚和限制的联想;《秋菊打官司》中,秋菊告状途经的街面上铺满红红的辣椒,这里的红色象征着秋菊的倔强性格;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红灯笼让人想到青楼和而灰色的高 墙则象征着幽闭和囚禁。在《英雄》中,张艺谋把色彩分成几大块,所有色彩的设计都是为了叙事。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
影片《安娜与国王》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处处弥漫着历史权势和宗教覆盖的泰国王朝,这里的所有色彩,都有着黄土基调的附着。国王经常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一件红色的上衣,这是血凝固后的颜色一一红色本身便象征着勇气和革命,土的附着使其凝固,更加增了权柄的韵味;腰束一条发着似金属一般油光的黄色腰带――象征至高无上;下身一条棕黑色的短裤,我们可以将其分割为黑色与黄色的复合――黑色象征决裂,象征危险,黄色的附加使其变成了忠诚和力量;而国王经常着身的那件很富丽的金S镂花的长披,则是财富和智慧的象征。这些色彩,整体向我们展现了一位集权贵勇猛、智慧、善良于一身的有情有义又富有理性的威严形象。
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在色彩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三部以色彩命名的影片,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探讨了生存和生命对“自由、平等、博爱”这个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理念的不同诠释,了解影片背景和法国国旗标志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将色彩与其文化象征联系在一起。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和《闪灵》、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等等。现代电影创作者们大都认为,真正懂得运用色彩不仅仅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而应当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去运用。正因如此,要真正理解作品,透析色彩的深层意义,观者就不该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刺激,而要从心理感受象征意义的层面上去解读,挖掘色彩的玄妙。
三、影视色彩基调的象征意义
色彩不仅承担情绪的重任,而且成为构图的元素,完成情节和节奏的重要职能。色彩的基调不仅在景物描写镜头里,而且在揭示所描写角色的内心世界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通过它的影调色阶表达出出场人物行为的心理和感情的调性。色彩基调是指一部影视作品中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如《黄土地》的色彩基调是暖黄色,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紫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分e是红色、白色、蓝色。著名摄影师托拉罗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
色彩基调由色彩色调、色彩情绪、色彩形式、色彩风格组成。确定作品的色彩基调,要通过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和选择搭配,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色彩运用效果,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所需要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使色彩在强化视觉冲击、传递思想感情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如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为了表现中世纪战场、苏格兰独特地域、现代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有意在色彩基调上选择灰色,使其凝重、压抑、神秘。《金色池塘》为了突出一对老年夫妇对往日的追忆和对暮年之恋的满足,将片中大部分场景处理成黄昏色调,这一暖色基调构成了人与人的诗意关系,分析这两部影片,前者有特定的色彩色调,后者有明显的色彩情绪。
这里的每株植物都用诗来命名。我在一块叫做艺术的石凳上坐下,点一棵灵感香烟,饮着彩虹姑娘用兰花指端来的樱花雪茶,开始慢慢地欣赏诗歌。
读心予若虹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客观和公道。我认为心予若虹的诗,不豪放,不婉约,不朦胧,不明朗,不拟古,不先锋。很难定性定位。但是很美,确切地说是好。好在随意而生、有感而发、水到渠成、急缓有度而且轻重适当。如溪水潺潺,如清风徐徐,如鸟鸣啾啾,如春阳普照。细细品来,给人以幸福、平和、温馨与愉悦的感觉。从中可以体受诗人那颗活蹦乱跳的心,那种真诚、善良、贤淑及温存,然后时不时飘来一缕缕淡淡的忧伤的雾气,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忽然想起一幅幅神奇美妙的仙境图画。
心予若虹的诗,每一朵我都要看好几遍,过一段时间再翻一翻,而有些好句子,我是非背诵不可的。比如:“看一眼你是君子/看两眼你是小人”(《夏日的某些细节》);比如:“走一步是赏景/走两步是风景”(《风景》);比如:“让我的头沉入你的臂弯里/让我的脸藏在你的手掌中吧/现在可以哭泣了吗”(《缭乱》);比如:“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露出泛开的雪白或是紫红色的霞/顶着霜雪落户你的泥土/爱人我要和玫瑰一起开放……我的花骨已经为你开出了春天/蔓延的情丝掀开羞涩轻喘低吟/月下起舞疯到极致的妩媚/爱人我要用倾城倾国的笑把你砸伤”(《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再比如:“我将手中的玫瑰击中你/让你一不小心/掉进我温柔的海里”(《玫瑰水手》)。如此等等,枚不胜举。
