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解说员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特征
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赛事转播成为电视体育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了众多的体育解说员,一些解说员甚至成为其解说运动项目的象征,成为粉丝心目中的明星。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专门化的体育解说员培养机制,体育解说员的选拔与培养显得比较随意,导致体育解说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解说工作的质量。因此,不断探索体育解说员专业化培养模式和路径是提高体育解说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对体育解说员的素质结构进行研究,是构建体育解说队伍专业化培养机制的逻辑起点。
体育解说员的思想素质
政治理论素养
体育比赛有时候和政治也有紧密的联系。以奥运会为例,主办国在办好奥运会赛事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奥运会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运动员是代表各自国家参加比赛的,组委会要为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升国旗,要为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奏国歌。因此,体育解说工作也要注意遵循政治性原则。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纪律观念,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报道方向。要遵循政治性原则,注意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多宣扬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思想和文化,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国际友谊。
职业理论素养
由于体育解说评论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对其角色定位以及工作原则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因此,一些解说员对工作岗位的性质认识不清,难以准确把握解说工作的规律和原则,影响了工作效果。一般人看来,体育赛事转播属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范畴,体育解说员应该遵循新闻“真实、客观、冷静、中立”等准则。《奥林匹克宪章》则明文规定:体育比赛转播不属于“新闻”范畴而属于“娱乐”节目范畴,作为娱乐节目主持人,体育解说员角色首先应该是“娱乐人”,因而不应完全用“新闻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工作。既然体育解说员的角色定位为“娱乐人”,如果再用新闻人的准则去要求他们,就会发现存在一系列困惑和矛盾,如体育解说员立场能否有倾向性,体育解说员能否激情四射,体育解说员能否用艺术手段解说比赛,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要依赖于解说员对于解说评论工作的正确认识。因此,体育解说员应具有较高的体育解说职业理论素养,对于工作性质、工作原则与工作方法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
体育解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又可以是传播体育信息的载体;体育解说员又具有教练员的技战术素养、裁判员的规则熟悉度、学者的理论丰富度,专业、精研某一两个项目是解说行业逐渐成熟的一大标志。①在国际上,很多优秀的体育解说员本身就是著名运动员或教练员。2012年5月,根据《IAMAGM》报道,查尔斯-巴克利这位昔日的传奇名宿凭借他独树一帜的解说风格和多年磨炼出的口才,赢得了2012年体育艾美奖中的“杰出体育转播评论员奖”,这是美国体育解说员的最高荣誉。NBA的这些专职解说员出身迥异,有的是体育记者,有的是球迷,有的是退役的球员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专业化的体育解说员,他们只解说NBA比赛,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年。大到NBA的历史,中到每一队的历史,小到每一个球员的历史,某年某月某日的某场比赛,某场某局某次的得分,某天某报的某篇球评以及某个球员的家庭动态、个人爱好、伤病情况等等,解说员都了然于胸。而像球队、球员的特点、风格等就更是不在话下,如数家珍了。NBA甚至连摄影师都是专业化的,摄影师往往在裁判判定某个队员犯规或违例之前就已经把镜头准确地对准了那个队员。
在我国,优秀运动员加入体育解说队伍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伦敦奥运会转播中,姚明、李小鹏、胡佳等前世界体育名将加入明星嘉宾解说队伍,他们以专业素养和卓越的比赛阅读能力而受到好评。这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体育解说员专业化培养的必要性,体育解说员应该具有学者的理论知识素养、运动员的比赛解读能力,熟知教练员的指挥艺术和裁判员的临场执法手段。
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表达素质
语言是体育解说员完成工作的重要武器,因此,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是解说成功的保障。1995年,宋世雄被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评为“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反应机敏、富有激情的解说使人如临其境,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评论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第一,语音标准化和语言规范化。作为电视大众媒介的组成部分,电视体育解说同样承担着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的社会责任,必须有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规范的普通话用语。不论解说风格如何变化,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外语或者是地方方言进行解说,语音的标准化和语言的规范化总是前提。此外,新媒体时代解说员可能要更多地使用一些网络语言和符号,要注意网络语言符合的使用一定不能损害到解说员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第二,音色明亮悦耳,音调富于变化。观看体育比赛是健康轻松的休闲娱乐活动,体育解说员的语言应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因而,体育解说员声音要求“音色悦耳,音调富于变化”。在用声上应大多以实声为主,强度适中,音量偏高一些;在语气和节奏上,则应流畅自然、富于变化。体育比赛竞争激烈,经常会出现戏剧性的场面,观众的情绪也会随着比赛跌宕起伏,解说员悦耳的声音会伴着他们同喜同悲,增强他们的心理感受。
第三,表达的即时化、口语化和专业化。体育解说员要练就扎实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电视体育解说主要以口头语言为特色,辅以一些体育专业术语。解说员应力求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解释体育专业术语,仿佛在跟观众进行口头对话,这就要求他们的表达要实现口语化和专业化。解说员要有即时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能达到出口成章的境界。
