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今天 1阅读 0评论
(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目前的主流观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由于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难度极大,“暗房子、破桌子、石凳子”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 (2)农村中小学辍学率有所反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一是现行教材与农村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二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大;三是部分教师缺乏师德师风,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师生抵触情绪大。这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当然,家庭经济贫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新的“读书无用论”等因素也是造成学生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 (3)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4)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5)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尽合理。 (二)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困难?这里如果要归结起来,应该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结合国内目前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在农村根深蒂固,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 (2)农村教师的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合理,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 (3)单纯的以学校为主要场地的单向教育模式,使学生缺少接触、了解、认识、适应社会的机会。 (4)政府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连年增加,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且没有有效的经费投入监督机制,尚未完全落实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不能保证充足的教育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县财政薄弱,难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向义务教育。 关键词:经济;农村教育;城市 农村教育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国家里都真实的存在着,你消失了他们都不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资源与资源的差异,教育之间的差异,这是不可消弭的客观事实,一个没有层次的社会是不真实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教育资源要素供需不平衡 (一)城市具有比较优势 城市与农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而当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经济的不同决定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争夺战中城市已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教育的天平早已向城市倾斜,而农村教育只是作为输送生源的工作间。同时许多孩子涌入到大城市就读,让学校的“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学校却慢慢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另外,由于城市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导致了我国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地扩大,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由此造成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了城市,但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由此导致留守儿童的产生。他们的存在,必然加剧了农村教育的负担,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却仍然未能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师生比例悬殊的局面。有的地方只剩下“留守”教师在苦苦支撑着,而一旦这些教师有什么特殊情况,学校就无法正常开课。 (二)教师作为“经济人”独立的存在 对于教师本身来讲,大多数教师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当在教育活动中面临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选择机会时,教师作为理性群体,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城市机会。这决定了在农村教育中,师资匮乏,流失的必然性。另外,对于城市来讲,教师有完善的社保体系,有完善的五险一金,对于老师来讲,进入这样的一个地方,可以相当一个公务员的待遇。而进入农村,尽管也是体制内,可在待遇上跟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村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并且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的普遍水平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农村孩子与老师之间更多的是进行知识被动地传递和接受,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相反,城市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老师进行更好地沟通,学科基础比较好,由此观之,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教师更偏向于选择后者。 (三)义务教育的矛盾性存在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规模推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然而合并后,却逐渐出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博弈。许多人认为,撤点并校容易鱼龙混杂,这也是很多家长宁愿花高价也要让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的原因,而此时,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多寡和质量,就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经济实力的相互博弈,直接导致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义务教育越来越市场化,本来应该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义务教育一旦市场化,竞争也就会随之出现,各个方面的争夺也会变得异常激烈。前面我们说过,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竞争一旦出现,农村的劣势就会显露无遗,从而导致了校际办学条件差距增大。条件好的学校环境优美,建筑气派,设施完善,个别学校甚至显得豪华。薄弱学校基本上是陈旧房,甚至还有危房,校园显得破败。 (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投入不平衡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重心越来越向高等教育转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从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建立,高校膨胀扩招的现象可以看得出来。从财政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是属于纯公共物品属性,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属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应该加大对整体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完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贴制度,而对于高等教育,其支出应该更多由市场来承担。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单从基础教育本身来讲,中央对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并没有体现出教育公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一部分是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这容易造成富裕地区分的多,而贫困地区分的少的问题。而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来说,基础教育的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高等教育的人均发展经费。除去中间环节的种种克扣,实际拨给农村的教育补助根本不足以从本质上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 二、教育观念的缺失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缺失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意味着教育报酬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少,而在农村人眼中,他们更渴望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农村教育的机会成本越来越低,可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农民认为尽管让自己的孩子受到高等教育,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带来很大的反哺,毕竟,在这个机遇涌动的时代,普通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换言之,在农村,教育功利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农民家庭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无法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时,即预期收益低于他们认为投入的成本时,会让孩子选择放弃教育,亦或是不支持他们继续求学,毕竟,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他们认为赢得起,但输不起。