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重磅!郑永年等9专家权威解读2024年经济工作
■ 编者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如何深刻把握“五个必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释放什么信号?广东怎样切实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围绕这些问题,结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的指导下,本期《理论周刊》特邀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撰写理论文章,为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建言献策。敬请关注。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王春超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之硬,关键是为应对不确定性趋多的复杂环境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主体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高质量发展”才是最大的确定性。
高质量发展之硬,首先是经济效率过硬。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社会生产函数发生量与质的跃迁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凸显更多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密集投入,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不断彰显、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其次是科技创新过硬。随着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是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中逐步孕育形成,科技创新转向更多依靠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科技竞争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强大基石。最后是产业转型过硬。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新兴支柱产业的培育壮大,通过一体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供给体系明显优化,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高质量发展鲜明的产业载体。
高质量发展之硬,表现在多个层面。在政策层面,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联动和效益引导,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适配上增实效,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层面,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注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提质,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社会层面,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充分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公平正义。三个层面相互促进、系统融合、协调共进,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之硬,体现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推动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市场化改革,配置有效市场,建设有为政府,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二是推动协调发展。以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鼓励地区合作,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共建基础设施,产业转移,技术共享。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运用转移支付机制,促进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平衡发展。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施严格的能效标准和排放限制,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减排措施。推广使用公共交通、非机动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减少碳排放。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银行和绿色债券市场。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绿色元素,多措并举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四是推动开放发展。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目标。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扩大市场准入,放宽对外资限制,实现经济全球化布局。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与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改善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创新与技术合作,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和人才。
五是推动共享发展。以促进共享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筑牢共享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监管保障,确保监管措施与行业发展同步。加大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发展应用,促进共享经济在交通、住宿、办公、教育、健康等多领域应用。提高平台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强化平台责任和用户权益保护。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促进就业。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享经济新模式。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统筹推进扩大有效需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珺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的内在联系,对于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需求侧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节和货币信贷等手段来刺激或抑制需求,从而实现增长、就业、通胀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平衡发展,重在短期调控,解决总量性问题。供给侧主要关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以及主体、产业和区域等结构调整与制度安排,供给侧管理就是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由于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不易在短期内见效,因而成为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作为两个基本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各有侧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优化结构为核心,通过改革破解要素配置和再配置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从而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结构性因素是主要的,因此,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一条主线。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需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有效需求上协同发力,而非将需求侧与短期增长、供给侧与长期结构调整进行简单的对应。总的来说,扩大有效需求既需要加强需求侧管理,也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短期增长所求,也是长期发展所需。
一方面,扩大有效需求就是在强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基础上,持续挖掘市场潜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全球创新资源与资本流入的吸引力日益增长。广东正加速将这种吸引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2023年1—10月,广东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29.6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240个,同比增长53.3%;广东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比例近一成半,新增外资企业超四成选择落户广东。潜力则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家居、文娱旅游、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二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三是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以及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层出不穷,四是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的提升空间仍较大。要满足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需要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和交通、能源、水利和网络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完善,也需要通过改革打通资源要素在市场化配置中的各种痛点和堵点,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消费需求带动投资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联动效应。
另一方面,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近30%。2023年以来,我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前11月,在出口劳密产品下降2.6%的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8%,其中,手机增长3.3%,汽车增长了79.6%。前三季度,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前11月,广东“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1倍、18.1%、27.5%。在外贸形势承压下,这种产品结构优化有力地支撑了出口增长。显然,这是与近年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产业链上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仍遇到不少挑战。这需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挥投资在结构调整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让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增长潜质的新创企业加快成长,推动新产业做强做大,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能。需要加大技改投入,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用新技术、新工艺赋能传统产业。同时,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存量资产的市场化重组与并购,促进不同经营主体跨所有制、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合作,从而不断扩大民间投资机会,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推动创新性供给持续创造高品质需求。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参事