第四,解说语言要艺术化。老一辈解说员张之本身就是艺术家,拥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解说起来可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达到一种艺术化表达的境界。新生代解说员贺炜也拥有较扎实的文学功底,经常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解说比赛,球迷们非常喜欢他艺术化的解说方式,戏称他为“文艺帝”或“诗歌帝”。体育解说员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向生活、向群众、向书本和各种艺术形式学习语言,练就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留下妙语连珠的解说精品。
体育解说员的身心素质
在人们眼里,体育解说是一个光鲜耀眼的工作。人们对体育解说员比较熟悉,因为几乎每到比赛日,都能听到他们专业的解说;但人们对这个群体又不熟悉——高速运转的赛事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尽量避免出错,不能有主观倾向性,赛前要恶补相关知识,一场场解说下来,身体和心理的承受都达到了极限。2012年8月,央视德甲解说员陶伟突然去世,根据济南警方以及陶伟生前好友的说法,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陶伟事件让人们普遍关注起解说员的健康问题。体育解说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工作的强度和生活的不规律性,解说一场比赛要做大量的准备,解说现场也要根据比赛情况做出调整,比赛过程往往跌宕起伏,解说员要和球迷同喜同悲,压力挺大。解说一场比赛有时候前后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过于兴奋导致比赛结束后失眠。
解说员不仅要面对繁忙工作的压力,有时还会因为说错话而受到网友攻击,解说员一旦犯错就要面对上亿观众的批评和指责,这就给解说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段暄作为央视近十年来着力培养和打造的足球赛事当家解说员,他在享受着成为“旗手”荣耀的同时,也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巨大压力。几年前,他在一次直播中不小心“走光”,被网友扒出了他“上身穿西装、下身穿短裤”的“直播工作照”,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段暄自己也多次诚挚道歉,才逐渐平息了“短裤门”事件,因为当时直播间内大灯照射下的高温,让一般工作人员都只能短衣短裤,还一个劲冒汗,而段暄作为主持人,就只能享受“下半身”的清凉,上半身仍然需要西装笔挺。再如韩乔生,他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播音员,因出错多而以“大嘴”蜚声海内外。其实大部分人真正知晓韩乔生大名,来自于网络流传的“韩乔生语录”。2002年初,“语录”刚开始流行,他又难过又意外,每次解说比赛他做足了挨骂的思想准备,直到一家出版社未经他允许出版了《韩乔生语录》,生性豁达的他也忍不住落了泪。
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生活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影响解说员身心健康的杀手,这就给体育解说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赛事更是风靡全世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比赛几乎从未间断,竞技运动竞赛已形成了以奥运会为依托的全球文化现象。随着体育赛事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各个地区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发展。此外,职业体育的兴起,使得世界范围内运动员的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如欧洲足球俱乐部云集了全世界的足球精英,欧冠联赛也成为影响力比肩世界杯的足球盛事。NBA更是荟萃了全球篮球高手,NBA总决赛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奥运会男篮决赛。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国际足联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欧足联官方语言是英语、 法语、德语,FIA即国际汽车联合会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②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要求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相当的外语能力,否则,将成为体育解说员的一大短板。老一代解说员宋世雄就坦承,他解说生涯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因外语能力不强而错过了很多重要的采访机会。著名解说员黄健翔本身就是学外语出身,扎实的外语交流能力对他的解说工作帮助很大,他也多次表示作为现代的足球解说员,除了懂得英语外还要多掌握其他几门外语,特别是拉丁语系的语言,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因为这些国家在国际足坛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主持技巧与现场协调能力
体育解说员不仅要解说好比赛,作为赛事转播的核心环节,他还担任了节目主持人和现场导演的职责,赛事转播成功与否往往与解说员是否充分发挥了现场协调引导功能相关,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主持技巧和现场协调能力。他不仅要成为比赛和电视观众之间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要作为现场指挥协调参与转播的每个环节和个人,让大家凝成团队共同做好转播工作。赛前,他们要和赛场现场记者一起,迅速发现和采集赛事最新动态信息,并及时向转播机构后方传达赛场的最新信息。赛中,他要协调好整个转播团队,和解说顾问、嘉宾、导播甚至是灯光师、音响师等默契配合,共同做好解说工作。他还要和导播配合一起做好赛事画面导播工作,如果导播对比赛的解读出现偏差,没能及时洞察赛场上发生的精彩故事,体育解说员和解说顾问还有义务提示导播进行画面切换。他还要和球迷保持密切沟通,为球迷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引导他们尽量做到“狂而不乱,哀而不伤”的理性看球、文明看球。
体育解说员的协调能力还体现在与运动员、教练员的良好关系上。由于解说员的身份属于娱乐节目主持人,因此,他们和运动员、教练员的关系可以比一般记者更为亲近,这样他们就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比赛的内幕信息,甚至趣闻轶事,一方面,可以使解说比赛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解说员如果通过内部渠道掌握到足以影响比赛结果的信息,如关于教练员排兵布阵、战术打法以及运动员的伤病情况,这些信息如果还处于保密阶段,就有可能影响到比赛结果,这个时候解说员应注意保密,要到该信息对于比赛结果的直接影响消除才能发布。
(作者蔡莉系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民族传统教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晓东系该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
注释:
①徐梅、镇晶晶:《新时代体育解说员:当自己的掘墓人》,《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7月30日。
②百度百科:《国际足球联合会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6944.htm?fr=aladdi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