而城市的家庭则不一样,跟农村家庭相比,先不说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单纯从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投资的远见上看,他们就远远高出农村家长一筹。农村孩子的“被期望值”相对于城市的孩子要高出许多,而城市的家庭,家长更多地明白教育只是为了让孩子发现生命的更多的可能,而农村家庭则更多地追求结局的圆满性,旁人无法用教养、素质的提升去说服他们。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及家庭所处的阶层背景才是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并且,随着教育成本的日趋上升,会出现不同的家庭结构而导致教育选择能力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家庭与家庭之间极为普遍。比如,一些开工厂或者小工业作坊的大户,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市区,至少是在县城上读书,而那些小家庭的孩子则基本上都是在本乡本村上学。这也造成农村教育内部也出现分化问题。 (二)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 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体现在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正逐渐的在减弱。这种情况在00后的部分农村孩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这一代,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实现梦想的平台,这个时代已经赋予他们太多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一鸣惊人。通过互联网,他们陶醉于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幻想之中,看到了很多前人不需要接受太高的教育也同样能够逆袭,认为学校已经成为束缚他们的地方,他们更渴望放任自我。走在乡村的路上,你会发现现在学生言语的轻浮,他们大谈自己在学校违规的“英雄”事迹,很多男孩子嘴里叼着一根烟,认为这就是自我个性的体现,恋爱、网络、游戏在他们看来才是标配的学生,读书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在学校的学生更多等的是长大和一张毕业证,于是读书就成为可有可无,当然成绩就更不用提了。在这里,教育显得无力,而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似乎更显得任重道远。 三、“二元化”下自我和社会剥夺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制带来的“重城轻乡”的管理观念,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拉开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有其自我和社会的原因的。 (一)自我剥夺 对于现在的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很多不平衡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源自上辈的落后,有些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而产生悲惨的一代,但他们需要被迫的接受,被迫的改变。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章《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面提到:当北上广深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场饭店人声鼎沸时,那些西北落后地区可能连一度电都是奢侈品。当提及梦想时,北京男孩要的是一架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而西北的小女孩只是想要一双白球鞋。本来是单纯美好的梦想,现在却因为经济和环境变得如此沉重和无力,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孩子为了追求仅有的渴望,不得不放弃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也是许多农村孩子学历不高的原因,同时也是经济能力弱“连累”到自我剥夺的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范文

(二)社会剥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GDP稳定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而伴随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方面会扩大不同阶层居民接受教育的距离,导致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另一方面又迫使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收入,积累财富,缩小差距,而由于工作不同,收入也就随之不同,要提高收入,就必须找到好工作,要找好工作需要有好的敲门砖,即好的大学文凭,而好的文凭一般需要上好的中学、小学,这就是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而许多农村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跟不上,游戏规则刚定下就输了,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教育本来是应该促进社会的流动,但由于社会竞争、贫富规则的优胜劣汰,却导致了社会阶层分野来得更早更快。有能力的人挤破头要进入城市的名校,他们的孩子将来也要让他们上好的学校,没能力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自己的孩子上本土的学校,然后几代人都难以跳出这个怪圈。在这种阶层与阶层的代沟之中,蕴含着农村教育的无奈与艰辛。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48-157. [2]胡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李北方.从高考“减招”谈教育公平[J].南风窗,2016,(12). [4]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71-75. [5]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若干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8. 长期以来,农村的发展是我国持续关注的的重大问题,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增加农民的收入,大批的农村人口放弃农业生产,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而后流动人口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1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求学存在困难,受教育障碍重重 进城农民工由于非当地城镇户口,其子女在入学受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困难,以北京为例,“农民工子女要上公立学校要交 2000到5000元的赞助费,二是每人每学期交600元左右的借读费”。农民工属于社会低收入群体,夫妻两人的每月收入有不同的用途,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没有能力去支付这笔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于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无法进入城市的公立中小学上学,即使有幸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他们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方方面面的歧视。现在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完整地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也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 1.2受教育质量不高,学习缺乏保障 虽然存在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开设什么课程,使用什么书本都由学校自定,没有按照国家大纲科学、有序的教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师资力量不足则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其吸引不到优秀的教师,这样一来,教育仅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 1.3办学私立化,学习环境差 农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私人办学,往往财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却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拼命的压低办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硬件设施差成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普遍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设置达不到现代化的办学要求,和城市公办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得不到有效保证。 1.4失学率高,适龄入学缺乏保障 据一项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基金会资助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7800多名儿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 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岁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 2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公民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以平等为核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2.1户籍二元制的门槛限制 户籍的二元制是造成城乡教育二元化的基本原因,而城市户籍是享受城市良好教育设施及高水平教育的主要依据。人们由于出身的区域不同,导致了身份上的天然差异,这使得农村和城市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权利。户籍制度中僵硬的、不适合时展的部分成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源头之一。 