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宾礁重磅调查报告出炉:生态系统总体健康,“人工填岛”毫无根据

今天 4阅读 0评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8月30日,由自然资源部下属多家科研院所,联同国内多家科技创新平台力量联合完成的《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公开发布。该报告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采用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方式,对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估,对沙洲的形成及其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报告》还专门针对今年以来,菲律宾炮制的所谓“中国在仙宾礁人工堆积珊瑚碎屑导致该区域珊瑚大量白化死亡”等言论,展开多点位实地调查,认定菲方的相关言论毫无事实根据。 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稳定 仙宾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这座岛礁现如今基本情况究竟如何?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今年5月-7月,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等单位及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力量,对仙宾礁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 调查之后形成的《报告》显示,在对2012年-2024年仙宾礁遥感影像底质类型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2024年较2012年,仙宾礁水深20米以及更浅的地方,包括向海坡、礁坪和潟湖坡在内的礁盘区域的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在沙洲运动影响区等部位有所下降,减少面积约占2012年面积的6.8%。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仙宾礁沙洲均为砾洲,由粒径粗大的生物碎屑组成,其中,以珊瑚碎屑为主。沙洲周围存在一定范围的碎屑覆盖区,碎屑覆盖区及附近区域造礁石珊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仙宾礁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减少的主要区域。 通过进一步调查则发现,局部区域造礁石珊瑚受损或死亡源自于沙洲的自然运动。因为沙洲运动过程中生物碎屑会直接掩埋珊瑚,也会对掩埋区域周边珊瑚造成撞击、摩擦等物理破坏,同时生物碎屑随水流运动又阻碍了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生长。上述因素都会导致沙洲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其周边的珊瑚受损或死亡。 而沙洲的运动对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又是有限的。因为在气象和水文条件规律性变化的情况下,沙洲的移动范围是有限的。2012年-2024年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显示,沙洲的碎屑覆盖区与沙洲历史运动轨迹覆盖范围吻合;仙宾礁单个沙洲的最大位移约为0.26千米;6个沙洲的碎屑覆盖区面积合计约为0.11平方千米,不足仙宾礁礁盘面积的0.3%。因此,沙洲的自然运动对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范围较为有限。 珊瑚礁生态系统总体健康 此次调查过程中,相关科研团队还对仙宾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获取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报告》显示,仙宾礁分布有造礁石珊瑚236种,仙宾礁分布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数约占整个南沙群岛已记录造礁石珊瑚种类数的64%。在对沿礁盘周缘设置的23个调查站位开展实地调查后还发现,所有调查站位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平均为24.7%,最高为51.3%,与世界珊瑚礁主要分布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造礁石珊瑚群落具有良好的生长和恢复潜力。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别珊瑚存在白化现象,经研判属于季节性升温带来的零星热白化,调查过程中未发现黑带病、黄带病、白带病等珊瑚病害。仙宾礁造礁石珊瑚呈现出种类较丰富,覆盖率较高的特点。 仙宾礁还分布有珊瑚礁鱼类26科179种,占南沙群岛已记录珊瑚礁鱼类种类数的32%,其中多以隆头鱼科和雀鲷科鱼类为主,平均密度约为124尾/百平方米。调查期间,在礁区发现有长砗磲、唐冠螺、马蹄螺、蜘蛛螺、金口蝾螺、杂色龙虾、四齿仿短桨蟹等双壳类、腹足类、甲壳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其中砗磲、唐冠螺是表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指示物种。

仙宾礁重磅调查报告出炉:生态系统总体健康,“人工填岛”毫无根据

此外,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有许多珍稀生物在仙宾礁海域活动。在仙宾礁西侧和东南侧海域发现成群长吻原海豚。在西北侧海域发现绿海龟,东南侧海域发现玳瑁。在西北侧沙洲还发现成群黑枕燕鸥。其中,绿海龟、玳瑁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吻原海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枕燕鸥已列入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在对礁区生境的调查中发现。仙宾礁礁区海水水温、盐度、pH处于珊瑚生长适宜范围。活性磷酸盐含量平均为1.9微克/升,未对珊瑚的正常生长产生抑制性影响。9个站位表层海水样品检出了油类,其中位于东南侧海域18号站位油类含量最高,为24.0微克/升,高于历史记录值。 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高含量的重金属会对包括珊瑚在内的底栖生物生长形成潜在性、长期性危害,本次调查对仙宾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检测结果显示,汞、铅、镉、砷、铬、铜、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21微克/克、0.75微克/克、0.05微克/克、0.87微克/克、2.25微克/克、0.61微克/克、1.21微克/克。上述结果表明,仙宾礁礁区生境质量总体良好。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过程中,还对仙宾礁沙洲及附近海域沉积物开展了放射性溯源示踪调查,调查的站位覆盖了今年5月菲律宾海警发言人塔里埃拉声称“在仙宾礁发现中方填海造岛”相关区位。 实地调查中对仙宾礁沙洲及附近海域33个站位沉积物样品中铀-238等核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沉积物样品的生源要素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仙宾礁沙洲及附近海域沉积物高度同源,未发现从陆地输入到海洋的陆源物质。面临人类频繁活动影响 此次调查虽然显示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总体健康的状态,但同时发现,仙宾礁及附近海域存在的频繁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也有较大胁迫性影响。 《报告》显示,此次调查中,科研团队在仙宾礁礁盘西北侧10号、11号和20号站位共发现珊瑚敌害生物长棘海星14只,分布密度尚未达到其暴发阈值。在礁盘西北侧10号、11号、20号和东南侧18号、19号等站位,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与造礁石珊瑚生长存在竞争关系的肉质大型藻类。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在仙宾礁海域有较多船舶活动,特别是在潟湖内有相当数量未经许可进入的菲律宾船舶聚集活动,这些船舶的锚泊与捕捞活动可能影响到该区域珊瑚的正常生长。 一段由科研团队提供的仙宾礁海底科考视频显示,科研人员在仙宾礁潜水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贴有菲律宾文的废弃包装物,此外还发现一些缠绕在珊瑚之上的破旧渔网以及废弃人工金属物。这表明除了敌害生物、肉质大型藻类之外,仙宾礁局部区域的珊瑚生长还面临人类活动的影响。 《报告》指出,后续应进一步加强对仙宾礁及附近海域的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保护管控,努力减少高强度人类活动等外部因子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