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共生趋势与模式建构
导言: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正朝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加速前进,但囿于产业内部竞争趋于激烈,外部入侵不断加剧,产业良性生态系统难以建立。基于此,本文在产业共生理论指导下,研判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特征趋势,并尝试建构体育产业共生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结构、规模、效益和质量等产业自身发展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产业正朝着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努力前行。
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也还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审视,主要包括核心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弱、产业融合发展和关联程度较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连带的内因,也与体育产业竞争形势复杂的外因密切相关。藉此,本文拟在产业共生理论指引下,思考和研判当今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演变趋势,并尝试建构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主要模式,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共生理论与产业共生1.1 共生的起源与发展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Debarry)首次提出了共生(Symbiosis)的概念,他在观察一起生活的生物体时指出,共生是生物体间存在的一种营养性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相互间的永久物质性联系。
历经前苏联学者范明特(Famintsim)和德国学者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关于不同种属生物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抑制关系的理论诠释,共生理论及应用的相关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范畴的焦点研究领域。
在生物领域,有学者研究了南美洲合欢蚁与金合欢树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Janzen,1967)与自然生物之间的不同类型共生关系识别问题(Edward O W,1990);在生态领域,有学者研究了共生生物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利害关系(Scott,1969),以及可能存在的寄生和共栖关系(何自力和徐学军,2006)。总之,“共生是生物进化创新重要源泉”的观点已成为生物学界的共识。
1.2 产业共生的释义与应用
共生理论初入经济学范畴是被学者用来考量市场经济规律的,此后其在经济学中的适用边界逐步扩展,例如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融合渗透现象的考察,经济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依存关系的研究和国家间经济竞争与合作关系问题等。
同时,产业共生问题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产业发展后发国家来说,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共生发展的经验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从狭义上来说,只要发生了共生现象,形成了产业共生体即为产业共生;从广义上来说,同类产业不同价值模块抑或不同类产业间发生互动、融合和协调的经济联系也可被视为产业共生。
目前学界关于产业共生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既有宏观层面关于全球视角的产业价值链位置竞争研究,也有中观层面关于产业共生理论机制与理论发展的诠释,还有微观层面关于企业“竞争—效率”对等性与自主创新的探讨。然而以往的研究中多为单一问题的具体分析,存在成果碎片化和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亟待对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宏观战略做全貌考察。
2 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趋势研判
产业共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国体育产业的共生发展整体上已经历了点共生和间歇共生的初级阶段,目前正处于连续共生阶段,并将朝着一体化共生的理想状态迈进。
2.1 互动趋势:从互利到共荣
在产业共生的分析框架之下,互动性是产业共生的最基本特性和共生行为的具体反映。由于对利益的诉求,产业之间发生了互动,并逐步建立了维持互动趋势持续推进的物质基础。
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也呈现出动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从区域经济视角来看,我国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促使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内体育产业共生发展,区域内各城市体育产业相关资金、信息、服务和产品的交互日益频繁。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和承接,中西部地区省市也更加主动参与互动,逐步与东部发达地区形成合作与竞争的产业互动形式。
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视角来看,产业结构优化与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诉求将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之间共生互动形式的变迁。可以说,我国体育产业的共生发展正从最开始的“主动-被动”互利的互动关系,逐步向“主动-主动”共荣的互动关系方向发展。
2.2 融合趋势:从渗透到重构
不同于产业融合,产业共生的融合是以价值共创为基础的,通过价值增殖和创新过程中产业间业务的连接、交融而产生了产业共生发展的融合趋势。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愈发意识到体育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转动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供需两侧共同发力之下,区域之间、业态之间的业务往来与价值活动愈发紧密相连。
在此基础上,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展现出明显的融合性特征,随着产业各部门价值共创和实现频速加快,融合态势也正不断加速。从融合的实现方式上看,我国各省市之间和省市内部体育产业产品的供需、技术的互补和业务模块的组合都存在紧密的连接。这种连接最先出现在东部发达地区或产业价值链条上的少数环节,继而逐步蔓延到全国产业整体发展或产业完整价值链中。从融合的本质属性来看,价值的共创和增殖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在科技的推动下,融合也从局部领域的渗透逐渐走向全面重构。