2.2教育体制失衡 我国大部分农村采取“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 的分级管理模式,这种教育财政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使得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其次,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数量激增给当地教育部门带来很大的接收压力。 2.3受教育成本高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但是学校乱收费现象仍旧很严重,被迫交费购买课外书的现象很普遍。学校变向收取各种费用,如补课费、工本费等。高昂的学费使许多农民工子女不得不离开校园。 2.4社会的偏见与排斥 1、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和偏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居民的“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歧视或不公平对待。 2、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子女采取排斥态度 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往往采取排斥和封闭的办法,把农民工看作是影响城市管理秩序和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实行防范式、管制式管理,要求农民工身份证、外出务工证、暂住证、健康证、所在工厂工作证“五证齐全”。管制有余,服务不足,给进城农民工带来种种社会歧视、经济损失和人身自由权利的侵害。 2.5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农民工经济收入低,自身稳定性差,家庭教育意识不强,不利于子女上学。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程度普遍不高,在对自身子女的相关教育上也显得有心无力。农民工四处打工,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3 结论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这个群体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并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综合性问题。形成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因素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的阻碍及现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它划分了公民的身份,这种客观等级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人的等级观念,并逐渐标签化为群体特征。最终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我国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状况仍然存在,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 2.教育领导选拔机制处在政府化,而非市场竞争化 一线教师如果担任领导的话,首先,选用教材最起码能贴近实际,适合当地实情;第二,合理利用本校的有效资源,对症下药,做到岗位不虚、效果明显。第三,激励制度更人性化、合理化,更好的鼓励教师上进、努力等。 3.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我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4.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进城成为一股“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地方政府补贴不到位的现象实属家常便饭。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 5.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 二、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显然还不一致,不同人看到了不同的方面,或者有人看到表面问题有人看到深层问题。众说纷纭,很给人迷惘的感觉。 专家的意见不统一,信不得一家之言,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观察、总结。我总认为,在认识不容易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问题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能首先把教育问题的成因归于一种。不同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教育问题分解,通过分解问题来追溯其成因。 1.国情因素 从这近四十年的改革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从一开始,教育中的人格标准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上的要求是教育目标的首要来源,然后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个时候人的心理成长要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转变,意识形态对于教育目标的影响开始减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政策的要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开放的影响,现代教育思想也进入教育体系,对个体发育要求有所重视(当时提出了“三个面向”);九十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日趋薄弱,经济发展要求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成为最重要的方面,并形成对个体发育要求的压制。 2.定位因素 中国的教育也是政府控制和实施的,而不是完全以市场方式来提供和分配,但是与我们的定位不一样的是,政府不仅是教育的实施者,也取代了社会自身,成为教育目标和方针的确定者。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除了教育系统的官员,并不存在民间的影响渠道,来对教育方针的制定产生影响,这个社会其实在被动地接受政府加之于教育的目标和方针。那么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合乎我们对教育的定位吗?容易想到的是教育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它明显是政府在教育中夹带的私货,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对比西方教育。西方教育的的特点是倾向于提供适应现实社会可能需要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尽量不提供思想和价值上的倾向性,也就是说,西方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影响范围是有限制的,它的目标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生存,但不影响他如何去生存。但中国的教育显然不一样,中国教育力图影响个体人格的各个方面,在各个方面都制定标准,减少个体发育中的自由度。 在同等的前提下,并没受到其它因素约束的政府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制定人格标准,把这个人格标准加之于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作了两件事:一是在教育体系中尽可能多的控制个体的人格发育;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施政需要制定不同的人格标准来作为教育的目标。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不变的,而第二个方面则在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要求,是通过提出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围绕这个标准的竞争而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出,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都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由社会的就业率决定,就业率越低,竞争性就越强,社会的人才评价标准就越容易成为人们自发的追求;反之,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就越多样化,与个性发展的冲突越小。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显然忽略了社会的要求,忽视了就业率等基于社会成员真实需求的指标,它使社会成员承担了沉重的就业压力。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3.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及城镇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并在2011年首次超过50%。根据测算,到2050年,中国需要将5.51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届时,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需要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就预示着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人数将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尽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名适龄儿童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许多地方没有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难费用高的问题至今仍未能得以有效解决,由于经济条件、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必然留下许多留守儿童在农村学习和生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便成为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效解决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农民工是城市繁荣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亿万中国产业工人,以其勤劳、坚韧的精神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巨大财富。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农民工即无文化又不懂技术,到城市后就只能干城里人不愿干的又脏、又累、又苦、又危险的体力活:建筑工地的工人、环卫人员、餐饮人员,他们常年劳作,吃苦多,奉献大,收获少,为农村经济不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作出了贡献,保障了城镇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倾力付出,成为推动中国城市繁荣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农民工进城务工,最关心、最牵挂的就是远在家乡的子女教育问题,这一问题的切实有效解决,能够帮助农民工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才,而且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以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就能吸引大批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陪伴在自己子女身边,照顾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减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压力。