她在写《傍晚》时,文字在她的手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她在写《今夜的诗行》时,挥舞着彩笔收割着梦幻;她在写《一朵花的重量》时,是“在比风还轻的花瓣上写下/一朵花的重量/就是一个季节的重量”;她在写《绿萝裙当风欲飞》时,“用我粗糙的手指写诗/用我妖精的手指握住爱情”;她在写《梨花旧梦》时,“用一首瘦词的上阕指点江山/醉倒吧梨花是我的前生和今世”;她在写《如果我愿意》时,用“钢笔生出的蝌蚪写信”……我要称青年诗人心予若虹是中国当代爱情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心予若虹说:“我写诗真的是随感觉而写的,从来没考虑过诗的结构和思想,我愿褪去尘世的俗念与浮华,剥开虚伪与冷漠,放下沉郁与困惑,与大家一起沟通、对话、交流、吟唱,让诗歌成为我们精神向度的谶语。”中国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若虹的诗歌,是爱情的圣地。
心予若虹的诗,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是梦幻般的童话城堡,是花香与朝露做的骨肉。
进入当代青年诗人心予若虹的诗中,就进入了童话般的城堡。就感觉进入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魔幻般的风景区。不是么?她低着头就能“听到星星的对话”(《今夜的诗行》);“每棵树只要我看它一眼/它都在和我打个招呼……我站在树下/听到树杈摇动的声音/听到树叶追逐的声音/听到小鸟穿梭的声音/听到虫儿呼噜的声音”(《回忆昨天下午》),诗人就像小孩一样,童心永存;而傍晚的阳光“滑过我的肩膀时/向我眨眨眼……风从一个方向吹来……在我的头顶换了口气/水在叹息/堤坝上坐着垂钓的人/矿泉水瓶子里两尾小鱼在对话……太阳把脑袋枕在山洼做梦去了”(《傍晚》),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诗人的眼中都具备了生命力,都闪射着灵性的光辉;我们再看看这首小诗:“微风过处/老树叶抖动一下/第一只蝴蝶飞出来/我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哦/原来是一朵花开了”(《花儿开了》),自然而然中使用了错觉手法和意象置换,从蝴蝶到花开,在预料之中而又出其不意地完成了诗构,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蝴蝶花呼之欲出,给人以宁静愉悦的美感享受,让人想到这短暂的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因为什么都不会写,所以什么都敢写。”(若虹名言),而实际上,她什么都懂。
《红楼梦》中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认为心予若虹的诗歌是花香与露水做的骨肉。在心予若虹的诗中,花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请看:“摘一瓣/欲滴欲翠的芬芳/用迷乱羞涩的目光吻着/遥寄给你”(《写给朋友》);“最后的雪知道了秘密/谋划一处铺天盖地的场景/诗人踏雪寻梅/我要踏雪寻你”(《踏雪寻你》);“花蕾光着脚丫掀开帘帷/听繁花姗姗的声响走向山崖……美丽的名字都开了”(《繁花过境》);“爱攀上了明月的肩/少年的心事被梨花抖开”(《白》);“昨日的诗句刻在你的茎上/与你的体香一起/把月光纷纷惊散”(《月季》);“我在花前省略了与你有关的细节/躲避开你能刺透肉体的目光/提一壶老酒把黄花灌醉/抖动的腰肢与众姐妹争宠”(《野花》);“我已经为你荡尽污垢洗净了媚俗/在无人知晓的时候/我已盛开了且美丽如初”(《荷说》);再如:《最后的菊》、《雪落了我错过了花期》、《只等两瓣桃花盛开在脸颊》、《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一朵花儿开》、《笑靥,人间四月天》、《玫瑰水手》、《梨花归梦》、《一朵花的重量》、《夏日的某些细节》,如此等等,多如繁花,可谓百花齐放。而玫瑰系列从第一朵玫瑰开始,不紧不慢,以此类推,一直写到九千九百九十朵玫瑰,更是把花与爱情写得淋漓尽致、美好无比,把女性的美渲染到极致,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心予若虹的诗歌“心态好”。说到心态,我认为一个人心中要装满这8样好东西:1.清风;2.阳光;3.白云;4.月光;5.绿草;6.红花;7.鸟鸣;8.彩虹。都是自然好风光,都是人生最美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说的是心灵中的自然风光,景由心饰,情由心迷,哈哈哈!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流水空有意只奈忙奔腾。所谓清风——是为人处事要像清风一样徐徐而来,飘飘而去,人啊,要做到不容易啊,现在机关里,到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一点女人尤为严重,我讨厌那些女人,但是那样的女人很多,而且吃香;再说阳光——工作学习,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以及现实生活中,如果胸中洒满阳光,就快乐,包括正直啊,善良啊,但是,如果是那样,可能就吃亏,俗话说,吃亏是福啊;再说白云——是胸怀要坦坦荡荡,心态释然,人生坦然,心胸一宽,就坦坦荡荡;月光——就是梦幻,遐想,人啊,有梦幻的生活才美好,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目标追求和美好的梦幻,当然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绿草——就是处理生活琐事,包括能力和方法,小小的草,迎风在摇,狂风暴雨之中挺起了腰;红花——就是激情,包括爱与情,(很经典吧?)可以听听音乐,音乐可以疗伤,我喜欢音乐;再说鸟鸣——是业余爱好,包括音乐,诗歌可以疗伤,可以抒情,可以让人站起来,大步朝前走;还有啊,彩虹——就是灵感,也是一座超越自我、跨越成功的七彩的虹桥(梦的点滴语)!