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杨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并将之作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一。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围绕落实“1310”具体部署,提出五个“统筹推进”,首要的就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有效激活广东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事务发展的内因或内部条件所培育形成的自发动力。改革开放能够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和中国人的面貌,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激发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内生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立足于内生机制,更为积极主动地激发出新的创造力,深层次改革强动力,高水平开放增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一是强化问题意识,针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着重破解制约当前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结构性矛盾,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形成制度机制新优势。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突出集成式改革,在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集成式、项目化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强调激活创新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正成长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但也面临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弱、高层次科创人才不够充足等问题。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产生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推动新旧动能顺利转换,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破解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加快“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广东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不断巩固扩大对外经济能量。一是做实做强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牵引带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的极点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数字湾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的国际一流湾区;促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稳住欧美等市场,拓展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市场,新打造一批万亿元级、千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等六大进口基地,推进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更加开放的贸易监管制度,用足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推进一批重点开放试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海丝博览会等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三是发挥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大湾区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对接,高水平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强海港、空港枢纽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的衔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更多共建国家人才来粤创新创业创造。同时,积极拓展绿色发展、防灾减灾、智库、媒体、教育、文旅等领域务实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必须统筹推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应深刻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坚定改革信念,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自觉,弘扬改革精神,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以自立自信的定力和魄力,奋力实现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更大突破,把广东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袁继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这为更好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民族历史维度标注了我国发展的坐标纵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比较维度标注了我国发展的坐标横轴。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由此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给经济安全带来了全新挑战,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由美元独大到多元均衡格局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新旧经济中心兴衰更替,以及新一轮产业革命引发的产业交替过程中带来的产业安全和就业安全问题;各个世界技术中心相互间的复杂竞争与合作带来的科技安全问题;各经济发展模式竞争带来的治理理念安全问题;新型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新型逆全球化的发展导致的经济发展自主权、经济命脉掌控权问题等。新变局下经济安全问题与政治安全、外交安全、军事安全紧密关联,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战略角度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是迎接一切挑战的关键。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只有立足自身,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高水平安全是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安全,发展成果随时可能毁于一旦。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临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把安全和发展置于同等重要地位,首次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首次明确将安全列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要求把国家安全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更为安全”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并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解决。如我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民生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解决这些问题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破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要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要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
维护经济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强调系统性全局性,也要切实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经济制度、金融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安全等方面作为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及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明确了金融、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经济安全重点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科技大省。当前“两个大局”相互激荡,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在战胜风险挑战中维护经济安全,守好“南大门”,把广东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尤其需要建设一支有国际视野、政治过硬、能够应对新时代各类经济风险问题、复杂安全局面的专业人才队伍。要重点培养统筹发展与经济安全的战略人才,充分运用其前瞻性的预警能力、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大兵团作战的组织领导能力,为防控经济风险、维护经济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郑永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综合、全方位的复合型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高标准定义的现代化,不仅对中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为世界现代化提供强大推动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体现,也再次明确了作为使命型政党在新时代的最大使命——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起来”的目标。与此同时,“最大的政治”还对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各地各部门要形成最大合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第二,全社会要形成最大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对国内国际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着充分的认识。从国际来看,我们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世界格局与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冲突不时爆发,国际秩序呈现“封建化”趋势,出现碎片化状态;二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脱钩断链”仍不会停止;三是新一轮“经济认知战”打响,所谓中国经济“顶峰论”“衰落论”“崩溃论”“不可投资之地”挥之不去,目的就是破坏中国的国际营商环境、打击投资信心;四是外部势力围绕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不断制造冲突,企图再次阻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国内来看,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宏观政策红利不能及时落实到产业、到企业,二是经济结构或悄然发生变化,三是各地“内卷”加剧,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道而驰,等等。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促成共识、组织资源。二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避免改革碎片化、部门化以及出现政策打架、“合成谬误”。三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值得学习。四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央地协同、齐心合力,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五是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清单式梳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让地方敢闯、企业敢干。六是为市场和社会主体松绑,通过设置“负面清单”,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七是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以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和金融服务新的“三驾马车”赋能旧的“三驾马车”,坚持“先立后破”以新动能倒逼老动能。八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九是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融合体制内外智库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此外,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要注重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与作用,重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创新这新的“三大法宝”中,开放是最重要的,是改革和创新的基础或者前提条件。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履行大国责任,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但不搞冲突对抗、不搞“脱钩”“筑墙”。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对接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也要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三是以精准的单边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期我国宣布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有关制度和措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四是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发展新机遇,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五是鼓励中国企业延伸供应链、产业链,培养跨国企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向晓梅 刘佳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立”与“破”等辩证关系。要在“稳”的基础上推动“进”,通过“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稳字”政策组合拳,推进经济结构、发展质量、重大改革上的“进”;在“进”的助力上夯实“稳”,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有序衔接,以“进”促“稳”、以“进”固“稳”。在“立”和“破”上把握好先后顺序,切实优化经济发展动能、增强经济转型活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024年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就经济发展形势提出针对性要求。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稳”是大局和基础,不“稳”无以“进”。只有胸怀“稳”的大局、抓好“稳”的基础,才能把握“进”的方向、培育“进”的动能,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行稳致远。“稳中求进”的核心,就是要稳增长、防风险、守底线。一方面,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另一方面,要在经济基本发展面上切实实现“稳”。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成色,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