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但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校舍建设经费和教师工资、医疗、住房经费等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此外,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加大对各类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检查,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各地认真落实教育经费各项政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03-02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Yang Huimin (Hebei Education Press,Shijiazhuang,050091) Abstract:Unev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makes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migrant workers,and thus producing a special group-children left behind.Children left behind face a range of learning problems,psychological and ethical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Children left behind;educational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段成荣、周福林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0.95‰抽样数据,推算出全国有留守儿童2290.45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8.05%。上官子木最早于1994年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学习问题。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孩子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或者亲友照料,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道德以及人格方面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隔代监护人由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家务负担过重等原因,很难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和督促。生活在亲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有着寄人篱下的感觉,心理压力较大,而亲友对孩子进行监管的同时又担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终导致监管不力。农村学校教育基于应试教育理念,片面追求升学率。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短缺,教师教学和家务负担过重,办学条件较差,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教育,加之缺乏和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监管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2.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生活不完整,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父母亲情的缺失。但是,农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教育理念匮乏,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心理辅导、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亲子关系缺失使留守儿童无法形成安全依恋,而他们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身体、心理、生活和社会问题,茫然不知所措,无从诉说,长期压抑,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常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自卑,冷漠,敏感,充满敌意等,属于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 3.道德问题。任何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的社区组织几乎空白。社会组织是发达国家的有效帮助形式,其中对儿童的帮助是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有待提高,农村文化市场环境和安全环境较差,一些治安盲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缺乏有效监管、心理问题无从排解的情况下极易走上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先后历经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而留守儿童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监护人监管不力,学校忽视个性教育,无法弥补亲情的缺失,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和解决,导致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危机,丧失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违反校纪,沉溺网吧,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留守女孩甚至成为犯的对象。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把留守儿童工作至于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师资配备,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培育良好的农村风气,提高整体的教育理念,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打工者留在本地,以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兼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他们的安全。配备专门保育人员或生活老师承担起一定的监护责任,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照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顺利地渡过人生的关键时期,让留守儿童居有定所,情有所依。提高其安全意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女童性安全防范意识,强化留守儿童父母、农村社区对留守女童的监护责任。同时,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平等互助、自强不息的学校氛围,鼓励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开朗、乐观地生活和学习。 3.外出务工的家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联系留守子女的监护人、老师等,及时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并在节假日期间和孩子团聚,多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爱,而非仅仅物质上的满足,及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4.社会力量也要充分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希望工程及各类基金会和社会捐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发挥作用。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图书馆和活动室等,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以及各种竞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维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协同努力,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文化道德修养,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2]古桂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政府职责研究[J].黑河学刊,2010,(7). [3]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王江荷.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心理研究,2009,28(2).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农村中学教师,教师继续教育是农村中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教育政策 国家教育政策的偏斜拉大了城乡学校之间、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教育改革使城市学校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而贫困的农村中学及其教师则愈发贫困,农村中学培训经费短缺,虽然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①但是,在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中,县财政收入能保证发放教师工资已属不易,根本无力专项列支继续教育经费。而农村中学目前可支配收入几乎不存在,也无力负担教师培训费用。从当前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农村教师培训都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由教师本人承受培训费用。然而,以目前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来看,每次几百元的培训费用几乎无法承受。结果是县里无力办培训,农村学校不敢派人参加培训,农村教师不肯来接受培训,最终导致农村教师受培训机会不足。