心予若虹的诗歌,情调温婉、情感真挚、恍若幻境、意象丛生、意境优雅、独具魅力、张弛有度、浑然天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诗人的主观意象融入了诗句的感性泉源,从现实入梦幻,再从梦幻里走出来,起到净化心灵和美化心境的作用。
读心予若虹的诗歌,我们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博爱,让我们更加感悟和热爱生活,在真挚、乐观、健康、向上的诗句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美好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她带着一身花香走上中国诗坛,给在生活中为吃穿住日夜奔忙的普通百姓或者说是读者免费提供一处处神奇宁静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居所。那活泼轻盈的语气,那不慌不忙的语速,那清奇阴柔的口味,那花香四溢的心态,那细腻委婉的心绪,那神思飘逸的联想,那简洁明快的字句,那鲜活灵动的意象,那线条清晰的建构,那精彩洒脱的造句,那呼之欲出的爱意,无不让人感受到人间爱情、朋友友情、家人亲情的温暖与幸福,无不让人在意境优美的诗行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让人心经过一次次对真善美的快乐洗礼!
她在有意无意地向芸芸众生宣告:让人人心中洒满花香和阳光!
心中装着春天,还冷吗?
从质朴到华美,再从华美到质朴。
心予若虹的诗,舒卷自如,梦幻氤氲,若虚若实,虚实相生。一首诗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看第一遍美,看第二遍很美,看第三遍非常美。她的诗歌,是福禄祥的征兆,是真善美的结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金钱万能的时代,人心浮躁,身心俱累,——那么,读一读心予若虹的诗,我们便走进一种宁静,宁静是一种意境。若虹诗歌给人以轻松柔爽的质感和静雅美妙的享受。
关于心予若虹的诗歌,我的看法只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与理解,或曰“个人心得体会”;真正要挖掘出若虹诗歌的深刻内涵、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与政治无关与中国当代青年和未来青年的爱情有关,——还需要有眼光的专家和读者朋友不断地探讨与深入地研究。
“若虹现象”不是偶然的。
关于心予若虹诗歌的不足之处,我想说三点:其一是在诗中尽量不要用成语;其二是诗野再开阔些;其三是在练词上再下功夫。诗人张作梗说过:“诗人要终生与语言搏斗”。
【关键词】石首;城市发展;城市文化;城市精神
普通百姓的平凡小事、社会各界的闲言碎语往往都会影响着城市的"大节"。笔者认为打造好城市某一方面的某一个亮点,也可以改善这座城市的形象,提升竞争力。
一、关于石首1986年撤县建市的"痛"
据说石首老乡在外工作或谋生,问起籍贯来,不少人以湘鄂两省附近知名度较高的县市来搪塞,或者以高一级的中等城市来回答,极少有外地人认同石首为籍贯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石首"谐音不好(失手、失守、尸首),缺少文化内涵,缺乏个性特征,缺乏认同感。如江北的移民往往认同父辈的出生地(湖南的县市或公安等地),江南临近湖南的部分人群也有脱鄂入湘的倾向,且保留了湘方言的习惯。1986年,石首与沔阳、蒲圻等县在全国率先建市,而沔阳人有脱胎换骨之豪气,改姓换名为仙桃(其实该县既无"仙"的故事,也无"桃"的盛宴);蒲圻人也与决定三国局势的赤壁之战和坡的《赤壁赋》再次牵手,果断地戴上了"赤壁市"的桂冠。后来仙桃成了世界体操之乡和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赤壁也荣获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县(市),县域经济已处于全省第一方阵。从文化内涵上看,石首文化当以三国文化最为丰富。如绣林山,就是刘备迎娶孙夫人之地,挂锦在山,结绣如林,因而得名,山上还有"十景"传说着三国故事,延续至今。石首于西晋太康5年(284年)就建县,比好多县建县早几百年。石首因"有石孤立"于城区江边、以石为首而得名。但没有全面地包含区域特征。现在的石首,作为两湖平原结合部的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山水园林特色。以"绣林"命名,正好符合要求。石首这座城市是城在林中、市立江边、奇在水中、人居湖旁、宝(桃花山土鸡蛋等特产)藏山中,垂手可得的美名为什么弃之不用呢?
