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时代青春赋能非遗,文保文博焕发新彩|我们走在大道上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时代青春赋能非遗,文保文博焕发新彩|我们走在大道上
金秋送爽,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日子。新时代的鼓声擂响,广东文化和旅游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文旅出圈高潮不断,文博考古非遗焕然出新,文艺佳作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惠及万众……
文保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岭南文明探源开新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潮州古城凭借其独特魅力,再次迎来一波旅游热;广州北京路千年古道上,市民游客依旧纷纷,两千年城脉故事有了潮流新表达;江门开平碉楼建筑群旁,百年前游子的桑梓之情萦绕在每个游客心头……“文化遗产游”火热的背后,是历史文脉正在融入现代生活,也是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广东省范围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及全省不可移动文物3万余处。近年来,从基础性文物普查,到深入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岭南文化遗产正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四普”如火如荼,年底将完成60%实地调查任务
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在田野,也在城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3年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宣布启动。紧随其后,2024年2月29日,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动员部署会在广州召开,正式拉开了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序幕。
本次文物普查范围涵盖广东境内地上、地下、水下共计6大类63项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普”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当前,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处于第二阶段工作,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调查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8月30日,韶关市始兴县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成为广东首个完成实地调查的县域,其中,复查文物点 422 处,复查率 100%,新发现文物点 35 处。
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广东将继续全面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坚决落实“应保尽保”普查要求,系统挖掘整理广东历史人文资源,力争今年完成实地调查总任务的60%。
推进早期岭南探源,历史轴线进一步清晰
为廓清中华文明中岭南历史地位以及独特历史发展脉络,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
该计划明确,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实施时间从2023年起至2035年,研究范围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至西汉南越国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80万年至公元前110年左右。
2023年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实施的首个年度。郁南磨刀山遗址周边南江流域开展了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还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
英德岩山寨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出土各类文物标本1200余件,清理出半地穴式烧壁建筑遗迹,属首次在岭南地区发现大型半地穴式建筑遗迹。英德岩山寨遗址还入选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并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候选名单。目前,2024年度英德岩山寨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英德青塘河流域先秦遗存区域年度调查工作已顺利完成,复查遗址6处、新发现遗址19处,年代从石峡文化阶段延续至两周时期,其中新丰天光脑遗址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应为该区域的另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与此同时,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取得重要收获,如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从化狮象遗址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白田山遗址。
2024年6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披露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的重要收获。该遗址发现了距今4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堆积,是珠三角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类遗存,改写了珠三角地区的人类活动史。
守护精神丰碑,让红色文物“活起来”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工农运动的兴起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拥有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革命文物资源。
目前,《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共收录不可移动文物1530处、可移动文物4952件(套)。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2023年1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全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工作。经调查,全省共有红色标语点位超过500处,包含红色标语单体1700余条,经实地复核及专家审核,选定1055条形成广东省红色标语名录。
与此同时,广东还联合广西、福建启动广东片区、海陆丰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中央红色交通线”“东江纵队抗战”遗址群保护利用规划》,强化革命文物集群保护利用。
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广东省编制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安排9800万元用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努力将粤北地区打造成为弘扬长征精神的红色文化高地。
案例
中山“文物岁修”花小钱办大事
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中山市‘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项目入围十佳案例,成为广东省内唯一入围的案例,也为各地市文物保护提供了样本借鉴。
岁修,即指每年有计划地对文物进行的维修和养护工作。
据悉,中山市现有已认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共558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466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保护难度大,存在白蚁蛀蚀、局部漏水、墙体开裂、建筑构件损坏、管线老旧等诸多隐患。
2023年,中山市在广东省率先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设立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除省文物局已补助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外,针对全市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工程单个预算总额在5万元以下的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进行全覆盖全额补助,积极有效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看来,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是预防性保护,是花小钱办大事,通过解决文物建筑“小病害”,有效避免了小修拖成大修。
文/文艺
文博
“博物馆热”带来新机遇
过去五年,“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文博场馆一跃成为热门出游地,这在广东也不例外。
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近来,广东大型博物馆每逢节假日“一票难求”已成为常态,“为了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的故事频频发生。
推出一批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
八百多年前,“南海Ⅰ号”沉没前曾去过哪里采买货物?它最终在哪里完成了船货的装载、启航前的补给?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重磅原创展览《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利用400余件(套)文物为观众重构和解密“南海Ⅰ号”的这段商贸之旅。
最新研究证明,“南海Ⅰ号”曾经到过广州,并最终从广州港离岸。该展览通过积极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与公众共享“南海Ⅰ号”新发现。
“参观展览体验了一把时空穿越,如同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纲首日记的叙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的细节值得加分”……依托创新的展陈形式和最新研究成果,此次展览好评如潮。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与江门市博物馆《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摘得“优胜奖”,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获得“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与此同时,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年画里的中国”,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热土·英雄广州——广州革命历史陈列(1840—1949)”等4个展览入选2023年度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国家级重点馆”实现零的突破
“逛博物馆比逛菜市场还挤”“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成为当下博物馆参观的真实写照。