其次,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主要以城市教师为蓝本,不利于农村教师的发展。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出台,但该政策对待城市、农村“一视同仁”,没有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应有的关怀。尽管有“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②的条文,但同时又有“学费、差旅费按各地有关规定支付”③的规定。而实际上贫困的县、乡镇政府无力支付教师的学费、差旅费,所以这些相应的规定形同虚设,无法兑现。④另一方面,虽然《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⑤但《教师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质上没有完全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完全是一种附属或者补充,且多表现为个人行为。 (二)培训机构 当前,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机构主要是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教学,教研部门管理教学常规、考核教学质量。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工作分散、无序、低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任务,从不同侧面承担着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这种多元化培训并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独立运作的培训模式,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首先,县级进修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学科专业实践能力偏弱,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各县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考虑,教育骨干都放在中小学,很难将学科专业骨干教师选拔到进修学校执教。教师进修学校现有教师,调入的多是贡献多年资格老的原基层学校领导,由于多种原因,进修学校教师远离教学一线,对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教材教法研究较少,教师培训理论性强,而实际性、针对性不强,使教师培训效果不甚理想。有个别培训教师业务素质不很过硬,在培训中只顾按纲讲解,教育行为与其宣讲的教育改革思想不一致,其教育教学不具榜样学习作用。⑥其次,办学条件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需要。200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提出了高标准要求。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远没有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快。滞后的信息技术设备无法满足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需要。第三,培训功能和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方法陈旧,培训手段落后。 (三)培训内容 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训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问题是继续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继续教育又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培训单位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没有制订出因人而异,因人施教的教学计划,只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这使得参训教师再学习的效益,再学习的目标,再发展的思想得不到充分体现,这也挫伤了参训者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一教学内容不实用,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不规范,缺乏科学性。二是教学内容重复,脱离农村中学教学实际。一方面,培训者选择培训内容,很少考虑教师的需求和教师的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及水平,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师之前所学内容叠加,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并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培训专家很少考虑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讲授的内容不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无法让农村教师学以致用。讲授示范课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忽视城市和农村中学之间的差距,农村教师可从课程中借鉴的内容不多。重理论培训导致培训目标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四)教师自身 首先,培训经费不足。由于身处农村中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较低,教师收入不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要交培训费、伙食费、交通费、住宿费,培训经费占教师收入很大比重,且通常情况下经费一律由教师个人负担。因此农村教师视继续教育培训费为负担,一些教师对这些没有顾及他们收入水平的收费标准很不满,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训工作大面积、深层次的开展。最终导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后劲和动力。其次,教师工学矛盾严重。目前基础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特别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加之地方财力不足,对教师定编较紧,教师的工作量过大,致使工作与学习提高存在着较大矛盾。教师经常因工作量大,挤不出足够的时间学习。⑦ 二、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在思想观念上的重视是农村地区教师培训获得关注的政治保证。可以说,国务院和教育部已经深刻认识到,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意义极为深远,因而在颁布的诸多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法令与法规中,强调加强对农村、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以及对一些不称职的教师的教育与提高,这些决策无疑是高瞻远瞩的。目前关键要做的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贯彻中央和教育部的决策与方针。这是解决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最有力政治保证。其次,加强对乡村、边远、少数民族等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是确保农村地区教师获得培训机会的物质前提。各级政府不仅要从思想和意识方面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采取得力的措施,加以认真地执行。对于广大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执行中央政策的最大障碍便是经济的制约,因而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是确保政策得以贯彻的物质支持。有了中央政府财力的支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政策才能得以切实贯彻。 (二)完善培训机构 首先,在岗培训者应该加强学习和修炼,提高专业化水平,熟练掌握课改理论,熟知中学教育教学,既能当理论专家又能当实践高师,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完成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培训者要积极深入到中学,走进课堂,积极调研,参与课改,熟知中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找准问题、解决问题,送去中学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同时,也要组织培训者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的培训模式和经验,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其次,要重视兼职培训者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科目齐全、数量充足、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培训者兼职团队,让每一轮教师培训工作与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突显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好中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三,解决好进修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信息技术设施,多方筹资并用好用足师训专项经费、改善设施和装备,与电教、仪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以适应培训工作的高要求。建立培训实验基地。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几所学校进行教本培训实验,实施培训课题的实践和创新。最后,加强和教研部门的合作。教研师训协调工作,统筹规划,实现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促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努力减轻交叉重复给学校和教师带来的负担。 (三)优化培训内容 对农村中学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时,要调整和充实农村教育的内容,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内容体系。培训内容不但要突出“新”、还要突出“用”。 “新”是指培训内容是发展性的,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经验;有特色的新成果、新发展,有利于教师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用”则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能够帮助教师学以致用,突出实效。要达到上述目标,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应当首先吃透新课改精神,了解、熟悉当地农村中小学教育,认真研究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从而设计和确定培训内容。