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氏纪录片拍摄角本大纲之——素材整理
因他医术精明,黄帝轩辕氏敬之为神,封他为医相,五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始祖。
巫彭的后裔巫访,为古代名医,他精医术,着有小儿颅离经,可占天寿与判别疾病生死。
在巫彭、巫访的后裔子孙终,世代相传相授中国最古之儿科医学,皆称巫氏,世代相传至今。
帝喾(俊、俈)有八个儿子,都聪明贤良,世人们称之为八元。他们在帝舜的时候辅助舜治理国家,向四方宣扬礼教。八元之一有一个名字叫巫人的,后来被封在巫这个地方,就是巫氏了。巫这个地名大概是由于巫人封在这里而命名。
也有巫咸之后有巫咸氏(以汝南为地望)、巫氏。巫咸氏后又有减氏(以汝南为地望)、咸氏(以汝南、东海为地望)。
3.巫氏的社会地位:
巫姓之由来与其所司之职巫史、卜筮之官有关,巫姓是由职业和官职演变而来的,是古代之名门贵族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同流同远。巫字上一划顶天、下一划立地,人与天地相通,所谓:“顶天立地平阳巫”,是我国古老之姓氏。在上古时代,巫族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年代,其影响极大、流传甚广、历史之长。巫们的地位是很高的,巫和政是分不开的,巫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亦是尊贵的,巫族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商朝其地位一直是很高,在商朝有巫咸、巫贤父子宰相主持国家政务,大权在握,并且还有些大夫一级的官员。这些巫氏先辈们,博通各艺,辅相国家,个个都是为民利国之臣,此乃巫族鼎盛时期也。
尚且需要整理
4.巫咸,巫贤:
3600年前,商王太戊、分别起用、巫贤父子宰相,西汉的《·》记载。帝是在其兄帝去世后继承帝位的,但他骄横不羁,遂使政道渐失。为此专门写了《咸义》《》等数篇文章,畅言治国之道,苦苦告诫规劝太戊帝。帝终于去恶从善,修身养性,使商朝中兴,诸侯归顺。后经、紫扈辅佐治政三年,远方四夷之国,皆遣使纳款,重译而至者,大小凡七十六国,众诸侯朝贺!
进号中宗。主政期间,修明政事,清正廉明,望重朝野,大修汤王之典,益行仁政,天下大治,社稷中兴。一生勤政活了90 岁,巫咸病卒,帝赠封巫咸为征夷侯。并封之子巫贤为相,巫贤辅佐帝时,倡言行辞,治国有方,为全民乐道,诸侯宾服,天下大和,商道自此复兴,万民敬仰、史传流芳!
《晋书》唐虞之羲和,夏朝之昆吾,商之,皆掌著天文,所传之三家星图,巫氏与矣。邹淮《历书》星图,所列星座十又九焉,此为测天文之首也。是天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有些典籍称巫咸是黄帝的臣子。巫咸发明了用蓍草来筮卜。所以古代巫字通筮字。有记载在黄帝和蚩尤进行涿鹿之战的时候,黄帝让巫咸筮卜吉凶。巫咸说能胜利但是会有一些灾祸损失。巫咸还发明了鼓,并且用鼓来驱傩。黄帝让巫咸击鼓来驱逐疫鬼。百姓多疾病,黄帝让巫咸来帮他们打通九窍。巫咸还最早制定了除夕节。
有些典籍称巫咸是帝尧的臣子。巫咸因为方术担任了帝尧的医生。巫咸又擅长祝由科。用祝法治愈人的疾病。还有一些典籍称巫咸和巫彭是一个人。
商帝太戊的时候,巫咸和伊陟共同辅佐朝政。那时出现了一件妖异的事情,一天一棵桑树和一棵楮树出现在宫廷中,两棵树一开始就长在了一起,一晚(有说七天)就粗得两手合围了。伊陟将这件怪事告诉巫咸,于是巫咸写下《咸乂》等四篇告诫太戊失德。伊陟然后告诉太戊:“妖异敌不过德行,是帝王的政事有不足”。又说:“桑楮这样的树应该生长在荒野之中,而不是宫廷中,难道是宫廷要变成荒野了吗”。太戊害怕了,重新实行先王的德政。三天后桑楮树就枯死了。三年后远方七十六国前来朝觐。太戊还请巫咸向山川神祇祈祷。巫咸又对天文学很有研究,善占星。著有《星经》。
从春秋战国开始,巫咸已被当作神明祭祀。屈原离骚中写到“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秦惠文王的《诅楚文》写到“告于丕显大神巫咸”。
平阳(尧都)有巫咸顶(巫咸休真处)。安邑(禹都)有巫咸山,巫咸水,巫咸墓。苏州有虞山、巫咸墓(当是后人附会)。
5.巫都:汉时为大儒,著有养性经行世,对生活习序规划、裨益良多。
6.巫暹:迄东晋末年,匈奴得势,在山西平阳称帝,五胡乱华,不少巫姓因怕株连,改姓许、柯迁徙各省。唯我巫暹公在这危难之时,不畏强暴,不怕株连残杀,从山西避乱山东,而后转徙福建(今南平市东建溪),距今1580余年,是我族入闽始祖。
需各族谱相印证
