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一)办学理念中缺失
古人一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始终把“立德”放在首位。《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创始人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甚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君子”的品德,故《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代先贤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患位之不高,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张衡》)。可见古人对“德”的推崇和重视。潘光旦先生曾说过“: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今天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道德的培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里过度强调了职业性,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厂中校、校中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等。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种办学思想无疑导致高职院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一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胜于智力的开发。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也可以不是榜样,但一定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目前尽管有关高职学生给国家或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例尚未见报道,但不能因此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终身相伴。技艺需要精益求精,品德也需要精益求精。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使有很高的智力和超强的专业知识,也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唤醒高职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笃行精神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古代,人们将“礼”视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文明,不仅体现在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还体现在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礼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才能够深入理解尊师敬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了古人对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的期待和向往。正是因为古人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才会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决心;才会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言壮志;才会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情怀。我国古代的李白、杜甫、林则徐、屈原、岳飞等伟大人物,无不怀有忠贞的爱国情怀。这些名人和名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铭心,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情怀。将其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怀有一腔奋进的热血,有着不屈不挠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真是因为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才会有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而他所创作的《论语》也经久不衰,受到世人的欢迎和拥护。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崛起,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断臂女孩雷庆瑶;残奥之星王燕红等鲜明的事迹。
(四)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对“和”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为贵”,要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人与自然中主张“天人合一”。现如今,国家在发展中也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倡议。由此可知,“和”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因为有“和”,国家才得以安定团结,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从小学生做起,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交往美德,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掌握交往艺术,并将其付之行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新定位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学中,并与之相结合,不但能够升华德育教学的重要价值,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学中,能够健全学生的品格和人格,端正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等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借助“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所谓的德育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与的德育教学相关内容异曲同工。将其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赋予德育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现阶段,大部分小学学校在德育教学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材中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教材作为依据。同时,教材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其中思想品德等学科,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品德内容,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就要将其融入到教材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物,将所在区域的美德故事以及人物等编排到读物中,以便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德育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教学成果也会比较理想。
