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百度围墙

今天 1阅读 0评论

李彦宏应该不会认为这是一件什么大事,百度只派了几个产品经理去面对那些怒气冲冲的出版人和作家——针对百度文库的版权侵权问题,这些人刚刚成立了一个出版界反侵权联盟。

“如果管不好,就关掉它。” 3月28日,李彦宏在深圳IT领袖峰会回应百度文库问题时说。

李彦宏所创立的这家在线搜索引擎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按照3月23日纳斯达克收盘最新披露的数据,百度公司的市值达到了460.72亿美元。

百度公司对于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之前,它已经经历过不少类似百度文库这样的事情,但谁也没能把这家公司怎么样。从2005年7月七大国际唱片公司以百度MP3搜索侵权为由向法院提出诉讼开始,百度与唱片公司之间针对音乐版权的诉讼与谈判一直没有间断。

这一次,这家傲慢的公司也仅是表达了一些歉意。3月26日下午百度公司发布声明,对之前“百度文库产品在前期的运营过程中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它声称将在未来3天内,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凡未获版权方授权的将得到彻底处理。

李彦宏自己也知道以搜索业务起家的百度追求流量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它最在意的就是流量以及其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现在它已经越来越多的将发展的目标放在那些曾经是它搜索的对象上。

从MP3音乐,到BBS(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电子商务(有啊)……,这些产品和服务都曾经是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寻找的对象,而现在,百度正在改变搜索引擎的本分,引导搜索用户进入到百度希望他们进入的网站。

简单点说,它正在做的,是让用户使用百度搜索之后,百度直接提供所需。这样一家公司的商业口号大概就是“提供搜索,同时解决服务。”百度将未来的增长似乎也寄托于此。

这点和谷歌不同,谷歌一直专注于所能到达覆盖的范围,而不是经营搜索结果。

相比之下,侵权对于百度来说确实是小风险,更大的危险在于搜索的广告价值的衰减。这家公司现在和未来最大的盈利来自于竞价排名广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搜索结果所带来的广告价值优势明显,但随着趋势的发展,搜索的广告价值在未来可能出现下降。

Facebook已经开始证明这一趋势。在美国,这家公司的广告额正在直线上升,而谷歌搜索广告的优势正在下降。相对于广告客户而言,在Facebook、Twitter这类社交网站上投放的广告离客户更近、也更为精准。

搜索的价值也更多体现在了电子商务之上。随着类似于淘宝这样的公司规模的壮大,其广告的直接转换价值在升高,2010年10月,淘宝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一淘网,而早在2008年,淘宝就已经开始屏蔽百度公司的搜索爬虫百度蜘蛛抓取自己网页上的信息。

五年前,淘宝给人更大印象还是低端服装之类的小商品,用户还需要百度提供购物的各种链接,现在,随着淘宝商城的发展,大部分的商品都可以直接在淘宝上搜索出价格和销售渠道,这对于百度的广告价值从长期看是一个打击。尽管百度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也推出“有啊”—一个商业模式类似淘宝的电子商务网站,但是并不成功。

在百度内部,那些不能带来流量,看起来和搜索、广告无关的项目看起来很难得到支持。

最新的这场百度文库版权争端就是由百度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一名之前在百度工作过多年的员工说,“归根结底是因为百度现在根本不需要冒险去做这些产品就能有很好的收益,它没有动力。”

无论是“百度文库”还是百度音乐,都会给百度带来巨大的流量,这正是百度之所欲。巨大的流量使得百度成为最好的展示平台。广告主通过竞价关键词在百度站点上发布广告,用户点击广告后百度获得广告费—这是百度赖以生存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

尽管百度说百度文库的流量没有给它带来商业回报,但已经惹怒了同样具有话语权的那些作家和出版人。

“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和传播,并不是免费和共享。”作家韩寒在博客中指责李彦宏的“共享”、“免费”以及所谓的“避风港原则”。

在版权人的眼中,百度文库的共享行为就是在“偷东西”。“‘百度文库’是世界上最猖狂的盗版集中营。”万榕书业的创立者路金波称,路是版权人同盟的代表,他与磨铁图书老总沈浩波、作家慕容雪村等组成了一个针对百度的6人谈判小组。