从《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公布的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2023年,广东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高达7955.4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539.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2.9%;全省博物馆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2.87万场次,参与人数309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
家底厚实是“博物馆热”的基础。2024年第五批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名单公布,广东省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17家。
广东省登记393家备案博物馆。定级博物馆数量已达到了112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5家、国家二级博物馆46家、国家三级博物馆51家,总数居全国第二位。
与此同时,全省博物馆质量与数量实现了量质并举。2023年,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显示,在全国共1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广东省博物馆排名第五,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一起获评“优秀”,为省内文博单位作出示范和表率。
今年5月,广东省博物馆入选新一轮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入选的博物馆,更是标志着广东从此拥有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和研学活动包罗万象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387家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7955.47万人次中,未成年观众有1798.5万人次,占观众总数的20%。全年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2.87万场次,有3092.03万人次参与,其中大部分是学生。
当“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曾经“高冷范儿”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亲民。不止于看展,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教育和研学活动可谓包罗万象。
南汉二陵博物馆先后举办九期“南沙鹿颈遗址实验室考古研学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报名参加。在考古工作者的指导下,公众参与发掘出土了广州“南沙人”的3500多年前的古墓葬;
在“国保一号”所在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一批红领巾讲解员经过面试和培训后正式上岗。对小小志愿者而言,博物馆不只是参观文物的地方,更是自我锻炼和成长的一个平台;
在广州博物馆,“决战观音山”剧本杀活动再次返场。在越秀公园3万平方米的空间里,玩家可以通过抽选十大主题角色,重走当年“观音山战斗”的路线,感悟广州起义的艰险与抉择……
案例
“夜游博物馆”成文旅新风尚
夜幕之下,广东省博物馆(简称“粤博”)依旧灯火通明。这是今年暑期“粤博之夜”最后一期活动的现场。主题展演以一幅外销画为线索,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还原了清代外销画家林呱为著名行商卢茂官作画的场景。
作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请到广东过暑假——2024粤博假期·夏日知旅”系列活动,粤博暑期每逢周五延时开放,并配套中外艺术活动,为炎热夏夜增添一抹清凉的文化绿洲。据统计,“粤博之夜”共计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
为迎接暑期博物馆参观热潮,国家文物局7月1日发文要求各地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广东积极响应,推出了“请到广东过暑假——2024粤博假期·夏日知旅”系列活动,其中包括204项教育和研学活动以及927场展览。
与此同时,广东还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夜间开放,国家二级以上博物馆每周原则上不少于1次,并对学生团体适当预约名额倾斜;同时,各大博物馆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具有岭南特色的暑假博物馆系列活动。
文/文艺
非遗
深扎根,结硕果:岭南非遗非同凡响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6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持续“双创”,文化惠民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亮出丰厚的非遗“家底”,广东不仅加快推进新时代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还大力推动岭南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丰富。2024年5月启用的广东省非遗馆坐落在白鹅潭畔,存放着广东非遗的文化记忆,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基因库”,更是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木雕、骨雕、珠绣、潮绣等各类工艺美术精品,让观众充分感受工美大师的匠心独运。全息投影、裸眼3D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观众呈献一场永不落幕的“视觉盛宴”。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佳节和重大节日里还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动,动态展示、活态展演进一步提升非遗的社会可见度、影响力。
此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区域性整体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列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过程中,广东充分发挥岭南乡村的独特优势,形成“粤美乡村”新格局。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内涵层次丰富,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撑。2022年,广东省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正式公布,包括梅州市光德陶瓷烧制技艺非遗工坊、江门市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非遗工坊在内的10家非遗工坊入选。非遗工坊从初期的一种扶贫模式,逐步转化为助力“非遗+旅游”“非遗+农业”“非遗+产业”等“非遗+”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全省各地建设非遗工坊已达120家。
出圈出海,活态传承
近年来,岭南非遗频频火爆“出圈”、强势“出海”,成为全网“顶流”。
潮汕英歌作为近年的非遗“大爆款”,正在持续“吸粉”,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2024年春节期间,在中国驻英大使馆和伦敦华埠商会的邀请下,普宁南山英歌队前往英国伦敦参加“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国际舞台绽放岭南非遗魅力;在“五一”小长假,来自普宁的富美青年英歌队来到泰国街头,与泰国本地英歌队来了一场国际版的“双向奔赴”;9月4日晚,来自广东汕头的桃园英歌队更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在主席为欢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国际组织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的宴会上,作精彩表演……
除此之外,每年端午之际的龙舟赛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传统咏春拳化为舞剧“燃动”海内外各大剧场,口碑与票房“齐飞”;根植于岭南大地数百年的醒狮多次被置于聚光灯下,动漫电影、音乐剧、舞剧轮番上演……大量非遗民俗、非遗美食、非遗技艺刷新着人们对岭南文化内涵的认知,在现代传播力量的带动下,岭南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这背后正体现出岭南文化活态传承的显著成果,也彰显了广东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的新担当、新作为。
五年来,广东不断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新方法——
推动非遗品牌大会升格为部省联办并永久落户广东;持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交流大会、佛山秋色大巡游、节庆“叹”非遗等品牌活动;“潮州工夫茶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探索认定非遗传承群体……
一项项古老的岭南非遗跨越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来到当下,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不仅没有被束之高阁、黯然失色,反而在新时代不断发展创新。
案例
“种子计划”植根非遗沃土
近两年,广东省连续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进一步加大非遗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普及力度。
“种子计划”通过让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非遗传承基地亲身实践,充分调动学校、非遗传承人、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引导新一代青年学子聚焦非遗,以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该计划遴选出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醒狮、普宁英歌、莞香制作技艺、石湾陶塑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联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10所学校,由陈来发、黄欧、翟惠玲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种子学生传授非遗技艺,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2023年,“种子计划”开展共计60课时非遗主题讲座,累计参加在校学生超2000人次。青年学子们通过非遗研习,进行创新设计,创作出355件新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青春活力。2024年,“种子计划”继续如火如荼开展中,计划培养上千个“非遗种子”。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武晨表示,广东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夯实非遗人才的名录体系,厚植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沃土,助力非遗人才破圈出彩,拓宽非遗人才致富道路,建立非遗人才研究孵化基地,有计划地培养综合性的非遗人才,以活态激发活力,让非遗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
文/周欣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