(二)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朗诵活动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并运用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就要根据相关内容,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可以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朗诵活动,通过《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优秀古典作品,设计和制定朗读计划。可以通过晨读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这些书籍的了解;也可以通过朗诵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欣赏、理解,感受古典文献的内涵与价值。教师还可以善于运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性格特点,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包括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品质以及顽强不息的精神等,让学生列举相关人物实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竞赛结果,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种朗读和比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古典书籍的热爱与兴趣,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的德育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价值,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鉴文,黎大勇,施建平.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科教导刊(下旬),2017,12(04):135-136.
[2]黄水珍,崔振彬,韩艳红,等.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文明乐土: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6(03):128,153.
[3]于晴,李宁,刘晓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德育的价值及其融入途径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9(14):183-185.
一、关注传统节日文化
1.(湖南长沙卷)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2个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有关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字。
(3)策划节日活动(2分)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模仿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项目:
②目的:
【解析】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深刻寓意。例1分别考查了与节日有关的习俗、故事传说和活动策划,与元宵节有关的习俗有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等;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七夕节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活动项目的策划必须紧扣所选节日的文化内涵来切入,如元宵节这个节日可策划“元宵灯谜会”项目,其目的是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关注家乡美食文化
2.(浙江义乌卷)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l)【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
②
③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解析】
中国享有“烹饪王国”的美誉,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例4从猜家乡食品、夸家乡美食、品美食意蕴等角度来引导考生了解家乡传统美食文化,主题既贴近考生生活形式又新颖活泼。第(l)小题要抓住“家乡常见食品”这一范围,并结合谜面对食品的描述来思考谜底,三则谜语分别是酥饼、面条、油条。第(2)小题要注意描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描写的如“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酽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说明的如:“首先用豆浆机磨出生豆浆,接着用纱布过滤,然后将豆浆用小锅隔水加热煮沸,慢慢地,豆浆表面就会结出一层皮,用手一揭,一张豆腐皮就做成了。”第(3)小题分析示例语句可知,应先点出美食的形色香味等,再描述其蕴含的意义,如“长寿面――细细长长,软而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或“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再如“粽子――翠绿的粽叶,软糯的滋味,蕴含着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三、关注古村落文化
3.(福建漳州卷)九年(8)班开展以“古村落巡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走进古村落】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古村落正在逐渐消失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3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材料二:据统计,漳州现有行政村1650多个、自然村1万多个,大部分是古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今年3月,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入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至此,漳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增至4个,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漳州共有7处入选。
材料三:漳州的古村落面临着缺乏保护和过度开发的问题。这些古村落大都地处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很难进行有效的维护;有的古厝居民保护意识淡薄,随意拆掉古建筑盖新屋,破坏了古厝的整体风貌;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也导致古村落出现无序建设的情况。
(1)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写出两点即可)
①
②
【关注古村落】
(2)保留或拆除古村落的话题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点赞古村落】
(3)漳州古村落风景如画,数量众多,有塔下村、田螺坑村、和春村、山重村、湘桥村、庄上村……日前,漳州正着手编撰《漳州古村落》一书。请你仿照示例,推荐一处漳州古村落。
示例:云水谣村――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尽收眼底。
推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5-02[作者简介]吴一戈,男,广西上林人,本科,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的发展、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个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语文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具有天然优势。初中生正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具有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仅停留在对语句、古文知识上,对传统文化部分则没有充分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把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文言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案例,就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因文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向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涉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时则一带而过或依照教学模板笼统说明,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中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利用好文言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根据文言文的具体内容找准重点,因文而异地进行分析。