在此前的3月15日,由作家韩寒、郭敬明、贾平凹等50人联名发布《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50名作家联名指责“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一个窃贼公司,百度文库已经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并呼吁作家“拿回自己的权利”。

“像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已被下载4万次。”沈浩波说。

他还注意到,百度已经可以通过百度文库这个免费平台获利,因为在“百度文库”的页面上曾经出现过爱国者“多看电子书”的广告。

互联网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一直使互联网上存在大量侵权作品,很多来自于个人用户的分享,这是他们认为互联网自由、分享的一个体现。他们通常“被容忍”的原因在于“非盈利”,但现在一个庞大的机构也参与进来并且卖起了广告。

数年之前,这家公司创立不久,就凭借提供方便快捷、而且是免费的MP3搜索服务,为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搜索流量,免费下载MP3对中国网民充满了诱惑力,这也为百度在中国赢得了数量庞大的用户。在2005年8月5日百度赴纳斯达克IPO时披露的数据显示,当时MP3搜索服务一度占到百度全部搜索业务的40%。《彭博商业周刊》称,随着数字音乐的普及,百度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现在降到了5%左右。

现在,百度用类似的思路来推出百度文库产品,似乎顺理成章。

“百度文库”是百度旗下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一个开放平台产品,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涉及论文报告、专业资料、法律文件、文学小说等多个领域的资料。2010年11月25日,从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衍生而来的百度文库正式版上线。

“百度文库”这款产品发展之快令人惊讶。2010年底,“百度文库”称自己的文档已超过1000万,并以每天超过6万份的速度增长,占据国内在线文档分享市场70%的份额。3个月后、在此次版权事件之前,“百度文库”的文档又增长1倍多达到2053万份,其中包括文学作品278万份。

“百度文库”上线没多久后,百度就用包括物质奖励在内的激励方式鼓励用户上传文档。它提示用户不可上传任何涉及著作权侵权的文档,但并未像鼓励用户上传那样清楚明示如上传盗版书籍后果将会如何—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后果。

百度涉嫌通过一些条款蒙蔽上传的用户。它在用户不会注意的地方申明,“一旦由于用户上传的文档发生权利纠纷或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其责任由用户本人承担,因此给百度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百度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先侵权,再绑架权利人,推动其数字出版业务,进而在这个领域形成垄断,这是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沈浩波说。在2010年12月,百度推出了“百度文库书店”,尝试与出版商合作销售电子书,同时它也声称在开发针对百度文库的广告收入分成模式。

在所有能够控制的领域之内,百度都希望自己成为唯一的赢家。

对百度而言,现在的感觉真是好极了:互联网用户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知道搜索营销的价值;百度稳定地拥有这一迅速增长市场高达73%的份额;而最让百度感到放松的是,曾经一度带来威胁的谷歌已经退出中国,那些Google的簇拥们在无法忍受时常无法显示的Google网站(无论是香港站点还是全球站点)后也不得不开始使用百度。

这家公司的业绩也正处于历史高点:2月1日公布的百度2010财报显示,在2010财年,百度的总营收为人民币79.15亿元,比2009年增长78%,总净利润则比2009年增长137.4%,为人民币35.25亿元。

百度希望把更多的用户吸引过来,在近乎垄断性的市场占有率前提下,它还在绞尽脑汁让现有的搜索用户在百度网页上停留更多时间。这是百度热衷于推出百度贴吧、百度知道以及包括百度文库在内很多创新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搜索引擎,百度应该扮演的是流量分发器,将进行搜索的人们引导向互联网的各个网站。但现在百度正在做的却是希望那些流量又回到百度来,因为它自己拥有的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微博、BBS……与此同时,它还试图模糊搜索与内容提供之间的界限,最突出的是在“百度新闻”这个聚合页面中,新闻并不像Google那样标出出处,感觉很“原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也会被看做百度的优势。这些“优势”最后转换成了流量,当然最终还有广告。由于百度在其搜索列表的最上端有广告位,因此百度可以将自己的广告放在第一个并获得大量流量,进而获取收益。