二、关于城市道路的命名
石首这座城市的道路命名缺乏气魄和内涵,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将道路命名作为经营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道路命名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甚至可以将周边的土地增值。比如湘鄂大道就不如叫湖北大道,打造湖北的窗口形象(石首深入湖南腹地,属典型的省际边贸口子县市)。再比如开发大道、金平大道不如叫深圳大道(心中的目标)或者重庆大道(投资方的籍贯),还可以大企业命名(如青岛就有海尔大道,石首可命名楚源大道、吉象大道、钱潮大道);新一中周边可否有一条"清华大道"、"燕园大道"大道呢?如青岛市将全国省级行政区和中等以上城市(甚至有县级行政区名,如文登、青州)名称作为道路的名称。一下火车站,就可看到湖南路、安徽路、广西路等路名,如果你是那里人,或者与那些地方有一段情缘,一定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说明青岛人具有包容世界的胸怀、有海纳百川的雅量,八方宾客怎么不蜂拥而至呢?石首应当学城市的思路,把这座城市建设成为投资兴业和居家旅游的热土。
三、关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命名
石首即将修长江大桥,建大广场,造文体活动中心,确实振奋人心。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命名是宣传这座城市、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极好机会。广场若以陈家湖命名,似乎不能走出石首,不如叫杨溥广场。杨溥辅佐大明四朝皇帝,贵为内阁首辅,与张居正应当不相上下,且是为政清廉的典范,后裔众多,分布湖广和江浙等地,文集丰富,是石首市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当之无愧,还可建一座杨溥纪念馆,作为石首的另一张名片。体育馆,可否以""命名,因为在石首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还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石首籍开国将军就有9名,居全国县级前列,两湖平原首屈一指,能否让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军在中心城区也有一席之地来打造红色文化,来增加石首在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的分量。
四、关于城市公交等文明窗口建设
在青岛坐公交可以说是一种享受,车内文明服务公约令人心动。文明公约牌贴在醒目处,内容为:"爱岗敬业,工作创新一点;遵章守纪,文明礼让,微笑灿烂一点;……"最后落款为"温馨巴士,从心开始。"在石首这座城市,办事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不关我的事,要去问某某。"文明窗口建设确实很重要,点滴小事就汇成了城市的精气神。张贴在成都市各个街道社区的"遵纪明礼,良言善行"也很有新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遇到他人,笑一笑,笑脸相向心舒畅;依次排队,让一让,于人于己都方便;发生争吵,忍一忍,恶语相向终伤己……正是因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熏陶,成都获得了"201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3中国形象最佳城市"称号。石首只有通过点点滴滴的培养和改善,才能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热爱这座城市、奉献这座城市。
幸而有法国著名作家、评论人达恩・弗兰克先生的到来。他为我们带来大师作品之外的生活细节和人生起伏。作为一名作家,弗兰克先生看待毕加索的视角和艺术家不同,他了解毕加索的朋友和敌人,知道他喜欢去的地方。弗兰克曾以毕加索为主题写了《当代艺术的冒险》三部曲,揭示毕加索作为“大师”背后多面的人性故事。
Q:听说毕加索第一次去巴黎是为了看世博会?
A: 1900-1930年的巴黎被很多历史学家称为“艺术之都”,当时有上百位的艺术家来到巴黎,其中就有毕加索,因为他们发现巴黎的生活并不昂贵,同时拥有极大的自由。在巴黎有两个街区在当代文化史中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是蒙马特地区,另一个是蒙帕纳斯地区。毕加索第一次来巴黎是在1901年,他到巴黎参观世界博览会,就像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一样。毕加索与同时期来到巴黎的艺术家都很穷困,仅靠画画为生。当时他模仿生活在蒙马特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模仿图鲁兹・劳特累克,画一些极为生动的形象,色彩也比较鲜艳的作品,所以那个时候他不算太穷,并且画作已经有一些销路。那时巴黎有几个西班牙的画商专门负责帮助这些画家卖画。
Q:这些“洗衣船艺术家”很有钱吗?
A:这些画家、作家还有诗人被称为“波西米亚”,因为他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有时候吃不饱,就会跑到楼上资产阶级的家里偷牛奶喝,生病了也没钱买药,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们却极富创造力。另外这些艺术家和周围的小资打扮很不一样,像毕加索经常穿着类似工人的蓝色工作服,或者戴一顶特殊的帽子、穿一双奇特的鞋,因此很容易将他们认出来,那些有钱人也很不喜欢他们,但后来这些画家的画作售价越来越高,资产家也开始欣赏他们,会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给他们一些资助,或者购买他们的作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Q:毕加索早期创作了很多欢快的作品,但之后他进入了另一个创作时期,作品都很阴暗,我们称之为“蓝色时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A:这跟他一位亲密朋友的去世有关。他的好朋友卡萨杰玛斯也是西班牙人,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女子,但这个女子对他非常残忍。有一天他们面对面地坐在一家咖啡馆里,他跟这个女子说,如果你不爱我我就自杀,这个女子说我不爱你,卡萨杰玛斯就真的掏出手枪自杀了。这对毕加索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悲剧,他当时画了很多巴黎街头的囚犯,此后的“蓝色时期”是毕加索一生中最为悲伤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那些画商不喜欢毕加索悲伤的作品,因此决定放弃毕加索。但在这段“蓝色时期”之后,毕加索又恢复了他的快乐,进入到我们所说的“粉红色时期”,这段时期的画调更加欢快,他画了很多标志性的小丑,他还跟法国著名诗人阿波利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Q:毕加索好像也住过“798”?
A:毕加索刚到蒙马特,他和很多外国艺术家生活在一起,尤其与诗人马克雅各布要好,他们在一个钢琴制造厂里生活,这个地方在艺术史上非常闻名,中文翻译成“洗衣船”,作为艺术家的毕加索就是从这个地方走出来的。作为一个生活地点,洗衣船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冷夏热,但是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那里生活过。当时的蒙马特还有“洗衣船”很像北京的798艺术区,有很多艺术家都聚集在那里,但他们能够展览自己画作的地方远没有798那么豪华,大部分都是在街边摆摊,或者是在旧货商店里,与小孩的推车和熨斗摆在一起。
Q:画家们平常老和什么人混?