以《陋室铭》和《爱莲说》为例,这两篇文章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顺序前后相连的两篇文言文,在一般教学中,教师通常将两者共同总结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不会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说明。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模式化思维,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淡泊明志的思想,更谈不上传承了。掌握这两篇文言文内容和具体表现手法上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陋室铭》中作者明写“陋室”,实写“德馨”,“陋室”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极其简陋,但作者却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对比,突出“何陋之有”和“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其表达的淡泊明志、洁身自好是一种人为的、带有隐世意味的甘于淡泊之思,即离开浑浊混乱的地方,生活在简陋单纯之地的隐逸情趣。而《爱莲说》则不同,作者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没有要躲开污浊世道的意思,而是在这尘世间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这与《陋室铭》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想。《陋室铭》在人生失意中有豁然达观,而《爱莲说》则显露出坚持自我的坚毅品格。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将二者的内涵简要概括,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说明。通过深入分析两者的异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淡泊名利的情操,而且也会学到传统文人乐观或隐忍的品格,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文化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来弘扬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元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仅仅依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积极营造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文化。
以《出师表》为例,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及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爱国之情,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感情,创设环境、渲染氛围十分必要。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诸葛亮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了解他写《出师表》的目的。大体了解写作背景后,再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爱国和忠贞的传统文化情怀就容易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诸葛亮出身、忧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分别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并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和时代背景设想:如果你是诸葛亮,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对恩人的知遇之恩应如何报答?如果你是刘备或者刘禅,看到诸葛亮的行为你会有何感想?这样学生就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到诸葛亮行为和思想的伟大,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忠贞和爱国思想,甚至可以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三、课外扩展,深入理解传统
课堂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白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情怀,而要加深理解并最终能够传承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则还需要依靠课后的扩展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课外扩展有多种形式,如对比阅读、课后调查、节目排演等。如《岳阳楼记》,文章表达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发源于儒家,教师在此可以安排学生比较《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爱”这一传统文化要素的不同表现,使学生明白应在能力范围内用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导自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搜集相关资料,而反复念诵“台词”则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愚公的坚持和毅力,学生自然就接受了其中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承担着传授传统文化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这要求每个语文教师掌握并传授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立场;传统文化教育;国学;国术;国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59-05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于2005年9月建校,在开启校门的同时,我们启动了以“国学启蒙”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形成了“天为尊,和为美”的办学理念、“天道酬勤,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和“天法自然,和生万象”的教育追求。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发实施“国学、国术、国艺”民族文化课程,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培养“有民族文化底气,有旺盛充沛力气,有高雅向上才气的现代中国儿童”。
一、时空规划,建构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校园生活体系
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总书记所说的“一脉相承”的“脉”,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教育者一以贯之地坚守和弘扬。
时代变迁,“五四”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外来快餐文化的侵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儿童生活渐行渐远。这就使儿童的成长失去了“根”的滋养。让现代儿童更直观地面对传统文化、有更多机会体验传统文化,是小学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1.为儿童建设洋溢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
在学校空间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学校应该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千百年来之文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的原则,以传统文化为线索,先后建设了儒家文化墙、国学园、节日文化长廊、苏州文化体验馆等文化景点,为学生过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校园生活提供空间,为“三国”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教学场景。