2010年秋天,百度开始推广“应用开放平台”产品。这个产品使得用户在进行相关搜索时,与百度合作的相关应用能直接在百度的搜索页面上使用。虽有开放之名,但实质的结果却在于,和百度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可以不受机器计算的排序规则列在搜索结果的第一位;除此之外,这还意味着百度将本应该导向别的网站的流量留在了自己的网站上。

“如果用户都停留在百度,开发者自己的网站失去流量,怎么办? ”曾创立265.com并将之卖给Google的互联网从业者蔡文胜说。他在若干个初创网站中拥有股份,包括休闲游戏平台4399.com,多媒体播放软件暴风影音等。

当当网CEO李国庆与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也对百度的关键字广告提出质疑,“无论如何,京东当当几个本属于我们自己品牌的关键词(百度)不应该收取数百万的年保护费!”刘强东在微博上说。

“百度文库”也是百度制造的一个流量黑洞。按照网站流量信息提供公司Alexa的数据,“百度文库”用户量已超过百度音乐。一些站长开始通过上传含有自己网站地址的热门资料来获得流量,当然,他们往往不具备这些资料的版权。

涉猎如此广泛的业务让百度像极了王尔德童话中的自私的巨人,筑起一座高墙,期望流量进而是广告都能停留在这一高墙之中,别人无法分一杯羹。

但这一高墙并不稳固。除了百度贴吧、百度音乐、百度文库、百度知道这几个产品赢得大量用户之外,百度成功的产品并不多。

2003年,百度内部有员工提出要做C2C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被否决。到2006年百度看见淘宝的成功和威胁后,这个想法才重新被提起,并作为“百度有啊”这一项目开发。

但和外界所看到“有啊”的风光相左,这一项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钱,也包括人。一些批评者指责李彦宏在很多项目上挖来的项目领导者根本就不是那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人。

除此之外,不论什么部门在设计产品时都要为流量负责。这个考核指标为产品开发者增加了负累,并更愿意选择那些看起来灰色但能增加流量的手段。除了“百度文库”和“百度音乐”提供问题版权作品之外,“百度工具条”一度通过强制安装的方式占据用户的桌面,以增加搜索的流量。

李彦宏并不否认自己对流量和广告的追求。即使他在提及新的产品时,他的语境依然是围绕着流量和搜索以及从中获得的收益。在今年2月百度发布财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李彦宏说做社交搜索产品的目的是加强或巩固百度在网络搜索领域的地位。

“我们正在为这些社交搜索服务开发相关的商业化产品或者添加商业化元素。将来我们期待能从这些流量中更好地获益”。李彦宏说。

社交网站等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的投入和试错,但对流量的过度追求限制了百度的创新。管理者为了追求业绩,不断推出复制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在“百度文库”、MP3搜索这些灰色地带寻找机会。

美国贸易代表处在2月28日的一份报告中,将百度公司定性为涉及销售盗版或假冒商品的“恶名市场”,百度与淘宝公司、秀水街一起出现在了这份贸易黑名单上。美国贸易代表处指出,作为中国访问量最高的网站,百度提供“深度链接”,将用户引向出售侵权产品的第三方网站。

现在,运营了2年多的“有啊”在电子商务领域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在多次改版之后,变成了一个完全复制淘宝商业模式的产品。当初干劲十足的一部分骨干已经辞职;另一些人被分流到了与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合资组建的“乐酷天”。有传言说,整个项目将面临转型或解散的命运。

这是百度很多新产品的命运。已鲜有人在用百度Hi;百度贴吧的流量也在随着SNS和微博的兴起而减少,而百度视为微博产品的百度说吧却丝毫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经过11年之后,百度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它把大量精力用在搜索之上,为此建立起庞大的导入信息的体系,继而又把这些信息把握在自己手中。百度无疑是一个“有争议”的成功者。但也因为如此,它另一方面的创新不足、搜索广告被质疑—也为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第一财经周刊》:百度围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