A:这是当时聚居艺术家的一个特点,他们往往是诗人和画家一起生活,诗人会以画家的创作来作诗,画家也会以诗人的诗歌做素材,这一点极为罕见,很多诗人和画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比如阿波利娜和毕加索。这是一种卓越的艺术社群的形成,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接受当前贫穷的生活,并且仍然很快乐的创作,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当代艺术的创作者,也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成就,他们意识到自己对未来艺术的发展将会起到很重大的作用。
Q:毕加索和诗人阿波利娜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A:他们是很好的朋友,毕加索在画小丑主题的时候,阿波利娜的诗歌里也有很多这样的题材,但真正把他们俩联系起来是一次不成功的冒险。一次毕加索去比利牛斯山画画,阿波利娜打来电话,让毕加索立刻回巴黎,因为《蒙娜丽莎》这幅画被盗了。阿波利娜说,从卢浮宫把《蒙娜丽莎》偷走的小偷在报纸上承认了他的罪行,还说他之前在卢浮宫偷过两个公元前四世纪的雕塑,他把这两件作品卖给了毕加索和阿波利娜。毕加索听了之后很生气,马上回到工作室,竟然发现了两个公元前四世纪的雕塑,他还曾用这两件雕塑创作《阿维尼翁的少女》,毕加索觉得人们如果发现了这两个头像一定会控告他,于是他和阿波利娜准备把雕像扔到井里,但行动时毕加索说,我们自己也是艺术家,怎么能破坏这么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毕加索提议把它们放到报社门口,后来雕塑被找到了,警察的调查仍在继续,最终警察认为阿波利娜盗窃了《蒙娜丽莎》,将其逮捕入狱。毕加索非常担心,一天警察找到了毕加索,并把他带到法官那里,法官问毕加索是否认识一个诗人,毕加索否认,法官把阿波利娜带上来,毕加索竟然说不认识他,这件事让阿波利娜不能释怀。
Q:毕加索的“粉红色时期”有绯闻吗?
A:因为毕加索开始恋爱了,他爱上了一个经常去洗衣船做模特的女人奥利维耶,她可以说是毕加索生命中第一位重要的女性。毕加索的嫉妒心很重,对奥利维耶也有一些暴力性的行为,只因为她为其他画家做过模特。毕加索的排他性很重,他要求奥利维耶呆在家里不准出门。当时还发生了人们不太了解的一个事件,对毕加索来说也是蒙羞的。毕加索和奥利维耶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她在他们家住了一段时间,人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总谣传着一些不好的言论,后来毕加索不得已把她送回了孤儿院,从此这个小女孩儿就从历史中消失了,这对毕加索来说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
Q:负面新闻对毕加索的创作有影响吗?
A:个人生活并不会阻碍艺术家的创作。在毕加索遇到奥利维耶和收养小女孩的同时,他也遭遇了历史上一次很大的艺术运动,也就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在一战前诞生的,它的特点是一些破碎的形状,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它和后来的黑人艺术也有一些联系。立体主义有全新的视觉效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还引出了另一个艺术流派――野兽主义。野兽派的作品色彩非常鲜明,它的得名来自当时的艺术评论界,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艺术,所以给它们带有侮辱性的命名,认为它们只能放在没有人关注的沙龙展出。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先锋,对于画家、音乐家来说都是非常现代的,他们在开始出现的时候不被人们理解,但后来都会成为经典,这也使毕加索成为了巨人。
Q:毕加索有敌人吗?