学校大厅内,我们修建了儒家文化主题墙,墙的上半部分镌刻了孔子行教像和他的名言,下半部分是整部《三字经》。我们希望管理者、教师、学生每天进校门默诵经典,感悟人生,坚守“人之初”,践行“性本善”。
正对门厅的是国学园,核心景点是孔子讲学雕塑群,孔子居中而坐,威严而慈祥,晨迎暮送天和师生。环绕雕塑群的是一条小溪,取名“流觞曲水”,以此表达我们对书圣王羲之及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敬仰之情。小溪的水通过水泵提升后,在背景墙上形成水幕瀑布,使溪水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绕着孔子雕塑群回流循环,象征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端坐千层石上的至圣先师孔子,隐在小溪后的书圣王羲之,一山一水,一静一动两圣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生智慧。
雕塑群背景墙后面有一石(太湖石似数峰连绵)两树(松、梅)一丛竹,在门厅或校门口远望似一幅以背景墙为框的“岁寒三友图”。
园中小道分别串联了四座智慧门,门楣镌刻着由吴江区书法家书写的“道、墨、法、兵”四个大字,智慧门的一侧镌刻了各家名言。儒墨道法兵遥相呼应,互为补充,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走过智慧门是太极广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情趣盎然。散落在草坪中有八组灵璧石石桌。桌面上分别镌刻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作品,每幅作品旁都有一个不同字体的特别醒目的“和”字。体现了学校以“和”为核心的文化追求,也体现了学校对传承和弘扬书法文化的不懈努力。
在文化景点建设过程中,我们着意追求师生当下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和融。如孔子讲学雕塑群的设计,突出了互动性、情境性:孔子端坐于椅子,弟子抱书成立桶,我们的儿童可以爬到孔子怀里小憩一会儿,可以和孔子弟子相拥而坐,更可以散坐一旁聆听孔子讲学。每年我们都会在孔子塑像群前举行隆重的新生入学典礼:儿童们向孔子塑像行礼致敬,在小溪中放养锦鱼,在孔子怀里拍入学照。
我们坚信,在孔子怀里长大的儿童更有中国味。
2.让儿童度过富蕴着农历智慧的一年四季
看黄历过日子,一向是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公历盛行农历淡出的今天,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慢慢遗忘农历文化。让儿童生活在农历的天空下,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我们努力追寻的教育意境。
过有滋有味的农历生活。苏州美食家叶正亭说:“一年四季,吃是跟着时令走的”,在反季节蔬菜、冷冻食品泛滥的时代,儿童对季节的感悟已经迟钝,饮食也只有欲望,没有了文化。苏州人从文化层面将24节气与时令美食的整合做到了极致,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素材。春季开学第一天,学校食堂有一道传统菜――春卷,食堂师傅把春天卷成美食,学生在满足口欲的同时,在春卷中寻找春天。带着对春天的憧憬,学生走进了“吃五头(马兰头、香椿头、枸杞头、四片头、纹纹头)颂春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年立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联系好的农家乐春游野炊,挖竹笋、摘蚕豆、剥豌豆、垒灶头、捡柴火……,儿童乐在其中。他们享受的不仅是香喷喷的野火饭,还有“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的诗人情怀。到了冬天,学校食堂的腊八粥,不仅是一道香糯的美食,更是仁人爱物、君子恻隐美德的传承。
过趣味盎然的传统节日。当传统节日的仪式被万圣节的搞怪、圣诞节的狂欢击败后,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节日,更失去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优秀文化,如洋溢在诗词文赋中对自然的敬畏赞美、对先人的怀念追思、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让儿童过情趣盎然的传统节日是我们刻意规划的校园生活,我们重点在传统节日的趣味性上下功夫:清明放风筝、端午赛龙舟、中秋做月饼、重阳登垂虹塔、春节写春联……,每次活动都能点燃师生校园生活的兴奋点。如端午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编五彩手链送妈妈、制作香囊送爸爸活动,让亲情爆棚;学校买了龙头龙尾,每个儿童画一片龙鳞,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艘旱龙舟带着儿童们的欢笑在校园角逐,让激情飞扬;端午文化小报、端午故事比赛、拉歌形式的端午诗歌大赛,让才情荡漾。
在农历的天空下,我们校园生活更有中国味。
二、多元整合,建构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陶行知先生说:“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理解决学校课程问题。盖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到圆满解决,则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解决。”我校曾到各地学习尝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遭遇了课时难安排、教师难调整、课业负担难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可谓举步维艰。随着课程基地建设的推进,我们尝试通过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以课程校本化的方式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基于国家课程建构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模型
我们理解的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使二者互为支撑,成为一个整体。主要形式为:一是校本课程嵌入国家课程,建构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二是国家课程拓展出校本课程,搭建学生特长发展的平台。课程融合的基础在于校本课程目标体系与国家课程目标体系的高度一致性,我们在“国学、国术、国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时,从总目标、项目目标、主题目标三个层级进行系统规划,分别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标准、年段目标进行匹配。
在课程目标体系的引领下,我们逐步建构了校本化的课程模型。我们开发的民族文化课程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全体学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普惠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嵌入国家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在国家课程的教育时空内实施,如国学系列的诵背课程、国术系列的基本武术套路、国艺系列的艺术欣赏课程。另一类是选择性的社团课程,助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这类课主要由国家课程拓展而成,以社团课程的形式呈现,如书法、国画、古筝、古琴、柳琴等课程。建构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普惠课程和社团课程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模型。
在课程模型建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儿童出发,从国家课程起步。
一是从儿童出发。我们在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凝练了三句话:2010年,写下了“‘三国’演绎精彩人生――国学修身、国术健体、国艺怡情”,阐述了我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以提升学生人生素养为追求的。2014年,在天和梦想舞台的廊柱上写下了“明天更精彩”,师生有了一种期待:下一次的才艺展示更精彩,明天的天和生活更开心,未来的人生更美好。2015年,在学校操场围墙上写下了“下一个球更精彩”,提示师生,精彩就在脚下、就在当下,只要起步就可能邂逅精彩。三句话是我们推进项目建设的心路写照:从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到关注当下的校园生活。
二是从国家课程起步。我们积极探索从国家课程起步,解决传统文化课程开发实施中的时间和师资缺乏的问题。“国学”课程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形成了语文学科通文意、音乐学科知吟唱、美术学科画意境、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明事理导行为的教学特色。“国术”课程主要与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整合。武术是我校体育课、校园体育活动、大课间的主要教学和活动内容。“国艺”课程与美术、音乐、书法课程整合,形成了普惠的国艺欣赏微课程和助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国艺”社团课程。