2.3 协调趋势:从形态到功能
在产业共生框架下,作为共生单元的产业之间要维持共生关系必须保证能量传输的均衡稳定,这种协调关系的维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也是一种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体育产业共生发展首先需要协调的是数量和质量两个基本层次,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各省市在总量规模上的协同性尚且较弱,中西部地区产业产值规模明显落后。产业各业态发展也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关于发展方式和效率的质量协调更是刚刚起步。
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产业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所造成的协调变动更具有独特性。在逐步进行低效产业外迁的东部,其共生状态的协调性正从形态协调向功能协调转变,而在承接产业的中西部尚需要解决产业集群外在形态的协调。总之,当前高质量发展背景之下,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整体协调趋势必须从追求数量和外在形态的协调性逐步向质量和讲究内在功能的协调性转变。
3 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模式建构
产业共生的本质是产业内部或产业与外界之间进行了物质、信息或能量的交换。如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视为一个产业共生系统,按照区域范围划分,我国各省市之间存在能量流动,省际间、区域间或国际体育产业之间也存在能量交换。按照产业业态划分,我国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存在共生关系,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同样有着共生联系。
结合产业生态学研究,各产业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与非共生关系两大类,具体分为中性、竞争、合作、寄生、互惠和偏利等6种关系类型。不同的关系类型均有不同的运行效用,在体育产业共生系统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关系类型,建构体育产业共生模式,提升产业绩效,减少能量损耗至关重要。
3.1 偏利型共生:强化核心产业主导性
在产业共生类型中,偏利型共生是较易建构的共生模式。偏利型共生的最主要特征是单向赢利性,即共生中产生的新能量(效益、物质、信息)主要被一方所吸收,另一方则无获益或获益较少,但并不会因共生而利益受损。在产业发展语境下,偏利型的共生模式有利于后发性产业在整体发展滞后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培育和发展核心产业。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但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按照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收入弹性两大标准,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应为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2015—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产值增速与增加值增速均快于体育产业平均增速,但两大核心产业产值比重依旧较低,尤其是竞赛表演业占比始终未有突破(表1)。由此可见体育核心产业的主导性优势尚未建立,因此建构偏利型的产业共生模式,将有助于核心产业的优先发展,使其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充分发挥带动和扩散效应。
达成偏利型的产业共生模式需要实现生产要素、政策支持等共生能量在体育产业系统内部的偏向性流动。因此,一方面,要持续加强相关政策的倾斜,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确保共生能量优先朝向核心产业流动,实现竞赛表演与健身休闲两大核心产业产值规模的快速扩大。
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的提升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使得两大产业形成市场向心力,主动吸收共生能量,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当然偏利型共生模式的维系还需要关注非获利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在偏利共生模式下,要引导和鼓励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等非核心产业充分利用核心产业的带动效应帮助自身完成价值创新和产业升级。
3.2 寄生型共生:塑造运动项目产业链
在产业共生类型中,寄生型共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共生模式。寄生型共生最鲜明的特征是共生本身不产生新能量,且物质或能量由宿主单向流至寄生者,即宿主产业作为端点提供副产品,而寄生者以此为生存发展的资源。
这种共生模式易于形成一条纵向关联紧密的产业价值链,使模式中所有成员构成一个以宿主产业为核心的有序系统。寄生型共生在体育产业内部早已有之,但主要是围绕产业业态相连接的传统寄生模式,例如,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宿主而产生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
一方面,围绕体育产业业态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与文化、娱乐、传媒、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价值链类似,在替代品竞争中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产业链商业要素不全、供需匹配错位、变现渠道不畅,严重阻碍了体育产业整体生态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因此,体育产业建构的新型寄生型共生应以围绕并凸显体育产业特质为原则,塑造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
有关研究已经指出,体育产业成型的内在逻辑是基于一定运动项目的产生、发展,运动项目作为“链核”延伸了体育产业内部的价值链,并促成了分工合作关系。同时,建构以运动项目产业价值链为核心的新型寄生型共生模式还具有以下优势:1)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不仅使体育企业价值不断增殖,还会推动产业深层次的多重创新;2)各区域可以根据资源禀赋和运动项目基础的不同,有重点地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3)作为文化符号的运动项目本身并不是产业实体,这可以克服寄生型共生中宿主仅提供能量却无回报的窘况;4)运动项目产业链条长,在促发展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能极大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综合贡献率。