7.巫罗俊: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8年左右),巫暹之裔昭郎率子巫罗俊再迁黄连垌(今福建宁化)开发,巫罗俊开发黄连峒功绩赫赫。巫罗俊于唐麟德元年(664年)8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83岁,安葬在竹筱窝,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宁化县治迁此,而将其墓迁往嵩溪黄沙渡(今属清流县境)。台湾凤山市镇北里北辰宫(巫王爷庙)。
黄连峒大概本来是闽越少数民族生息的地方,地处偏僻,中原文明还没有传播到那里。所以隋朝以前史书上没有这个地名,没有列入版图。宁化县志中虽然说黄连属于某某县,不过是说黄连地界大概属于当时的某个郡县名义上的范围。然而尚且未经开垦,人口也非常少,政府无法征收赋税,自然也就不能列入田地户籍中。三国时吴设置绥安县,经过东晋宋齐梁陈到隋朝,汉人南迁,逐渐有人在黄连开垦生息。不过人口极少,也不需要治理。隋朝开皇年间废除绥安县,大概也是有此种考虑。巫罗俊移居黄连不久,正赶上隋末大乱,军阀割据,官府失去管理。所以黄连当时匪寇很多。这些匪寇大概多是当地少数民族,汉人迁入,必定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官府能有效治理时尚不致生乱,官府失能,必定会发生贼寇。那时的罗俊尚属年少,应该不到三十岁,在险要处修筑坞堡护民,令匪寇不敢进犯。所以周边散居的移民纷纷聚集在罗俊的周围,慢慢形成了比较大的聚居地。那时占据江苏的李子通派人到福建来攻略,未必是发兵侵掠,应该主要是让人民归附。罗俊假借经商的名义,前往苏州考察天下形势。前往苏州大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沿山溪入江西,沿赣江入长江,再顺流而下到苏州。一条是沿闽江入海,再溯流而上到苏州。应该是前一条路线,因为海船的制作和风险应该比较大。罗俊大概看到李子通不能成事,最终没有依附他,便回来继续召集人民开垦土地。李子通败亡那年,唐朝廷分邵武县设绥城县,第二年又分邵武县设将乐县,这是唐朝开始管理建州了。但是三年后将邵武县并入绥城,并废除将乐县,大概治理很困难。所以罗俊在贞观三年到长安上书,要求将黄连纳入国家版图。然后当年朝廷反而废除绥城县移治邵武县,版图反而收缩了。大概当时有什么变故,所以罗俊的志向没有达成。但是朝廷钦佩罗俊的爱国精神,授予他官职以便名正言顺地继续开发当地,但是除此以外大概没有提供什么援助。这个官职大概就是后来说的黄连镇将。罗俊当时开拓的疆界桐头岭、站岭、杉木堆、乌泥坑如今都已不可知,但站岭或许是如今长汀北部的鸡公崠。根据县志,罗俊逝世不当早于乾封元年,而乾封二年终于设置了黄连镇。也许当时朝廷和罗俊达成了某种约定也未可知。同一时间还设置了归化镇,正好在黄连镇和邵武县中间,从名字看大概有少数民族酋长归化。也许这酋长未归化时,阻断了黄连和中国的交通,以至于政府无法有效管理。罗俊公一生致力于开拓蛮荒,梦想着将黄连纳入中国版图,最终,罗俊公应该可以瞑目了吧。
另外巫罗俊最早开发宁化石壁,是客家人的先驱。我认为将他比作大航海之哥伦布也并不过分。
8.巫伋:
目前发现最早的《巫氏族谱》序言
(作者:巫伋)
(见江苏省句容县柘溪谱,修于南宋绍兴三十年庚辰岁<公元1160年>九月,距今已有848年了)
巫氏之先,盖上古有巫彭者,作医济世。有商大戊时,咸公保义王家,商道复兴。至于祖乙,咸公之子贤,复任职,父子继相,中兴王室。呜呼,盛哉!逮周春秋时,在鲁有针巫氏,在楚有屈巫氏,虽不可推详所出,疑皆其后也。更有巫马施,字子期,为孔子高弟。或以巫马非一姓,然往往姓氏编录之,其为巫氏无疑。
汉武帝时有巫炎者,为附马都尉,颇好神仙方士隋养之术;人常见其居有紫云覆其上,武帝使人望之,果然。后竟不知所终。或以为仙去也,其事不见于史传,而《太平广记》载之,盖亦汉武之风化也。厥后有巫捷者,尝为冀州刺史,亦不见于史传;第隋开皇中,长孙讷言笺注《音韵》载焉。其后《姓苑》、《姓源》诸书,皆纪其人,不可诬也。又有巫都者,曾著《养生论》,亦汉代人也。自汉而下,历三国,历南北朝,迄于隋唐,寥寥千百年间无闻焉。盖上为我海内同宗共姓之祖。后世子孙不可不知。
若我本宗之所自出,始迁创业之祖,则为隋之太子舍人仲懿公也。公之先为闽之临汀人,缘五季乱离,遂徙江左建康府,容邑之东,青山之南,筑室而居,因世家焉。世迭而下支分派别,几十余族。子孙披儒冠、齿士列,驰声庠序,代不乏人。以进士登科者,才四人;以荫补与上书得官者五六人;贡名礼部者十数人。虽皆承祖宗之余庆,而缀仕籍者,何鲜少也!
我十代祖德新叶公,生景宾瑄公,为福建转运使。瑄公生次翁公,为虞部郎中。次翁公生卓公,字成袭者,乃我之曾祖也,赠太子少保。卓公生峻公,字执谊者,我之祖也,赠太子少傅。我父承庆公,字必用,赠太子少师。伋也不肖,居其次。获承祖考之余休;十数年间,历台省、侍经筵,出入琐闼,寓直禁林,致身政府,叨遇宠荣,亦已极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