随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模型日趋完善,我校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实施逐步走向文化、走向常态、走向师生生活。
2.基于常态的教育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益
加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课程,在无形中增加了教育任务,需要优化学校常态的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提高教育效益,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拓展时空。
以“和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上的落实拓展空间。考虑到我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与国家课程整合、重点在课堂内落实这一特点,提升课堂教育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晓庄学院彭小虎教授的指导下,积极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数年努力,终于有了“和美课堂”的雏形。我们对“和美课堂”的初步理解是:在“以和为美,以美启智”的课堂教学理念引领下,追寻和谐、愉悦的教学意境,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气场。在教学氛围和谐、知识能力融合的基础上,追求教学流程的和畅之美,思维广度深度的交融之美,教学相长的和而不同之美。形成了“主动预习、精讲多练、归类整理、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做法是:以预习单提示课堂教学重点、主导学生自学、导入并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科关键素养引领精讲多练,以单项学科素养竞赛推动写字、朗读、习作、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以组块教学的理念归纳整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以小组学习、同伴互助等形式推动学习方式向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现在我校超过50%的教师获得了区级骨干教师以上专业荣誉,课堂教学效益有了显著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上的落实提供了条件。
以“和润德育”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我校位于城郊接合部,80%学生是新苏州儿童,其他主要是农村拆迁家庭子弟,大多数学生家庭缺乏高雅文化的熏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群众基础。因此,我们从提高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强化思想动员,形成了“和润德育”模式:以“春风化雨,雨润万物”的自然现象为启示,坚定而温和地引领学生走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启真善美的人生。建构了“静为常态、阅读成习惯,动则有序、行止高雅”的行为养成教育体系、以“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公德”为内容的礼仪教育体系、以“小主人、小先生、小导师”为载体的责任培养体系,形成了“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文化陶冶中涵养学生高雅的道德品质”的德育特色。
随着学校常态的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在我校如润物春雨般不留痕迹,无处不在。
三、分层要求,建构传统文化教育的全员推进体系
“三国”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实施是否有成效,关键看全体师生是否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收获于其中。可见,全体师生的参与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我们的策略是示范引路,分层要求、全程考核。
1.教师:示范引路,逐个突破,人人参与
在“三国”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实施之初,遭遇最大的问题是老师的不作为。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小学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没有能力作为;二是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是国家课程之外的任务,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通过诱之以利、晓之以理,提升其传统文化修养。我们请吴江区太极协会的张会长到校以“太极与养生”为主题开设讲座,当张会长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舒缓遒劲的太极招式,生动形象阐述了太极功夫对调理五脏六腑、缓解修复颈椎、腰椎等职业病的功效后,老师跃跃欲试。讲座后,学校承诺凡是报名参加太极修炼的老师,都可以得到一身太极服、一双练功鞋。结果和预想的一样,所有教师都报名参加了太极培训,数年坚持,我校教师人人能打太极拳,人人能辅导学生练习太极拳,学校武术教学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常态发展之路。
我们请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讲授《论语》,陈教授的讲座如火种,燃起部分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倾慕之情。尤其陈教授中师生、小学教师、大学生、教授的丰富人生经历,更是唤醒了很多教师曾经有过的那份学习激情。学校因势利导,成立了“三国”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此为平台组织骨干教师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涌现了主攻书法的钱娟英老师、主修国画的王伟老师、爱上民族乐器的吴琴老师以及对《论语》、《三字经》、苏州文化、《笠翁对韵》颇有研究的谈海珍、吴晓雄、王丽琼等一批优秀教师。有了示范者,后面的事情就好做了,如“学成语背《论语》”课程的实施,起步阶段由校本教材的编写组成员谈海珍老师上大课,各班语文老师听课,一年下来就有12位语文老师在谈老师指导下和学生一起系统学习了《论语》,有了一群能讲授《论语》的教师。通过骨干示范,现在我校语文教师大多能胜任《论语》《三字经》《笠翁对韵》等的教学。
2.学生:分层要求,全程考核
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起点要低、速度要慢,考核要勤、奖励要多,教学要有趣、空间要打开。
起点要低,速度要慢。我们主要从量少、易懂、贵在坚持上下功夫。如国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每节艺术课进行3―5分钟的经典国画、书法、民乐欣赏,要求老师结合上课内容以经典艺术作品导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经典诵背,我们坚持背诵内容删减(删减一些生涩难懂的语段、诗词)、故事辅助理解、吟唱助力背诵,每天坚持5分钟,每周设置一课时。由此,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每天背诵的量是小菜一碟,稍微用点心就能完成任务;每天背诵的内容通过故事阐述,也能给自己心灵留下一点温馨的滋养;每天5分钟摇头晃脑的吟诵也挺愉悦身心,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满足感。经过六年的日积月累,儿童的背诵量也相当可观。
考核要勤、奖励要多。老师每一次微笑的鼓励,都是儿童坚持的动力。我们要求老师每天检查表扬一名学生,组长给每个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贴星,每月班级颁发诵背积分卡,每学期年级组组织抽签背诵活动,期末进行积分卡兑换奖品活动。陈列在学校走廊橱窗内的奖品,每天都在激励学生将背诵进行到底。