因此,培训内容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可操作性,要有超前意识,使教师能够“高瞻远瞩”,并可用来解决素质教育中的实践问题,培训内容还要体现多样性,充分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要,把每一项培训内容的设计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联系。 (四)提高教师觉悟 农村中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质量观,真正领会新课程精神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转变教学思想,剔除陈旧的教学观念;补上新鲜的、先进的、切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业知识,使教师的专业知识真正得到更新和深化。要破除只为文凭而学习或只为提高办学效益而从事教育活动的功利思想。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抓好学历补偿教育,又要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和能力更新的教育,真正做到学历与学力、学习目的与教育目的、学习内容与教育内容协调统一。⑧同时还要宣传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继续教育的方案、内容与形式。通过广泛的宣传,不断强化教师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为继续教育的推进提供思想上的保证。 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起点低、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只有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才会有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科教兴国”的目标最终才能变成现实。 注释: ①②③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Z].1999. ④田锐.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泰安学院学报,2006(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1993. ⑥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课题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0) .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遇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城镇化是通过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诸如“升学主义”观念有所加强、基础教育“育人价值”受到忽视、“身份”及时导致辍学现象增加、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下滑、课程结构欠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影响,论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若干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教育;小学教育 前言: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城镇化,农村教育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使农村化逐渐向城镇化教育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把农村教育作为优先领域,防止出现农村教育凹陷,着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即基本形成了城市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明显改善了农村义务教学学校办理条件。整体提高农村义务教学的教师队伍素质,初步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其中师资发展问题是教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1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农村教育的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学的需求,办学条件在逐渐改善,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仍普遍欠发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而现在大多数还在用传统式的教育,无法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材教方面投资的也较少,对于农村教育的投资更少,目前的农村教育的措施还是陈旧、落后、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教学设施严重缺乏,造成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除此之外,小学住宿环境得不到满足等因素,都直接制约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1]。 1.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现在农村教师的补助以及教师的薪资待遇比较少,这样就导致了优秀的教师大量流失,农村小学教育缺乏优秀的教师,使农村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以导致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年龄资深的老师,二是很年轻没有经验实习的老师,还有经验少的代课老师,他们的教育大多数还是由一黑板一根粉笔和一张嘴的传统安授课方式,这样的授课模式不但给师生的压力、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能适应当代的教学需要,使得教学效果很不明显。而且一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储备量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这样导致了生源的减少,对教师的教课需求量下降,这样的师生结构就出现很多的问题,对有些学科例如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的教师数量不足,往往一个教师教好几个专业,这一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也应从观念上改变对于升学率的盲目追求以及对考试科目的过分重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平等对待各个学科的教师和教学。 1.3校园文化的缺失: 现在农村小学几乎忽略学校文化建设,导致农村小学生活在单一接受文化课的阴影里,受到客观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而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最为唯一数据,不让学生看课外书,由学校一味应试,本应该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居然成为了文化的孤岛,幼小的孩子们只能机械枯燥的演练各种习题,整日被束缚在书山题海里,背着小升初的压力,而没有办法享有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农村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学生几乎无法开展有关多媒体文化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校生活的丰富程度,也影响学生不能有效、愉快的接受知识。 2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措施 2.1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建立鼓励机制: 学校管理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激励机制会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鼓励,物质奖励可能相对来些不太明显[2]。在经济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一些小的物质奖励也许难以得到好的激励效果,但精神激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鼓励农村小学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接受现金的教育理念,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革农村教师编的制度现行教师编是根据2001年中小学的标准制度决定的,提高农村教师的需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2.2全面推荐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是造就学生德、智、体、美、劳前面发展的条件,建立宽松活泼的教育教学环境,创新小学教育是启发、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关键,开阔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是培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离开家的第一个成长环境。因而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歌、校风、校训、都是重要隐性的课程,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学习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校特特色和师生特点,我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要把精神文明教育提上日程,城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的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域都应把精神文明教育提上日程。 结语: 党和国家历年来重视教育工作,和城镇化的教育相比农村教育还是比较落后,我们应该引进比较新颖是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里更好地掌握知识,活学活用不死板的去接受知识,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暴漏出很多问题。为此。我们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教育高度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知识文化水平。逐步促进人口成长,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农村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授课形式。 作者:谭富丽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小万德小学 参考文献 [1]刘云博,白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03):109-113.