A:马蒂斯在绘画史上是一位具有革命性的画家,他创作出了《舞蹈》,参加独立沙龙的展出,刚开始他被人们认为是野兽派的画家而不受重视,但后来他也成为了沙龙展出的评委。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毕加索过着很快乐的贫穷日子,生活在洗衣船,而马蒂斯生活在塞纳河边,是一位更具有古典意识的画家,他有妻子也有孩子,这在毕加索看来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当这两位画家相遇后很关注彼此的作品,马蒂斯送给毕加索一张他女儿的画像,毕加索拿回洗衣船后大家都往画像上投飞镖,可以想象他们的关系。后来这两位画家之间的竞争、敌对愈演愈烈,毕加索看到马蒂斯的《舞蹈》,他认为与其说马蒂斯是当时绘画的革命者,还不如说他是最后一位古典主义画家。也是在这种竞争下,毕加索创作出了《阿维尼翁的少女》,它融合了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毕加索自己的风格,虽然当时毕加索的朋友不太看好这幅作品,认为它过于晦涩,但它还是成为了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品。
“2011年毕加索大展”热点回头看
・这些画作是怎么过来的
根据合同,各地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都需要向毕加索博物馆支付100万欧元的借展费用。同时,展品的运输和保险费用惊人。保险公司限定每架飞机上展品的价值不能超过1.5亿欧元,而毕加索博物馆的规定更苛刻,要求每架飞机运输的展品不能超过9000万欧元。这意味着价值6亿多欧元的62件毕加索原作必须由8架飞机分别运输。
・最全面的艺术呈现
这次“2011毕加索大展”展期长达3个月,有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共计62件珍贵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展示。大展的展品均为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珍藏,囊括了毕加索从儿时的创作至晚年各个时期的作品,观众将一睹毕加索不同绘画阶段如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与毕加索的人生起伏紧密相关的画作,如《玛丽德雷的肖像》、《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等具有特殊私密性的作品也将首次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62件作品背后的爱情和人生
除了62件毕加索真迹之外,本次展览另有50幅关于毕加索的生活摄影照片亮相,作品中甚至还能看出他七位妻子和情人中的六位,从中可以读出毕加索感情经历和创作发展的脉络。
他们解读毕加索
陈丹青(画家、艺术家)
我1982年第一次去纽约,不管进入大都会美术馆还是现代美术馆,发现毕加索在西方早就“过时”了。当你在西方的博物馆,根据时间脉络看,毕加索相当于中国的齐白石和吴昌硕的年代。毕加索的“过时”不是真的过时,而是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背景,变成一个山峰,变成一个记忆。所以,1980年代在美术界,在小小的这个圈子里面,大家开始关注二战以后,尤其是被称之为“后现代新兴艺术”的,开始关心像杜尚、路易斯这些人,而他们如果来中国的话,观众又要说:怎么回事,我们不懂。又过了将近30年,突然毕加索来了,绘画界差不多要忘记毕加索了……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是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关系。
孙乃树(复旦大学教授)
为什么我们没有毕加索那样的观看事物的眼光呢?我们对传统写实绘画制造幻觉的方法深信不疑,这就挡住了我们看到真正事实的可能性。世界每天都应该是新的,可是传统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可以终极把握的。毕加索提供给我们的信念便是对传统的怀疑。冲破传统的束缚,你才可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此之前,我对鲁迅也略有所知。期间,鲁迅差不多是除马恩列斯毛之外,唯一可以公开阅读的作家。父亲书桌边的墙上,就有一张吸烟的鲁迅的头像,书架上还有几本鲁迅的著作,大约是《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之类,跟《实用内科学》、《注解伤寒论》放在一起,散发着一股子柴胡气息。小学中学课本中,也选有不少鲁迅的作品,照例是《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之类。鲁迅的思想深奥,而对于我们这些上十岁的少年来说,鲁迅的“痛打落水狗”的口号似乎更有吸引力。我们确实打过落水狗,那是真正的落水狗,一条被我们追得走投无路而落水的流浪狗。我们不仅痛打,而且直至它在水中筋疲力尽,溺水而死。不过,我们的体验并非真正鲁迅式的,而是一种男孩特有的残忍的原始。后来,我在君特・格拉斯的小说中,看到过类似的情节:一群纳粹时代的德国男孩,玩着虐畜的狂欢游戏。
此外,关于鲁迅我们还知道不少。我们被告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共计“三个伟大”,只比“四个伟大”少一个。我们还被告知,“三个伟大”是“四个伟大”的一名“小兵”,是“战士”,还是“硬骨头”,这些称呼让人联想到某部的一个连队的称号。但鲁迅并不使用大刀长矛,也不用驳壳枪或机关枪,而是用“匕首和投枪”。然而这“匕首和投枪”却又不是真正的“匕首和投枪”……这些说法颇为费解。不过,我们还是很聪明地从革命造反歌曲“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中得到了启发,而对那些些晦涩的说法也能一知半解。
然而,在医专的课堂上,这本《野草》却以一种奇异的风格吸引了我。这是一本1973年版的单行本,是我花了5分钱(原价1角)从废品收购站买下来的。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是因为喜欢鲁迅,而且,它又便宜――一份油煎豆腐干的价钱。书的封面是白皮的,有鲁迅头像浮雕。而扉页则有初版封面照片。初版封面为孙福设计,显得很特别,背景是连成一片的天空和荒漠,呈深灰色,看上去十分的黯淡,以致分不清所表现的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在这个充满着苍凉感的背景之上,又随意地点缀着几段零乱而且不规整的绿色线条。这大概是表示一丛野草。在色调灰暗的背景的衬托下,这几抹绿色便显得格外鲜明醒目。相比之下,初版封面更有吸引力。我甚至撕掉了1973年版的封面,直接让扉页替代封面。