二是坚持以进促稳。“以进促稳”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提法,也是对宏观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创新。“进”是目标,也是“稳”的动能。“以进促稳”就是要在制度政策上突破进取,不断创造稳定发展的环境;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抓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秉承改革攻坚的意志和干劲,以发展的眼光、进取的姿态攻坚克难前行。一是以创新驱动之“进”促进“稳”。坚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新型投资观、消费观和新型发展观等宏观视野,以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二是以制度政策之“进”保障“稳”。坚持政策适度靠前、协同联动,推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在实施上放大组合效应,在储备上留出冗余度,在效果评价上增强获得感;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以改革攻坚之“进”夯实“稳”。讲求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有效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先立后破。立与破,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先立后破”一改以往“破”大于“立”的局面,体现出兼顾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以先“立”作为制度保障来为“破”不失衡不失速保驾护航。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既要兼顾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也要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先立后破”就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创新、强化金融服务及促进数实融合,破解经济发展动能转型问题。一“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破”掉落后的产业、消化过剩的产能。二“立”强化金融要素支撑,确立“金融强国”战略,为金融发展提供高质量制度保障;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科技强国、美丽中国和民生事业等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破”掉经济发展活力不足问题。三“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破”掉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向晓梅: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刘佳宁: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胡霞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互促共进、协同发展,是顺应城镇化发展大势,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和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明确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
解决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既要跳出城镇看城镇化,也要跳出乡村看乡村振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统筹兼顾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推动城乡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协调发展,再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为城乡空间、城乡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生态环境的多维融合。城乡空间融合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两种地域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吸收对方的优点并相互渗透,城市要有美景与生态,乡村要有基础设施健全与生活便利。城乡经济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核心,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其中,城乡产业融合是城乡经济融合的关键,通过城市和乡村产业的协调,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发展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城乡基础设施融合是指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供电供水等生产性设施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金融保险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融合主要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补齐农村在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短板,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是指城乡物质、能量循环途径完善,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严格控制污染源,使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健全城乡之间资源流动、要素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镇与农村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共进。关键的环节是要按照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畅通全面盘活城乡两端资源,逐步弱化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福利制度,强化居住证制度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通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多项举措,打通“三块地”之间的转化渠道。建立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着重打通人才下乡的政策堵点,健全乡村人才“育、引、用”机制,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流向乡村,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能。
县域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纽带和重要载体。目前广东县域经济在城乡融合中的支撑力不足,长期以来虹吸效应导致人口、资源、产业加速向珠三角核心城市转移,广大县域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受限,实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进一步推动广东“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一是进一步推动扩权赋能强县,激发县域内生发展动力。二是深化镇街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是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加快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和企业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为广东经济持续提质增量打牢基础
万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谋篇布局,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无论质的提升,还是量的增长,最终都必须落脚于生产力进步上。广东必须把握好自身的本底优势,发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壮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推动广东经济持续提质增量打造牢固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革命性跃迁,具有成长性高、增长速度快的特征,有利于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经济提质与增量统筹联动的战略枢纽。新质生产力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最新成果,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生产手段替代了以机械化、电气化、使用化石能源驱动的传统生产力,不仅有效缓解了环境、能源等发展约束,而且大大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供给侧的源头活水。在需求侧,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水平、基础设施、劳动者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围绕着教育、科技、生产、新型基础设施等进行长期、系统性投资。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带来了长期性的消费扩张。由于新质生产力兼具促投资与扩消费的双重效应,能引导国民经济进入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通道,有利于化解国民经济中的长期投资消费结构性失衡,推动国民经济在高水平动态平衡基础上持续增长。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工业化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为广东经济稳大盘优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量发挥了关键作用。广东是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实体经济强、制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强是本底特色和关键优势所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1—11月,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0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1—10月加快0.4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升,制造业当家战略带动效应显著。围绕新型工业化开展的工业投资增速高达23.0%,是稳广东投资大盘的关键力量。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的超前产业布局支撑了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在巩固外贸基本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广东努力开辟新型储能、海洋工程装备等新赛道,以海洋经济和现代生态农业为载体的蓝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有力地赋能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不仅有效拓展了经济总量,也大大提升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质量。
以新质生产力夯实广东经济持续提质增强的基础,必须发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持续擦亮产业科技底色。任何科技发明都要经过产业化环节才能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最终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载体形式呈现。2020年,广东提出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经过努力,已形成8个超万亿元级、3个5000亿元级至万亿元级、7个1000亿元级至5000亿元级、2个百亿元级的“8372”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同时,瞄准6G、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空天等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广东已经前瞻布局积极培育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材料、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构成了广东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基石。面对基础创新能力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缺失的短板,广东正聚焦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聚力攻坚。通过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包括粤芯三期、曾芯科技、华润微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在广东相继投入建设,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正在快速成形。为推动科技创新之花更好结出产业发展之果,广东发力加快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进一步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创中心。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目前,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延链、升链、强链进入攻坚期。唯有立足世界科技进步前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改革优化生产关系,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