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小学;寄宿制 一、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支持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近年来,农村人口出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政府牵头在农村开展了学校布局大调整,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以行政强制性手段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要求变为切实的行动。因布局调整造成的远距离上学给学生和学生家庭带来的不便和不安全随之凸显出来,而“寄宿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反过来讲,正是布局调整政策催生了农村小学的“寄宿制”。随着中央和各地教育政策的调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宿制学校”。①2005年初,教育部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②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瓶颈,解决了由此产生的问题。 (二)现实原因 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需求得到极高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一些享受。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强,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今农村人不比城里人,很多家庭也是独生子女,最多也就两个孩子,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在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崛起,事关整个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改善了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以及生活工作条件。但就总体来说,农村教育还是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寄宿制学校的产生,能帮助解决其中的一些难题。 二、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意义与不足之处 (一)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加上现在的农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很多年轻父母进城务工,或者做生意来增加收入,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看管,这就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的一大“心病”,然而寄宿制的实施,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解决了一大难题。据相关资料表明,农村寄宿制小学中有约90%的留守儿童。③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蓬勃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随着全国进行农村小学撤并,调整学校布局这一政策的实施,农村教育资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总体上呈现“布局分散,资源闲置”的特点。这就使得学校的数量减少,打破了原来一村一校的格局,并且有的学校被撤掉,资源如果没有合适的加以利用的话,就会闲置下来,导致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另外,从我国的国情看,现有的财力是不能满足现有学校普遍发展的需要的,在农村更可行的办法是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建设好乡镇中心小学和其它少数完小。由此可见,寄宿制的推行有利于整合集中农村的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寄宿生年龄基本都在十岁左右,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就对他们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挑战。现在的小孩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着搞定,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而如今当他们独自来到学校进行独立生活后,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动手做,不少的学生逐渐地能够自己换洗衣服、按时吃饭、按时作息等的好习惯,而且在群体生活中,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帮助别人。由此可见,这种“集体生活”氛围的寄宿制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二)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学生的安全隐患大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保障。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问题是其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差,没有一定的防患意识,遇到意外突况,后果将会很严重。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还很不全面,不到位,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 2.关心指导不到位,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自身认知、思想、行为的不成熟,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不高,因此需要家长家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帮助。但是,由于寄宿制的孩子们,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及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师代替父母,执行父母的职责来关心指导,进行情感教育,真正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要做到这一点还很难。首先,现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本来的师资就短缺,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有的教师甚至兼顾几门课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其他方面。其次,当前很多农村小学聘请的生活教师是当地农民,素质不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就算是任课教师,大多数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似乎不太关注。 3.沟通不到位,家长放心不下 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来说,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与家长的适时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有的家远的学生甚至几个周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孩子在学校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学习成绩怎么样,都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只是一个学期开一两次家长会,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 4.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学生生活单调乏味 曾经很多教育家都深有感触的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文化氛围,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校园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学校时时,处处都充满一种文化氛围,学生能在这种优美、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与感染。寄宿生全天都呆在校园里,除去上课的时间外,还有好多业余时间,尤其是下午放学后,没有其他特别的活动,学校只是安排学生早点上晚自习,学生的学校生活十分的单调。学校也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为的只是学校表面的秩序与安静,而不管孩子的内心需要。由此可见,我国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改进策略思考 1.加强管理,安全管理要到位 学校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但是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来说最重要,最棘手的要属安全管理问题。安全问题是大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安全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安全教育要到位。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相关制度和奖惩条例,对于教职工而言,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安全教育更加重要,要使他们掌握“防水、防火、防交通事故以及自救”的基本常识。还有一点十分必要,就是平时的安全检查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周详全面的安全隐患检查表,坚持“日查、周报、月评”制,对工作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坚决处理,决不手软。 2.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上真正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人的发展中同等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教育,可是深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学校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教育首先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小小年纪,远离父母,开始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各方面都不能自理,因此学校除了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足够的关照外,更应该十分重视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加强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并不难,首先要多沟通,多了解,与家长的沟通,与学生自己的沟通都是十分必要的,从心理上真正的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温暖,这样就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第二如果发现有心理不正常的学生,应该追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第三,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者心理咨询室,进行相关的教育与治疗。