毫无疑问,当初我根本读不懂这本书。一个在期间受教育的17岁的少年,连他的小说和杂文读起来都很费劲,遑论理解《野草》。但我却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看到了一种幽暗的色调、忧郁的情绪和晦涩、欲言又止的语句。而更重要的是,书中所透露出来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给了我强烈的震撼。这种感觉是在读鲁迅其它的作品时,所不曾有过的。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野草・影的告别》)
这些纠结在一起的拗口的句子,让人感到眩晕而又迷醉,如果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勇往直前的“战士”,如何又有这种彷徨、迟疑、灰暗?与其它杂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硬朗、明快和尖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单从那个初版封面上,便能明显地感受到背景的压抑和沉闷以及那绿色中所透露出来的冷峻和孤傲。这正与《野草》中的内容及其风格相表里。对照一下《呐喊》和《热风》的封面:《呐喊》的封面以深红色我底色,书名为黑色;《热风》则为白底大红书名。这显然与《野草》的封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呐喊”所处的炽热而温暖的背景,到了《野草》中则化为荒凉的苍穹和旷漠。对于把阅读鲁迅作为功课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难感受到《呐喊》与《野草》之间的精神落差。从《呐喊》到《野草》,就好像是从喧闹的白昼一下子沉入到幽静的午夜。这种反差引起我的好奇,想窥探晦涩言辞面具后面所隐藏的那个人的内心。
很快,我就从医专毕业,被分配到一处偏僻的卫生院当医生。乡间的生活是寂寞而又无聊的。在那些漫长难捱的日子里,这本《野草》给了我许多慰藉。许多年之后,当我重新开始阅读《野草》并为自己的博士论准备的时候,我使用的原文依然是这本5分钱的小册子。
关于《野草》,特别是关于《野草》的诗学研究,并没有多少材料需要整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那本价值5分钱的小册子翻来覆去地看,试图从中拼读出那个深藏在“战士”面具后面的“忧郁诗人”的鲁迅的面容。
1990年代初期,时代的文化氛围沉闷压抑,精神的天空一派黯淡,这在一定程度上,跟鲁迅写《野草》的时代有相似之处。鲁迅本人在回顾《野草》写作时期的思想背景和写作动因时,写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而在1990年代初期,我们也看到了曾经激情四射的1980年代正在一点一滴消逝,那个年代的思想群体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仍想保持独立精神的人,也丧失了目标,只能在精神的暗夜里盲人瞎马地前行。
我的宿舍窗户朝北,外面是一处网球场,白天有人打网球,晚上则很安静。但不远处是一家教学仪器厂。工厂的看门人养了一大一小两匹狗,它们总是在晚上叫唤。但它们不是落水狗。小狗叫起来声音清脆、急躁:昂,昂,昂昂昂昂,好像刚刚挨了打似的。大狗的声音则显得沉着、雄浑,而且高亢――汪,汪汪,汪,在半夜里听上去真有“犬声如豹”的味道。它们有时是轮流叫,有时是一齐叫。每天晚上,我就在它们的“二重唱”中构思着论文。如果吠叫就是狗的语言的话,这不同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两条狗不同的形象和个性。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其声音特质相互识别,或者可以说,这声音是其主人的“自我意识”的标识。这让我想起了法国作家马尔罗的一句话:“诗人总是被一个声音所困扰,他的一切诗句必须与这个声音协调。”于是,我想到的第一个章节的题目,就是“论《野草》中的声音意象”。
在《野草》中,诗人的声音显得低沉、隐约,有如梦呓。诗人在这里犹如一个夜间的“低语者”,一个“自言自语”的人。而《野草》的雏形,写于1919年的另一组散文诗,其总标题正好就叫做《自言自语》。《野草》的开篇《秋夜》中的“夜”的动机的出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仅是为了在作品中烘托出一种背景的氛围,而更重要的是它扩展成为一个基本主题。在这里,因为“夜”的主题的引出,夜间的事物即刻纷至沓来:着冷眼的星星,“窘得发白”的月亮,在“冷的夜气中”瑟缩着的“极细小的粉红花”,铁枪一般直刺向上的“枣树”,“夜游的恶鸟”,“夜半的笑声”……这些事物构成了《秋夜》的文本世界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给整部《野草》带来了一种“夜”的基本氛围。
《秋夜》仿佛是一扇门,通往一个幽暗而又神秘的“夜”的空间。打开《野草》,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密的夜气。在这个“夜”的空间里,充满了一切真正属于“黑暗”的事物:废弛的地狱,倾圮的墙,连绵的噩梦,幽灵般的人物,各式各样的鬼魅,隐约的呓语,野兽般的喊叫声……这些凶险的事物,往往令人感到不适。在当时,有一位激进的左翼批评家曾用十分尖锐的口吻批评道:“鲁迅所看到的人生只是如此,所以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得冷气逼人,阴森如入古道,不是苦闷的人生,就是灰暗的命运;不是残忍的杀戮,就是梦的崇拜;不是咒诅人类应该同归于尽,就是说明人类的恶鬼与野兽化……”(钱杏《死去了的阿Q时代》)这位批评家虽然严酷,倒也不失敏感。他无意中道出了《野草》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实质。
正是这些夜间的空间,成为鲁迅“夜间经验”的滋生地。鲁迅的“夜间经验”,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夜间生活的习惯赋予鲁迅以一种独特的生存感受;另一方面,这些夜间的经验又恰与鲁迅个人内心生活的灰暗状况形成了内外一致的照应。通过对夜间的黑暗的体验,鲁迅发现了自身内心世界的“夜的方面”,或者说是“黑暗的因素”。鲁迅在另一处写道:
