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高岭村移民事件三峡移民的新生活

昨天 1阅读 0评论
五星大道旁,一幢新建住宅楼前,工人们挥汗如雨,轧路机隆隆驶过,沥青路面铺设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这条沥青路,平整得很,好走得很!”沥青路面刚铺好,81岁的村民郑华元老人迫不及待地在上面走了起来。 “路搞好了,接着就是通水通电。届时,我们这些移民很快就能住进新房了!”55岁的村民小组组长涂金华高兴地说。 这幢由11栋新房连成一排的新建住宅楼,是包括郑华元、涂金华在内的北湖区石盖塘街道五星村田心二组11户三峡移民的新家。 北湖区与重庆市忠县,跨越近千公里。 2002年8月17日,涂金华等11户三峡库区移民告别故土,从忠县涂井乡迁入田心组。 迁移之初,大家原本想着,先看下情况的,实在不行就回去。可到这之后,政府为他们建了房,还给每家每户分了田土山,他们于是安了心。 “在哪不能为人?关键是自己肯不肯干。”种地种了大半辈子的涂金华懂。 涂金华先承包建筑工程,后开办养鸡场,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既要搬得出,又要稳得住。 22年前,田心二组三峡移民每户住房面积为55.3平方米。22年过去,特别是由于人口增加,他们的居住条件十分窘迫,迫切盼望改善居住条件。 “移民盼建房,但困难不少,主要是因为田心组属于城区规划范围,村民自建房的规划和报批十分复杂。”五星村村委秘书李志颖说。 在省库区移民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北湖区通过特事特办、分类处理、一项一策,依法依规为当地11户三峡移民办理了建房手续报批。同时,整合各类资金300多万元,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那边新房子,4+1层,每层有90平方米,真正圆了我们移民的‘安居梦’!”在狭窄而拥挤的旧房中,想着不久之后就要搬入新家,57岁的移民申继明幸福感满满。 申继明告诉我们,他身体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在街道和支村两委的帮助下,他被聘为村里的河道保洁员,每月有400元的固定收入。 “哥,好着呢?”

淡水高岭村移民事件三峡移民的新生活

“还行吧!新房子快好了,一些门面也早租了出去!” “新房子,新生活,真是好着呢!噢,对了,你那个养鸡场,也要搞好喽!” “会的!会的!” 从涂金华家出来,移民至山东的老弟和老哥涂金华打来了电话。兄弟俩在电话里互诉亲情、互诉思念,记者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