相信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心理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密切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的养成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联系沟通对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家长沟通,从家长那里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且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采取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沟通,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生活做努力。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同的问题,学校和家长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例如,有些学生生活能力过低,就要积极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还有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教师与家长就应该加强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学校与家长的配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加强改善。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小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有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应该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领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因周边小规模小学的撤并,师生人数增多,更加有必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也就是改善校容校貌,通过植树种花,增加绿化面积,要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氛围,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精神的熏陶与感染。第二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学校可以开展读书文化节活动,通过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或开放阅览室,让寄宿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课外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美术书法作品展、勤工俭学、三月学雷锋活动等等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而且又使学校的精神环境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陈新益.关注农村小学“寄宿制”现象[J].江苏教育,2002. [2]王义宝.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功能完善之探析[J].云南电大学报,2012(12). [3]张建清.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点滴[J].2011(1). [4]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5]王之超.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1). [6]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注解 ①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1-05-29)[2007-01-03].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可忽视。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考核评价认可只看升学率。对于贫困农村来讲,升学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一个县全年几千教职工上亿元的投入不可能只盯着几百个能升大学的学生,中、下学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后继之人。由于大部分中、下学生得不到提高转化,致使他们失去了人生目标,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在校期间,又没有得到劳动技能的培养,对择业、就业没有多大帮助,读完初中或高中回家重操父辈旧业,耕田种地或外出打工。应试教育确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精英教育、有钱的教育,拉大了人为的不平等、不公平,越穷越闭塞的地方,教育越得不到发展。 (二)学校基础设施陈旧简陋。目前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远远难以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据调查有个苗族聚居地方的一所960多人的初级中学,运动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烂滑,全校仅一个破烂不堪的小小公厕,下课学生排长龙,屋角坎头臭气袭人。学生食堂天通地漏,阴暗潮湿,墙身损坏,教师宿舍亦是危房。还有所800多学生的完全小学,空间狭小,每个学生的活动场所平均不足0,6平方米,晴雨天学生只能坐在教室或在走廊上活动,仅有的一点空地就是上体育课的了。教室内外干扰严重,虽已征得运动场地一块,但无钱修建。图书室仅有可怜的几本书,更谈不到什么阅览室、理化实验室、语音室、远程教育室、音乐室、体育室等。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师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工资低、奖金及补贴甚微,居住条件差,生活很艰难。当前城乡教师经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大批优秀教师通过调动、应聘、考试等途径流进城区,而师范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去,尤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教师出去的多,进来的少,致使农村教师严重“失血”。 (四)城乡办学反差太大。近年来,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兴旺”,一个“冷落”的不正常现象。即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而农村学校生源流失,教师流走,学额难保。现实中的农村学校教师严重缺编,且学生班额不足,一个班只有十余二十人。这种城乡反差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松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特点,我州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青年大多数在劳务输出的感召下出远门到外地打工,不少村寨空巢,老人高达80%,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目前学校工作的痼疾,是新课题。 二、湘西州农村教育解决办法初探 (一)加强认识,保障普九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们已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比土地、金融资本、劳动力数量等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广,农村是重点,要增加义务教育的力度,为农村培养大批有文化、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去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二)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的主体,它符合科学发展,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的根本。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势在必行。 (三)重点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通过普九达标检查与验收,我州农村学校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标准还比较低,还需要不断提高与优化。特别是对基础设施急需改善的学校,要千方百计加大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中、小学建设经费。要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争取用几年时间,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农村与城镇在教育上差距,让广大农村子女能享受优质教育,达到教育的公平化。 (四)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了把关爱“留守儿童”问题落到实处。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家庭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尤其要抓好农村社区建设,为各方面人士搭建服务平台。二是加强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孩子全方位关心。三是把握国家的好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普九教育问题要做到:治贫先治愚,没有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就无法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建设人才和工业后备军,新农村建设的美景蓝图就会变成泡影,没有公平均衡的教育,农民只能是享受不到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的二等公民。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农村教育,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城乡孩子享有平等均衡的优质教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