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之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有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茫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
(《三闲集・怎么写――夜记之一》)
这个夜间的空间,同时又是鲁迅写作的空间。我们仿佛能看到,多少个夜晚,这位“爱夜的人”,默默地书写着一行行风格奇特的文字。“夜间式”的写作,给鲁迅的文字带来了浓郁的夜间气息,造成了他特有的冷峻、阴郁的风格。这一风格在《野草》中得到了极端的发挥。《野草》,可以说,即是由这黑暗的夜气所滋养出来的一株“惨白的小花”。诚然,鲁迅也有热情洋溢的日子,也不乏明朗、泼辣的文字,但冷峻与阴郁却他的始终无可消弭的风格印记。凭着这一印记,我们能够很容易就把他从同时代众多的写作者中分辨出来。尤其是《野草》,可以说是代表了鲁迅“夜间式”写作风格的最典型的文本。
在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反映个人心灵历程的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中,属于个人心灵史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成长小说”,如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这一类小说主要是叙述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另一类则是“忏悔录”式的作品,如卢梭的《忏悔录》,以及一些作家、思想家的思想随笔。这两种文类自近代以来日渐发达,显然与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个人意识”的自觉是密切相关。个人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形象的形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和矛盾的状况,成为这类作品所要表现的对象。而在现代汉语文学中,“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是所谓“社会问题”文学。作家很少将自己注意力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使是那些比较地关注“自我”之形象的作家或诗人(如郭沫若及创造社诸作家),他们笔下的“自我”也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抒情性的“自我”。抒情性的“自我意识”在激情的驱使之下,可以不断地向外扩展,夸张成为一种“宇宙观念”。但是,一个个体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所要求的批判理性DD怀疑和反思的能力和勇气DD则是这些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们所缺乏的。《野草》以其独有的方式表现出了作者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密切关注,并努力追求一种对灵魂的复杂性和深邃感的完美表达,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尽管在《野草》中所呈现的只是个人内心的一些片断、零散和瞬间的经验,但仍可以说,它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关于个人心灵史写作的源头,甚至,恐怕还是唯一的源头。
然而,尽管从精神内容方面看,《野草》可以归为“忏悔录”式的作品一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一部作家的思想的“备忘录”或哲学随笔。诚然,《野草》提供了大量鲁迅的思想材料。如果我们要研究作为思想家的鲁迅,《野草》显然是必不可少的研读对象。但是,即便如此,研究者仍会碰到许多麻烦。我们知道,“忏悔录”式的作品往往是作家或思想家对自己的思想状况的披露和对自己的精神发展史的回顾与总结。它要求作品忠实、直接、明晰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的逻辑。这样,任何形式的掩饰、虚构和扭曲,都将大大损害“忏悔录”的价值。对于一部“忏悔录”而言,坦率和真实,乃是值得称道的作风。与此相一致的是,在修辞上,明晰和准确是它的基本要求。其它的修辞手段的使用,必须要能够强化,至少是符合作品的明晰性和准确性,而不是削弱它们。可是,《野草》却未能符合这些修辞原则,相反,它恰恰是违背了,甚至是有意地破坏了这些原则。我们知道,在《野草》中有大量的述梦篇章,鲁迅正是借助这些梦来显示他的内心世界的状况的。而梦,众所周知,是理智迷离状态下的意识活动的产物。梦的内容非但不是明晰准确的,反而是模糊恍惚的。更为重要的是,《野草》在写作上也尽量模拟梦的话语规则,它以零散、含混、悖谬的语体及大量的隐喻、象征、反讽、寓言修辞和文体手段,来描摹梦境,而不是对梦的内容的直接陈述。这些表现手段,给《野草》本文笼上了一层浓重的迷雾,使人难以直接窥透其深隐的奥秘。鲁迅本人也承认《野草》在修辞风格方面的“含糊性”。他在一段自述中写道:“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鲁迅全集》第4卷,第3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而这种“含糊性”,对于一个思想性的本文而言,是不利的因素。隐喻、象征之类的手法,对于思想的描述往往只能是“累赘”。然而,这一切却是《野草》的诗性因素,也恰恰是《野草》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秘密之所在。《野草》依凭着这样一些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现代中国文化荒芜的戈壁上,《野草》确实是最葱郁和最富于生命力的植物。然而,这一生命的迹象,在鲁迅看来,恰恰有可能造成对文化荒漠化的粉饰,造成蓬勃的生命假象。鲁迅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或者说,鲁迅不再寄希望于文化的诗意书写,来营造个人灵魂的庇护所。他从自己的“野草”中,嗅到了他所憎恨的土地的气息。鲁迅以拒绝的方式来向冷漠的大地报复,他宁愿连同自己的诗意书写本身一起,在地火中毁灭。这仿佛是一场隆重的祭奠仪式,通过烧毁死者生前的用具,来超度亡灵,并在这象征着毁灭与再生的火焰中,获得新生。《野草》就成了象征着旧的生命的“招魂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