关键词:诵读经典;传承文化;启迪心智;激发潜能;促进发展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呼唤的“四有”人才,这就需要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大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促进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塑造新一代国民的灵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首先,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少年儿童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少年儿童诵读兴趣和水平。本学年,我校在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活动的同时,举行了“好书推荐”和“好书换着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起少年儿童的读书热情。注重了解孩子需要读哪些经典书籍,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经典书籍拥有情况和书籍购买能力,引领孩子诵读一些经典书目,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相应的工作。阅读能力缺乏的,做好阅读指导;书籍缺乏的,做好推荐引导;购买能力不够的,做好借阅帮助。在诵读过程中,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宽孩子的心胸与视野,丰厚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关注方法,加强传统启蒙文化的诵读指导。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于少年儿童的经典学习有很大帮助。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热情,让孩子们尽情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合作。自从我校开展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校园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吟诵声,声声入耳;班队会上,孩子们理解了“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理念;国旗下,孩子们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黑板报、专栏画出“江南好”的美景;生活中,还不时发出“粒粒皆辛苦”的概叹。几年来,孩子们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说、画、唱、舞传统经典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赛”是他们生活的新风景: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课上、课下、操场、教室、放学路上、都有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相互对阵,传统经典已经成为了他们不必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好伙伴。
一、诵读传统经典,传承启蒙经典。
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层价值追求,也符合今天的时代价值。传统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诵读这些流光溢彩的国学瑰宝,可以使少年儿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感受到自己和祖国的血脉相连、生命相依,潜移默化地熏染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
二、诵读传统经典,陶冶高尚情操。
著名作家金庸说:“适宜少年儿童诵读的古诗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让孩子们从小诵读国学经典就是与圣贤为友,与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前辈对话,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踏实认真,勇往直前。各种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向上,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情怀。
三、诵读传统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传统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高度的
凝炼性和表达的艺术性。利用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传统经典,不仅能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而且可以使少年儿童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语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厚实的语文功底。“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在孩子们的写作中,也能引经据典,展现水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使学生阅读积累能够不断延伸、逐步增量,进而实现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诵读传统经典,强化养成教育。
一、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帮助人完成了自身本质的实现。文化与国民素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尤其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承担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中蕴含的伦理型知识体系和民族文化精神,为国民素质的培养提供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国民素质;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其灿烂的文明和深厚的内涵促进着人们在生理与心理、思想与道德、能力与创新上的不断进步,进而促进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可见,文化是人自觉实现素质发展的内在尺度,并塑造着国民素质的形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国社会历史文明和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中所具有的能量,使每一个公民能够感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进而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
(一)中国伦理型的传统文化对国民的“成人”教育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来看,它始终体现着“成人”“做人”的伦理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视道德伦理与人文理性,启发人们内心自觉,凝聚着“成人”的道德理想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民对家庭、国家和民族义务感、责任感的伦理自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表现为中国人“家国同构”的思维模式,劝诫国民在个人的德性修养方面要有益于社会实践,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第二,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和倡导人们不断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按照“君子”、“圣人”的标准培养理想人格。它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自觉、内省,要独善其身,认为高尚人格的实现完成在于自身的努力,“为仁由已,非由人也”。“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个人努力,“人皆可为尧舜”;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爱原则,提倡人伦价值和人际和谐,如“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和为贵”。强调个人在人际伦理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如“忠”与“孝”、“诚”与“信”等等。