体育产业发展要建构寄生型共生模式,首先,必须树立运动项目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位置,以运动项目的运营发展为产业链生发的基点与动力源。其次,根据大众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特点来延伸产业链条,以供需匹配的生产服务激发产业链条的价值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各价值模块在运动项目产业价值链上的寄生型共生。最后,在“强枝干”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繁枝叶”。
也就是说,要着力强化产业链主干,提升共生“宿主”的能量强度以供养更多“寄生物”,使得运动项目的产业链能够快速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并推动产业链条各模块形成更紧密的共生关系。
3.3 互惠型共生:打造区域协同增长极
互惠型共生因可实现共赢的优势,使其成为最普遍、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产业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方式将不同产业或不同区域的相同产业组成共生系统,在平等合作过程中产生可观的新能量(效益),并进行广谱分配。其中等量分配的对称互惠是效率最高且最稳定的共生形态,但这是较为少见的理想状态,存在更多的是分配不均匀的非对称互惠共生,这一现象在区域产业共生中尤为显著。
审视全球体育产业发展实践发现,由于各区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不同,区域发展难免出现不同步、不平衡现象,换句话说,即各区域之间很难形成对称性互惠的体育产业共生模式。
因此,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共生发展要充分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跟进协同。此外,还要切实运用好现有体育产业发展平台,最大化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增长极的形成。
建构互惠型共生模式更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是促进各区域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努力向对称互惠共生形态演化,促成相关产业规划衔接,体育资源共享、统一市场形成和协同机制完善,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朝着合作共赢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利用非对称互惠的共生形态积极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围绕各省市不同地域特点和资源特色,在我国整体和各省市自身2个层面共同编制规划,有侧重点地培育不同增长极,真正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区域协同有序、业态整体向荣的发展态势。
目前体育产业发展中,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运动休闲小镇是典型的互惠型共生体,例如位于上海徐家汇产业基地,常州武进产业基地,九华山山地运动小镇和荆门漳河新区航空运动小镇等。这些基地和小镇中的体育企业大都不存在直接竞争和互相抑制的关系,通过平台的集聚效应将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共荣格局。
3.4 混合型共生:提高产业发展融合度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不断介入以及与相关产业的业务往来,体育产业的产业边界、范围和发展格局均变动不居,其共生发展态势正变得更加复杂,混合型产业共生模式也由此产生。混合型产业共生主要指在一个产业共生系统中,不止存在偏利关系、寄生关系或互惠关系的共生模式,还存在多种共生关系混合的共生模式。
早期体育产业发展内部各业态边界清晰,区域产业发展联系也较为松散,产业共生关系单一。单一的共生模式容易造成产业业态的分立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严重阻碍了体育产业内部共生共荣的价值共创,不利于形成统一完整、良性运作的体育产业共生生态系统。加之,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业态、运营模式和区域合作竞争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共生系统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建构适宜的混合型产业共生模式恰逢其时。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各省市之间体育产业存在多元的共生关系,例如东部地区上海市形成的产业带动效应和波及效应就较易形成非对称的互惠共生,而西部地区大都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适合打造对称互惠共生的户外休闲运动+旅游的集中式目的地。
同时,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借力混合型共生模式的多元优势,推动体育产业各业态的连接交融与价值创新,以及与其他相关产业在业务、技术和产品方面深度的融合与创新。
一是,未来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工具时,要准确把握不同共生模式的优缺点,以产业共生系统健康、高效、永续发展为目标,推动不同共生模式的协同运作。
二是,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不同阶段特征,适时调整产业共生模式,做好不同共生模式的衔接与转换,确保体育产业共生系统不断演化共进。
三是,要善于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创设更多适于产业共生的交互平台,为混合型共生创造条件。总之,在混合型共生模式的推动之下,全国各区域之间,体育产业各业态以及与相关产业之间将本着价值共创的原则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努力实现转型与升级。
4 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无论是从区域经济角度,还是从产业结构角度,合作与竞争都时刻存在。
因此,从产业生态学理论体系出发,以产业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研判体育产业共生特征趋势,建构各类体育产业共生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未来,通过对不同共生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竞争所造成的无谓资源损耗,也能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前行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生态体育文旅场馆小镇园区产业融合
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策划咨询、智慧提升、赛事组织体育文旅产业融合、景观建设、园林绿化、智库共享、文创研发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