(二)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本身就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国民素质教育内容,便于国民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伦理中倡导把个人的修养与国家、民族相联系并赋诸于实际行动,这是作为国民应有的素质和民族品质。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最直接的引导作用;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其本身就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丰富国民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第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追求“大同”的社会理想,它所包含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治国安邦之道,对国民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史鉴作用;第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修身养性之道和强身健体之术,如中医、武术、禅学、儒学、道经等,对当今国民健康素质的培养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就要求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得天独厚的教育作用,以国民的“成人”教育为主线,在生活实践中加大对国民的素质培养。其一,学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学校要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融于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克服教育的应试化传统,扭转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体、美、劳教育的格局;其二,家庭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蒙地。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必须从小抓起,引导其辨别善恶、分辨是非,培养其自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通过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形成有益的家庭教育环境;其三,社会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讲堂。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积极开发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推广各种各样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开展多种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意义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传统文化小可修身养性,大可治国安邦。归纳起来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而言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丰富知识见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至高点,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我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科技之学等,对于增长智慧,丰富知识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提高道德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伦理,我国提出的20字国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都能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找到渊源。
(三)增强精神力量。学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坚定国民的理想信念,还可以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认同感。
三、结语
在新世纪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国民素质培养中的合理因素,并把其作为培养现代国民素质的基石。奋力开拓弘扬传统文化与培养国民素质相得益彰的局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而且对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世选.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9
[2]单培勇.论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2326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
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少儿传统文化节目应赋予娱乐性
电视传统文化教育节目如何适应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规律?如何做出让同学们喜闻乐见,又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节目?资料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左右。如果是一个穿着正装的老师在那里一讲就是30分钟或者30分钟以上,哪怕讲得天花乱坠也很难让孩子们把遥控器定格。
国外有个《我爱记单词》的节目,虽然这个节目是针对英语国家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理念和节目形式同样值得我们借鉴。这个节目产生是因为英语国家里很多孩子口头表达很好,但是单词拼写有很大障碍,拼写错误变成一种常态。制作者是本着弘扬母语的文化深层考虑而设计的。经过学校的选拔,单词拼写明星会晋级到市级比赛然后再晋级到州比赛,单词拼写高手会得到州长甚至是总统的接见,在学校里拼写高手会成为大明星。
这个例子对制作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启发很大。教育学家指出,儿童喜欢富有竞技性的比赛节目,而且常常希望弱者通过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最后能够战胜强者。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这类含有大量记忆性内容的节目演绎得富有娱乐性?笔者认为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是特别适合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特意制作了许多《学堂歌》,运用流行歌曲填上优美的古诗词,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两者如果结合,产生一个儿童版《我爱记学堂歌词》,一定会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推而广之,如《我爱背唐诗》《我爱三字经》等有关记忆力的比拼,着力进行宣传报道,让孩子们都有参与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取得优胜的欲望。把这种比赛变成像《我爱记单词》一样常态化、大规模的赛事活动节目,不仅大人愿意看,孩子也喜欢。
充分利用动漫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电视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动漫可以打破常规电视节目的很多界限,它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可以任意夸张造型,可以任由想象力驰骋。动漫题材深受少年儿童欢迎,更利于在孩子们心目中塑造英雄。动画片制作者们如果直接把《三字经》等传统经典搬来,用现代文解说一遍或者把这个篇章有关的故事讲一遍,照本宣科,这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没有区别,或者说是电教化教学,少年儿童不爱看。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动漫的优势,在孩子们心中塑造既有传统美德又贴近儿童的英雄偶像,动漫需要这样的英雄。笔者曾经看到几个孩子津津有味地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机智应对皇帝对联的桥段,他们还一遍遍地重复观看。
我国历史中不缺乏这样的偶像人物,也不缺乏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故事。媒体缺少的是合理夸张、适度幽默的表述方式,或者说是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漫塑造出的偶像,可以伴随孩子们从幼年时期一直到成年,并且这个偶像可以影响孩子们很多方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y的个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